新工科视角下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4-08-15王瀚张洁馨朱容芳邬忠萍
摘 要:深入研究不同专业课程的特色与优势,挖掘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措施。汽车构造作为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等汽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汽车专业培养体系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在“新工科”建设发展的要求下,结合专业特点,对该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进行提炼总结,将“爱国主义情怀、大国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责任与担当”作为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的五大核心要素,并以此为中心对课程内容包含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同时文章也提出“四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式将课程的思政元素与汽车构造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将隐性教育灵活渗透到显性教育中,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推进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 新工科 课程建设 汽车构造
全面深化“四新”建设是2023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之一,新工科建设是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主动应对产业变革趋势,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1],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才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提升是建设的关键,而课程思政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长期的教学过程发现,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专业课程更多的是作为工具化和知识化进行教学,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价值传导和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有的甚至出现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2]。汽车构造作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与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专业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人格塑造等起到一定作用。所以要求在讲授汽车整体构造的知识以外,还是需要挖掘提炼其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价值和精神内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扩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当代大学生。
1 新工科视角下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
新工科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思政教育恰恰可以提供全面的人文知识、促进道德修养和提升社会责任感,为工程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新工科教育作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是战略支撑也是引领力量,其资源更是具有“三全育人”的优势。汽车构造作为汽车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新工科课程建设的指导下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熟悉各总成的工作原理,掌握主要结构之间的装配关系;具备识别汽车主要系统及零部件基本结构的能力,具有分析、验证各总成或系统的结构对其工作性能影响的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并且能适应新技术发展。结合课程思政的实施,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2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课程思政与汽车构造的关联性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3]。在“新工科”教育教学理念下,授课过程中也应充分挖掘所教课程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引领、价值观培养和技能培养、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5],所以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对其关联性进行梳理,把握价值主线具有必要性。汽车构造与课程思政关联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如汽车构造涉及汽车的整体及性能,汽车安全性与环保性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汽车技术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环境、安全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担当;汽车当下发展热门的新技术,如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和电动汽车等都与汽车构造密不可分,课程思政植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和个体带来的影响,关注科技伦理的问题,避免滥用科技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汽车构造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等多门学科,课程思政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创新,进而对工科人才进行价值观的再塑造,培养其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
2.2 课程思政在汽车构造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现
当下工科课程普遍存在教学过程思政目标不清晰,且思政元素植入过于生硬等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专业课程知识并结合技能要求等,对每一堂课进行规划和精心的教学设计[6]。在对汽车构造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针对一些普遍问题进行了思政元素的植入,以达到“有思政、明思政、懂思政”的效果。
在汽车构造课程建设过程中,首先根据思政课程内容与汽车构造课程内容的融入,提出围绕爱国主义情怀、大国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责任与担当的五大核心要素,并通过对主要教学模块的总结对汽车构造课程思政进行挖掘并融入教学内容,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总论,主要讲解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史名人;中国汽车工业史的发展开端。讲授过程中通过汽车技术的发展,培养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激发学生肩负使命、积极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的担当及社会责任感。伴随着汽车工业史经历的四次技术革命,都有一批不畏困难、追求卓越创新的工程涌现,不断对汽车的结构和技术进行优化创新,鼓励学生要不断创新,作为新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与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在物质匮乏,技术有限的历史环境下,1953年在长春兴建第一汽车制造厂,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1956年开工投产,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就此结束,以此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及文化自信的民族自豪感。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通过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发动机的发展方向的了解,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并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理念和方案,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发动机技术不断改进,让学生树立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意识。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机体组和曲柄连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协同工作,作为让发动机动力得以向底盘传输的工作工程,将零部件之间的协同工作引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自由”与“平等”。机体组和曲柄连杆机构依靠众多微小的零部件完成最终的动力传输,在此过程中无论零部件大小,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借此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在社会上每个普通人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机体组工作过程中,小到的一个密封条,一个螺母都对机体组正常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鼓励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了不起,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结合专业,如何成为建设祖国的一股力量。
配气机构,介绍配气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部件。配气机构根据发动机的工作要求,定时开闭进排气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突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集体主义不会遮蔽个人价值,而会为个人成长搭建更广阔舞台,树立学生正确的荣辱观与价值观,要在新时代中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
发动机五大系统,包括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五大系统协同工作,实现能量转化及能量传递,让大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研究和工程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培养其科技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节能减排技术,积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五大系统协同工作时还要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任何一个系统的性能都会影响到整车性能,以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实践以及生活中要有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影响个人或集体的利益;二是作为大学生要有国家安全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3 课程思政在汽车构造中“四协同”融入方式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线上学习与线下授课协同,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协同,多维度评价指标协同的“四协同”方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中,使学生自然接受并领会,在行为意识中进行体现。
3.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对教学成效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专业课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方向限制,比如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或是工程类研究,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政培训,导致在授课过程中重专业轻思政,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汽车构造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不仅利用校级虚拟教研室与思政课程教师进行专题研讨,还借助四川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等平台与学校思政课程教师以讲座、备课等形式开展深入交流,一方面提高对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的认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品德修养、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3]。以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为切入点,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化,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政教育,也让教学的思政教育意识由内而发。根据学期特点,加强与相应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的关联,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容联动,让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程体系。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深入挖掘汽车构造课程的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育人元素有效融入专业教育教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内涵。
3.2 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协同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3],但在传统观念上,工科课程主要目标就是讲授自然科学理论,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目标,这样的往往导致在专业课程在讲授中忽视了许多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对于高校大学生,如果单途径依靠思政课程来对学生的价值塑造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培养,也就是专业课程需要积极加入其中,让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协同。汽车构造属于工科机械类课程,结合专业知识特点其思政元素主要以“爱国主义情怀、大国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五大要素为核心出发,以汽车构造教学内容为路线挖掘更多思政元素,将先进事迹、传统文化故事和历史等作为载体把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传播。
3.3 线上学习与线下授课的协同
长期以来,课程总是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9xmNgLgf9dxEj/IiUf6Ox4F4Dc7hNTUompfTDRjhXLQ=理论知识讲解过程缺乏了现实针对性,导致学生对实践应用缺乏充分的认知,不关注、不了解社会生活,大大限制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深度。汽车构造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基于省级虚拟仿真平台,还结合网络资源,如慕课、精品课程等。省级虚拟仿真平台建有与线下实训课程相同的发动机结构模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发动机的零部件通过虚拟仿真进行拆装,借助虚拟仿真一方面能够解决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拆装过程对发动机构造有充分的了解,对其工作原理有基本认知;另一方面利用线上资源拓宽了学生视野,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过程,更好掌握专业课程知识,在提高学习的效率的同时让学生更好理解生产实际中的课程思政案例,加深课程的深度。
3.4 多维度考核指标的协同
课程考核是学生学习结果检验的量化指标,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且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评价、小组自评、线上学习和期末考试组成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的多维度考核指标,在过程考核中重视学生个人价值观塑造、家国情怀和团队观念等课程思政目标的考察,通过汽车构造中相关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衔接,课程论文或调研报告中加大开放性题目的比重,考查学生对未来职业,未来责任与担当及国家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提高学生对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及对国家发展的重视。过程考核还借助翻转课堂的形式实现小组自评与教师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线上课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更重要的是以学生相似认知环境下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提炼的课程思政元素更能够被认可。结合课程内容设置教师评价考核点,纳入自身思想道德及个人价值观等产生的影响作为评价指标之一。教师通过多维度考核也可以反馈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形成科学闭环,督促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立德树人不仅要依靠思政课程,还需要专业课程的参与,尤其是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协同发展。然而在不断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课程思政教育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需要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反馈过程中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在国家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步更新,在教学内容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升华,使其由浅入深地融入专业知识中,最终融入学生的思想信念、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得到体现。汽车构造作为汽车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除了知识架构上作为基础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理论支撑外,对于学生在汽车领域的专业素养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汽车构造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同时也是本门专业基础课程必须承担的使命。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本文对汽车构造的思政元素提炼,课程思政建设方式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其他汽车类专业课程起到参考。
基金项目: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重大项目(JG2023-96);成都工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程思政专项课题(KCSZ202328);成都工业学院2021年校级一流课程(2021B20);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2023-2024年校级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09-17)[2024-02-1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8-12/31/content_5443530.Htm.
[2]郑世刚,林瑞,程志远.思辨能力视域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02):145-1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6)[2024-02-1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4]彭立威,施晓蓉.“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四全覆盖”模式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1):63-70.
[5]夏文秀.“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03):51-54.
[6]舒守娟.协同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4,10(0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