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2024-08-15涂昳颖陈晓明唐友山
[摘 要] 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从模式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体系分析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当前模块化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通过对教学体系的开发,搭建了“两平台+三模块”的课程体系,建立了教学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
[关 键 词]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2-0141-04
一、引言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背景下,培养高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应用能力强的全面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模块化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学科型教学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要求课程模块化设计直接针对职业岗位或工作任务,以岗位能力型的设置满足职业需求。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模块化课程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的研究还没有。本文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探索构建“平台+模块+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提升课程资源共享度和教学质量,也为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服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特点
(一)模式设计
模式设计方面,模块有知识单元、操作单元、情境模拟单元三种形式。知识单元设计专门的知识模块,如桥梁检测原理、道路工程材料等,每个知识单元深入讲解岗位具备的理论知识,操作单元设计以技能操作为中心的模块,如道路建筑材料试验、桥梁检测仪器设备操作等,通过实践操作模块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情境模拟单元开发基于现实工程项目的模拟情境,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桥梁施工过程,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模块,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二)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实际需要,模块化教学可以采用如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分组教学、个别实践、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教学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程施工过程,通过分组项目工作,模拟完整的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从设计、施工到检测维护的每个阶段,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个别实践,尤其是在高级模块学习和创新项目开发中,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教学体系
在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上,改变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分析职业岗位或职业能力的需求,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编排,教学过程被细分为多个模块,模块按照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高阶过渡的顺序,构成该专业的模块课程构架,确保教学体系从基础的理论知识模块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实践操作模块和综合项目模块,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层次提升。与行业对接,紧密结合行业标准和未来发展趋势,定期更新模块内容,确保教学与岗位需求的紧密联系。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经验的总结
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投入了较多精力,但往往忽视了对改革经验的深入总结。众多高校最初通过对课程结构进行模块化改造,特别是针对岗位的专门化进行,随后才逐渐扩展至教学的其他方面。针对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科学性、适应性及合理性也缺乏探讨。当前教学改革中,总结改革经验、积累新的研究成果,是迫切需要的。
(二)课程体系改革出现的困惑
在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过程中,能力模块设置往往与专业课程完全相同,这样会使模块设置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对理论和实践要求同等重要的课程,课程改革面临“内容繁杂、概念众多、公式复杂、构造要求多”以及“学生学习困难、教师教学挑战大”等诸多难题。如何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效融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还需讨论如何在模块化课程设计中根据职业岗位的具体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与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和愉悦感。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交流,以提升学生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双重提高。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中教师资源缺乏
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多元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双师”能力,即理论与实践能力,还需掌握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对教师而言颇具挑战。虽然教师熟悉本专业的课程内容,但可能只熟练授课于有限的几门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跨学科性质要求教师能够整合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合适教师资源的匮乏。
(四)模块化课程教材及教学环境的设置难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专业教师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教材设计上的局限性。大部分教材主要针对传统的教学需求,而非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导致这些教材不适宜于技能模块教学。此外,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中几乎完全依赖个人讲义,由于教师个体差异,对模块教学的理解和讲义内容设计各不相同,进而造成学生学习成果的差异性,这种情况与追求标准化、批量化教育成果的目标相悖。同时,建立符合模块化教学需求的实训基地也存在困难,缺乏适宜的教学环境,使模块化教育难以有效实施,教学内容难以与实际工作场景紧密结合,从而使模块化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间无显著区别,影响了教育模式创新的实施效果。
四、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一)分析岗位群
首先,进行全面的调研。面向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人才需求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关注区域经济结构、产业链布局,行业的工作环境、从业人员状况、职业岗位需求、新兴职业的发展趋势等因素。其次,进行详尽的岗位分析。这涉及对生产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的深入了解,包括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对这些要求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便为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建立一个由行业专家领导的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基于全面的调查研究,委员会明确职业需求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并制定相应的技能标准。
(二)确定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在确定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大类模块、子模块等多梯度划分结构层次,依据对岗位能力的分析设置课程模块,科学确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结构。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中,首先,确定大类模块,这些模块是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集合,例如,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中,大类模块可以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工程管理等。其次,在确定了大类模块后,需要进一步将其细分成子模块,以更具体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子模块可以根据岗位能力结构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的子模块。例如,在道路工程大类模块下,可以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工程等子模块。除了大类模块和子模块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划分更细的模块层次,以适应具体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
(三)设计理论与实践课程模块
专业课教师还需掌握具体岗位对操作技能的要求,分析岗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包括岗位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各项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各项专业能力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代表一组专项能力。例如,可以划分为路基工程模块、路面工程模块、桥梁设计模块等。模块设计中,需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将相关的理论、技能进行有序排列,确保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内容。
(四)整合优化课程教学模块
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选择关键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工作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此基础上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学生通过实操、项目实践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工作任务的解决过程中。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能够直接对应到工作任务的要求,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和生产一线的技术更新,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优化,保持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用性。
(五)模块化课程标准开发和教学教材建设
模块化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和教材开发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模块教学体系效果的依据。在制定这些标准时,必须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为每个课程模块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详细规定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指导策略、课时分配及实施细节等在内的各个学习单元的具体要求。此外,还需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标准,确保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在模块化教学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这就对教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编写应注重两个方面:首先,实践教学部分的内容应具备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其次,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以便支持相应的技能模块。
(六)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过程涵盖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在模块化课程中,教师扮演着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负责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是基于职业技能要求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同时编制适用于模块化课程的学习指南。教师还需要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通过持续的课程引导和鼓励来支持学生,同时在工作习惯、态度和技能等方面做出示范。学生需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根据学习指南设定个人学习计划,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学习完成后,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估,确认满足标准后,再由教师进行正式的考核和评价。
五、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探索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模式中,通过典型的工作任务模块,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意识,实现技能与素质的同步提高。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可着重进行引导并实施监督和评价。实践课程应构建贴近实际工作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开发模块化教学体系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专业调研,全面推进针对职业、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改革,采用“六步法”策略,进行市场调查与专业定位分析→分析岗位要求及其工作流程→设计系列工学单元→融合工学单元构筑项目教学框架→制定课程标准与开发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实施→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
(二)构建“两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
以岗位能力为核心,通过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旨在同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两平台+三模块”形式,搭建“宽口径”的教学平台。依据对岗位能力的深入分析,将课程体系细分为不同级别的模块,包括一级大类模块和二级子模块等,允许学生根据兴趣和职业方向选择适合的学习模块,从而实现跨学科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中,工程基础模块注重实用性和扩展性,专业理论模块紧贴岗位需求以够用为主,而实习实训模块则侧重满足职业资格认证的技能训练。以确保学生在素质、知识、技能及服务方向等多方面达到统一标准。(见图1)
(三)加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保障
为保障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提供一系列的保障条件,如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结合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服务。因此,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即教学与实践双重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通过教师进修学习、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跨学科合作等方式实现。培养教师的职教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教育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估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职教水平,更好地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教学需求。还应在教师团队中培养一批专业骨干,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还能够带领团队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社会服务,这些骨干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贴合度,可以聘用行业内的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课程顾问或特聘教师。他们可以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为课程的更新和优化提供宝贵的指导和支持。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和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包括建设实验室、购置实验设备、建立专业图书馆和数字资源库等。
(四)健全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机制
遵循以下基本思路进行教学管理机制建设:明确教学管理制度的定位(类型、层次、模式);明确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的原则、依据和程序;教学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设计;与时俱进,根据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效果和人才培养需求,调整相应制度。建立教学管理基本文件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教学计划管理体系、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教师教学管理体系、学生学习考试考核管理体系、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
(五)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方式
针对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考核,应建立一个全面的评价机制,评价应综合考虑课堂表现、学习态度、成果展示和考勤等多个维度评价指标。摒弃传统的以掌握学生理论知识为主的试卷考核,转而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要以这些能力的应用作为评价的核心标准,形成一套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岗位能力为中心,既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又致力于培养其职业素养,从而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六、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在高职教育领域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需改进和完善之处。未来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设计、实施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要建立灵活高效的课程更新机制,快速响应技术发展和行业变化,开发综合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应用,还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又能够持续创新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缪仁亮,潘锡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4(6):90-97.
[2] 汤丽媛,宋甲丽.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的高职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3(36):71-76.
[3] 王社,廖小健.基于“平台+模块”构建通专融合的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J].才智,2021(9):100-102.
[4] 尹锡军.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道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26):101-104.
[5] 郑玉清.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3(9):42-47.
[6] 郭炳心,陈怡婧.“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3(11):69-72.
[7] 李政.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内涵、开发与使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4):5-11.
[8] 王正勇,柳兴国,吴娟.基于成果导向的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44-49.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