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2024-08-15刘云飞龚艳丽邹洪富卢尚文

时代汽车 2024年14期

摘 要:高职专业课教学是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以汽车类专业课程“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契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汽车专业特色,传承楚怡精神。基于院校现有资源,对课程思政进行总体设计,重构课程内容,创新“双递进、三融通”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切实实现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和政治思政教育目标相向而行、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 总体设计 重构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教育部在2020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工学类专业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1]。然而如何将课程思政应用到人才培养课程中,如何使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融为一体,内化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是高职专业课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2]。

1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状及问题

1.1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状

国内各高职院校、各学科广泛开展了针对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大量的教师、学者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经验,不断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之路。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曹香玲以专业课程“民航电子商务基础”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结合专业特色挖掘出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3]。西安交通大学的张定青教授对建筑学专业课程“城市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进行思政教改实践探索,明确了思政教学目标,结合专业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并系统地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互动元素[4]。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陈佰江以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为例,基于 OBE 理念挖掘融入思政元素,确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构建了“理想信念坚定,匠心独妙”的课程思政融入体系;科学巧妙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建立了多元化激励性评价标准和教学持续改进机制[5]。

1.2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主要问题

1.2.1 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问题

部分专业教师长期任教专业课程,片面地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的责任,而自身责任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还不到位,缺乏课程思政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1.2.2 缺乏系统规划和设计

部分学校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过于形式主义,对“课程思政”建设只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文件中用简略的文字描述即可,而对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路径和效果评价缺乏系统规划。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专业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仅仅是收集整理思政案例和关注各类思政元素,没有站在课程整体的角度上进行设计思政目标和思政框架[6]。

1.2.3 思政内容过于生硬,与课程内容契合度不高

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部分院校也出台了相关课程思政相关要求,尤其是对一线教师,要求课程中必须有课程思政。部分专业课教师本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没有结合专业特色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简单把搜集到的思政内容搬到课堂上,然而这些思政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毫无联系[7]。有的老师甚至在课堂上专门腾出时间进行单调的思政说教,美其名曰 “思政育人时刻”,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没有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1.2.4 缺乏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传统专业课教学有两大目标,即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显性的,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一般融合进素质目标,属于隐形教育。学生是否通过专业课学习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是否培养了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这些目前缺乏有效定量评价的方法和手段[8-9]。

2 “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2.1 课程概述

“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是汽车工程学院针对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汽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让汽车类专业的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正确地拆卸、装配汽车发动机,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测、维修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各种专门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日后从事汽车相关技术、管理等工作至关重要。

2.2 课程思政方向的确立

很多高职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长期的办学经验逐渐积累了深厚的底蕴,从而形成独特的优良传统、风格,这一办学特色是属于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鲜明特质[10]。这对于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有着积极影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传承“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百年楚怡精神,秉承“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11]。“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的课程思政方向契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汽车专业特色,确立《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与重点是:传承百年楚怡精神,塑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汽维人才。所以契合学校办学定位以及专业特色去定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够体现自己独有的特色。

2.3 课程思政主线的梳理

确立了传承“爱国、求知、创业、兴工” 的百年楚怡精神思政方向后,依据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阐述的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教育论述[12],将“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精神对应梳理出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等的思政主线,如图1所示,以思政主线为纲,结合专业知识深挖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打造“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政”的课堂。这也契合了三教改革的最终目的,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改革。

2.4 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目前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一库”)的核心课程,以我校为牵头单位成立了全国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和汽车技术专业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两联盟”),学院与吉利、比亚迪、北汽等汽车主机厂联合打造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三基地”)。在此背景下,基于“懂流程、能装配、会检修”的课程教学要求,秉承“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精神,依托“一库、两联盟、三基地”,以“三教改革”为抓手,深挖“楚怡”富矿,通过构建‘课程思政和专业技能“双递进”,课程内容、汽维证书和楚怡精神“三融通”,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涵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民族精神、求知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湖南“楚怡”职教品牌建设。

3 “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3.1 以楚怡精神为引领,开发重构课程内容

课程以楚怡精神为引领,选取汽车机电维修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对标1+X汽维证书标准,重构基于工作过程要求的岗位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设计学习项目7个,工作任务22个,共计48学时,重构后内容体系如图3所示。其中,发动机机构装配与检测模块主要蕴含了民族精神和劳动精神,发动机系统装配与检测模块主要蕴含了求知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重构课程内容,传承了楚怡精神,弘扬了楚怡文化。

3.2 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创新“双递进、三融通”模式

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岗位需求和学情分析,制定了课程思政“双递进,三融通”教学模式。其中“双递进”为思政递进和技能递进,思政递进式指按照学生学习进度,不断升华思政内容,从中国心系列、中国魂系列、中国梦系列到楚怡精神;技能递进式指遵循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地从结构认知、原理分析、方法领悟、典型案例实操到综合运用。在挖掘思政案例和元素时结合汽车发动机专业特色,将“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创新中国》、《大国工匠》等思政案例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三融通”指楚怡精神、课程内容和汽维X证书三者之间的相互融通。一是楚怡精神与课程内容相融通,通过课堂思政、匠心传承,使学生爱专业,爱祖国;二是课程内容与汽维证书相融通,通过标准对接、内容重构,深化职业技能培育;三是汽维X证书与楚怡精神相融通,通过课程对接1+X汽维证书,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汽维证书与楚怡精神相融通[13]。

3.3 以内隐外显互化为手段,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

课程思政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技能巧妙融合,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目的。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为指导,形成全新的显隐结合教学方法。具体而言,显性教育主要体现在科学采用理实递进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和演示法突破发动机装配与检测中机、电、液系统原理分析、故障排查等教学难点。隐性教育主要体现在:把楚怡精神的4个思政主题”民族、求知、创新、工匠精神“深度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课前利用学习平台推送学习资料,布置课前任务,其中包括与思政相关案例。课中结合专业知识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育人。例如在任务18-冷却液的检测与更换学习过程中,讲授冷却液选型知识点时,引用中国地图,告诉学生们我国幅员辽阔,北起漠河,南至曾母暗沙,东起抚远,西至新疆乌恰,南北纵深5500公里,东西横跨5个时区,温差非常大。地图虽小,但是我国的版图却不小,首先要认识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以此来引导学生要努力学习技能,把建设好祖国作为人生目标,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课后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汽车检测等相关校园公益活动和相关汽车专业类比赛(如巴哈比赛),在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搭建专业技能与思政理念相映成趣、互相增益的学习体系。

3.4 立足德技双修培育,构建多元多维评价体系

目前的专业课程主要以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评价为主,缺乏对素质目标的有效评价。在构建评价时充分考虑到思政目标,将思政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从参与度、完成度、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可评可测。评价主体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导师和X证书的评价组织,从而组成“多元”评价主体;评价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评价层面包括新知预习、课堂互动、任务实施和巩固强化,针对X证书的考核标准制定安全作业、资源查询、技能操作、维修判定和工单填写的五个评价环节,形成“多维”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将楚怡精神的内化与笃行纳入评价,利用线上平台跟踪记录,参照1+X证书考核标准结合任务实操中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渗透转化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构建了德技双修的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如图4所示。

4 结语

立足于“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是所有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类专业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这就决定了专业课程教学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阵地。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也不是简单地把专业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进行叠加,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精神追求与思维方法融合到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考核等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真正做到专业知识学习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相向而行、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协同育人的初心与使命。

基金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研制(ZJBZ202102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2-10-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乔亮.高职民航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以“机场目视助航设施”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2023,22(07):97-102.

[3]曹香玲.《民航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办公自动化,2021,26(10):43-44.

[4]张定青,虞志淳,张冬冬.建筑学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城市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课程思政教改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2,8(17):157-160.

[5]陈佰江.高质量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路径研究——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3(25):49-52.

[6]刘强,刘勇.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问题与路径优化[J].四川建筑,2023,43(01):223-225.

[7]牛杰.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6):20-23.

[8]戈薇.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D].锦州:渤海大学,2021.

[9]王燕鹏,李和平,张志田,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问题、原则与推进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23(02):27-33.

[10]余赠振,冯盈之.“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文化育人探索——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21,36(03):286-289.

[11]刘建湘,林欣.“楚怡”职教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3):1-4+21.

[12]顾明远.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5-9.

[13]邹洪富,龚艳丽.楚怡精神内涵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构建——以“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课程为例[J].湖南教育(C版),2021(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