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路径探析

2024-08-15倪捷董非曹淑超张晓娜

时代汽车 2024年14期

摘 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关键;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路径是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心同向育人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以道路交通安全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的目标、思政元素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机制和长效保障举措。以期达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道路交通安全 教学设计

自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以来,作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途径,课程思政业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中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议题之一[1];2020年6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明确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举措,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结合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3]。它不仅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而混合式教学则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4]。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结合,一方面,课程思政可以为混合式教学提供明确的价值导向,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深度;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的多元形式和丰富资源也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研究[5-6]。他们认识到混合式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有机融合,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和改进。

1 课程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就是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此,我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包括如下环节:确定教学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实施多元评价、持续改进。首先,将思政教育目标与专业课程目标相结合,明确学生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使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和具体;其次,在课程设计中,深入挖掘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政元素,如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国家战略等,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然后,收集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文献、视频、案例、实验设备、实践基地等,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多样性,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再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实验设计、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最后,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作业、考试外,还可以包括项目实践、报告展示、小组互评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政素养,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并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资源,提高混合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 道路交通安全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道路交通安全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要求下[7],如何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交通安全与人、车、道路、环境之间关系;了解交通安全心理;掌握交通事故调查、统计、处理、分析与再现方法;有效甄别道路交通“黑点”、分析交通危险程度、提出交通改善思路和措施;能运用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工程实践过程产生交通安全相关问题,以达到培养并塑造高水平交通强国人才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

2.1 课程思政目标

道路交通安全课程的思政目标包含价值塑造和文化素养,在价值塑造方面,要培养学生辩证意识,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激发科学报国担当;鼓励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导向。在文化素养方面,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家国情怀、树立大国自信及文化认同;树立以人为本的交通安全理念。这与课程教学目标中对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求是不谋而合的。

2.2 思政元素挖掘

围绕课程目标,以“文明、和谐”的交通观念、“公正、法治”的行业理想、“爱国、敬业”的职业要求为核心,细化课程思政元素[8]。道路交通安全的内容包括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人车路与交通安全关系、交通事故机理、交通安全分析及评价、交通安全管理等。涉及的思政元素包括:专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强化爱国精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打破行业痛点;科学方法论、培养科学思维;系统工程的问题处理方法、引导学生的价值认同;“公平公正”、“诚信敬业”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上述思政元素在各章节内容中既有侧重,又贯穿于各章节的始终。

2.3 教学资源整合

根据课程思政元素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道路交通安全的线上资源包括慕课、教案、案例、资料库、事故再现虚仿实验、车身结构耐撞性虚仿实验、乘员保护评价虚仿实验。线下资源包括调研素材、驾驶员复杂反应平台、模拟驾驶实验平台、道路交通管理沙盘、交通安全实践基地等。

目前,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和学习通平台推出了北京交通大学和河海大学的交通安全慕课,一些开设交通运输类专业的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课程线上资源库,在线的国家虚仿实验室为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车辆性能、交通事故仿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实验条件;而模拟驾驶平台的建设、驾驶人生理采集设备、交通仿真沙盘和交通安全实习基地的建设也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课内和课外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充分的平台(图2)。

2.4 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不同场景下(线上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线下教学、实践教学等)的具体教学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混合式教学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翻转、情境、案例讨论、对分、微视频”等混合式教学方法中融入思政元素,建立“多维度立体化教学模式”体系,有效地推进课程教学。

下面以驾驶人与交通安全章节为例,设计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表1)。该章节的课程内容包括驾驶人因素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驾驶人视觉特征以及驾驶人交通事故预防技术。思政目标为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专业使命、科学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为:采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典型交通案例视频等线上资源,以案例讨论和数据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驾驶人是道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交通工程学生的使命担当,有必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在讲授完驾驶人视觉特征以后,进行驾驶人复杂反应实验,揭示驾驶过程中的驾驶人视觉特性,从而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了解驾驶人视觉的演变规律,形成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以驾驶人状态检测设备的网络资源结合模拟驾驶实验演示,引导事故预防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打破技术壁垒。

2.5 多元评价和持续改进

交通安全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是在“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思想指导下建立的,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理念,通过课堂研讨、书面考试、实验报告、综合实践等多种途径,对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以持续提升学生思政素养和专业素养。在实施过程中,秉持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端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端两个层面。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端,教学评价体现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是否超越、持平或逊于线下传统教学效果;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端,揭示混合式教学的新技术新手段,能否帮助其提高课堂教学思政育人的有效性。

此外,构建课程教学质量和课程育人持续完善提升机制。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设计、教师队伍培训、教学项目申报及相关课程管理维护等多方面内容确保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与完善。

3 结语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以道路交通安全课程为例对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路径进行探析,为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首先,混合式教学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使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其次,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导向、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讨,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然而,要实现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思政中的有效开展,我们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其与专业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基金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JT2022YB268;江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22SZYB031。

参考文献:

[1]陈海瑾,汪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的逻辑基点与实践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3(6):100-1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0-11-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孔翔,吴栋.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服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21(1):59-62.

[4]杨晓宏,郑新,田春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9):104-111.

[5]曹世豪,陈俊旗,郑德乾,等.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流体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2022(19):49-52.

[6]朱志慧.基于BOPPPS的“数字媒体”课程思政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22):33-36.

[7]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9/19/content_5431432.htm.

[8]李磊,李晨蕾,唐小小.“交通安全工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21,000(0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