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社视角的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促发机制研究

2024-08-15杨典刘科彤赵梦甜王北吴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2期

[摘 要] 研究选取家校社视角,通过文献梳理探究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对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作用,构建三方协同下的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的促发机制模型。外部圈层主要解释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关系,而内部圈层聚焦个体的职业延迟满足作用机制,结合之处是三个主体的合作与统一,是外部模型交叠区域的关键部分放大。研究启示是,家校社三方主体应当目标一致、平行协作、多线并行,才能更为有效地促发职业延迟满足。

[关 键 词] 职业延迟满足;家校社;高职生;促发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2-0025-04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生成为就业工作的主要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基于此,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迫切需要探明。

职业教育是连接学校教育与职场的桥梁,高职生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密切沟通,形成三方合力推动其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然而企业用工中面临着高职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意志力不强、抵制不住即时诱惑、追求延迟奖励等问题,培养新员工的成本逐步加大却无法获得收益,许多管理者也逐步认识到既有管理方式对高职生的管理无法起到显著效果,而这些都与员工延迟满足影响因素相关[1]。因此,发掘并探究前因要素对延迟满足的影响作用是职业生涯管理中的重要议题,研究将系统梳理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基于家校社视角提出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作用模型,以期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提高高职生社会适应性与就业率,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二、职业延迟满足影响因素

Reynolds和Schiffbauer以职业发展视角界定了职业领域的延迟满足,指出即便存在短期即时满足的替代机会,但个体仍然维持有利于实现长远职业目标的行动选择能力[2]。刘晓燕等将其定义为人们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更多地获得利益回报或达到更高的职业目标等一系列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甘愿放弃休息等即时满足的机会的自我调控的能力[3]。近年来研究发现,学校引导、父母教养方式、积极或消极组织行为、组织公平、员工自我管理等因素都与职业延迟满足相关,文章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学校、家庭、社会、个体四个层面影响因素。

(一)家庭对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作用

心理学界已普遍接受职业延迟满足行为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这一观点,来自行为遗传学的证据也表明,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基因的重要影响,还会受到所处家庭环境的影响。罗安(Roe)的生涯选择需要理论表明,个体早期与父母的关系影响其以后在职业中长远目标的达成,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的长期职业发展有关[4]。Cavaiola等认为个体会将在与家庭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表现模式应用到与职业有关的行为和场景中,从而影响其职业满意度与发展[5]。于凤杰等提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分化与职业延迟满足的发展[6]。由此可见,家庭对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学校对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定位逐步扩展为培养在社会上有竞争力、在生活上幸福的个体,学校的支持对应届毕业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得到学校支持越多的学生适应力越强,不容易选择职业延迟满足。朱永新的研究表明,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会影响学生能否清晰找到和实现目标,选择有利于职业发展的行为[7]。但就目前文献回顾而言,相关研究集中于校长、教师与在校学生职业成熟度、行为的关系上,实际上高职高专教育和硕博教育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培养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能够为高职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与发展前景,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三)社会对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作用

个体先天基因与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对行为存在着预测,职业延迟满足受到个人所处的组织与社会环境中变量的影响。Colquitt提出员工为了未来职业成功而做出职业延迟满足行为不仅由他们的人格决定,而且由组织或领导能否给予他们明确的回报决定[8]。谢文心等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体系,表明领悟到外部环境的支持能够帮助员工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力[9]。相关学者的研究启示组织与社会要创建良好的内部组织环境与外部社会环境,同时管理者实行明确的奖罚政策让工作主体感觉到回报是由工作投入决定的,将会促进员工的延迟满足。

(四)个体对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作用

McCrae等发现当员工责任心强时,会更将主要精力放在长远目标的实现上,这会推动他们形成职业延迟满足行为[10]。李政等立足大学生群体,探讨了情绪与职业数量对不同职业生涯延迟满足个体职业决策过程的潜在影响[11]。目前职业延迟满足的研究对象多基于职业角色类型,如企业员工、教师、护士等,这些群体职业素养、文化素养及自我效能均不同于高职生,虽有研究将对象拓展到了大学生,但研究结论使用范围仍旧不清晰,因此研究高职生个体职业延迟满足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从理论层面拓展职业延迟满足研究范围,还可以从现实层面强化高职生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心理资本,助其做出有利于职业发展的行为选择。

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主体的分工与协同上,已有研究多将家庭教育作为基础,社会教育作为补充和延伸。家庭是高职生的基础保障,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且根深蒂固的;学校是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场域,是高职生习得就业技能和锻炼职业素养的核心来源;社会则是高职生职业成长成熟的场域,是高职生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来源。家校社协同共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子系统之间互相协调配合,共同推动高职生快速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因此基于家校社视角研究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作用机制,有助于明晰多元主体及不同影响因素对机制形成发挥的效用,为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三、职业延迟满足模型构建

(一)家庭—学校交互影响

作为高职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活动场域,学校是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要供给者,也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要渠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家庭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如教师与家长沟通学生发展情况、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志愿活动等帮助学校提高高职生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样,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职责就是配合学校教育,及时通过家长向学校反馈孩子情况,实现对高职生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高社会阶层的家长由于具备教育传统,外加有足够动机追求长远的教育成就,因此更愿意参与学校教育。安芹等的研究表明,来自较低阶层的父母在与教师交流时缺乏自信,甚至逃避与教师会面的机会,形成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自我淘汰[4]。一元主体的教育无法完成高职生技能与素养的塑造,因此在家校社协同中应畅通家庭、学校双向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家庭对学校的参与反馈作用。

(二)家庭—社会交互影响

社会一方面给高职生提供技能锻炼与素养提升的岗位和机会,另一方面过多的工作压力以及社会负面情绪和观点,会给高职生学习与职业延迟满足带来负面影响等,因此家庭教育应当主动介入社会教育中。李黎明等表明,获得高社会支持的家庭可以给子女提供更多的社会人脉和就业信息,在得到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大学生能充分利用由父母的经济地位带来的社会资源[12]。还有一批学者关注社会对家庭的宣传引导作用,刘精明提出政策及意识形态变化通过影响社会阶层,对家庭教育机会分配机制产生强烈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行为[13]。因此,家庭和社会相结合对构建家校社协同育儿模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学校—社会交互影响

根据资源互赖理论可知,高职生在职场中生存需要不断涉猎身边的资源。沈燕提出了“53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张学校主动构建与企业的联系,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有效缩短入职员工岗前培训时间,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对企业就业的支撑与共享作用[14]。袁文萍等论证了领悟社会支持对高职生的影响作用,强调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在校生获得更优质的社会资源,满足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需求,提升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15]。正是通过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互动,知识内容的传递、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等交流才得以展开,教育中的资本互利与转换才得以形成。因此,强调学校对社会资源的开放共享、社会对学校做好支持配合就是承认了校社协同的不可替代性。

(四)家庭、学校、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高职生个体成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教育职能。三大教育主体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有研究关注单一要素对个体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忽视了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主体教育的支持相互交融,共同作用影响个体的职业延迟满足行为,也缺乏对高职生群体职业延迟满足的针对性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前文文献梳理情况,提出家校社协同的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模型(如图1所示),以期构建家校社协同发展的高职生育人体系。

具体来看,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外部圈层的主体,因角色定位和价值立场不同,三者不仅可以独立对高职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可以协同对高职生产生全面和深远的意义。学校对家庭进行互动教育指导,家庭交流配合学校教育活动;家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鉴别使用社会资源,社会宣传引导家庭教育及观念;学校对社会开放共享信息与资源,社会对学校教育支持配合促成产业教授、校企合作等合作交流形式。而内部圈层聚焦个体的职业延迟满足作用机制,结合之处是三个主体的合作与统一,是外部模型交叠区域的关键部分放大,主要解释三个主体如何与个体职业延迟满足发生互动和影响,即外部模型的内部机理。因此,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交互作用,可以提升高职生职业生存能力,助其深刻领悟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趋势,并以此做出职业延迟满足行为选择,成长为可持续性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家校社协同对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的启示

家校社协同可以挖掘并统筹社会各界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在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中不断传递教育的本质,从而优化职业教育,帮助高职生做出正确职业行为选择,同时也为家校社协同共建育人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家校社目标一致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标应从根源上打破家庭、学校、社会独立发力的局面,促使三者在职业教育中相互协同、合作。具体对策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两方面力量参与设置目标,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吸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关键内容,制定出符合高职生职业发展的职业教育目标。学校教育需要解决家庭教育在高职生在校教育中的低介入问题,促使家庭教育积极介入学校教育中,完成对高职生性格、认知的塑造。同时需要关注正确社会教育的导入,积极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与延迟满足的能力,为高职生传递正确的职业理念,构建积极的职业心态,使其做出职业延迟满足选择。

(二)家校社平行协作

家校社主体间的协同是凝聚家校社共同体意识、推动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的前提。一方面,三方应在相互信赖的合作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职业教育共同体;另一方面,协同育人指向教育主体的全员参与,学校作为具备制度化管理的职业教育机构,不仅要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内容、专业技能等对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进行正确的引导,还要发挥引导家庭、社会对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的教育作用,改善家长和社会教育者的理念与方法。此外,家庭教育应当积极配合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担负起塑造高职生职业行为的责任,引导个人形成与社会价值一致的职业理念。而社会的责任是为高职生职业选择创建和谐的外部环境,以良好的氛围推动高职生做出职业延迟满足选择。

(三)家校社多线并行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在高职生职业延迟满足上目标一致,是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基础。一方面,学校为家庭和社会提供职业教育支持和服务,帮助家庭和社会创建良好的就业环境,以推动不同就业群体做出合适的就业行为。具体而言,学校职业教育场所向家长与社会开放,引导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影响高职生职业发展理念,合理引导高职生实现职业延迟满足;另一方面,学校要合理利用家庭资源与社会资源,搭建家校社职业教育的有效联动机制。如通过定期开展三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会议,有效提升家校社三方在高职生职业教育的沟通质量,在满足家长和社会参与高职生职业教育需求的同时,消除家校社三大主体因缺乏沟通而形成的互动障碍,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进程。

只有实现家庭、职业院校、企业全方位、深层次的相互协同、连为一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推动高职生就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构建高职生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应将加强多方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突破口,把家庭、职业院校、企业融合贯穿于高职生学习发展的全环节和全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家庭与职业院校的深度交流融合;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交流融合。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不仅要在生产、教学、科研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弹性,积极应对工作压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院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在学生日常管理、行为引导工作中引入企业管理纪律,让高职生尽早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抗压能力。职业院校也可邀请企业人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企业元素融入校园、走进课堂,让高职生充分体会企业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以助其今后进行职业决策。

参考文献:

[1] 李梦龙,姚绩伟,任玉嘉.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延迟满足关系: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9(1):37-47.

[2] 王忠军,刘云娟,袁德勇.职业延迟满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5):705-714.

[3] 刘晓燕,郝春东,陈健芷,等.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职业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职业延迟满足的中介作用分析[J].心理学报,2007(4):715-722.

[4] 安芹,客文静.父母教养方式与研究生职业延迟满足: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及城乡差异[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6):1141-1145.

[5] Cavaiola AA,Callandra Peters BA.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its relation to work stress and work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Issues 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2012,3(1):7-20.

[6] 于凤杰,赵景欣,张文新.早中期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行为自主的中介效应[J].心理学报,2013,45(6):658-671.

[7] 朱永新.我国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21,42(1):15-19.

[8] Colquitt J. On the dimensionality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a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measur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3):386-400.

[9] 谢文心,杨纯,周帆.资质过剩对员工工作形塑行为关系的研究:工作疏离感与心理弹性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2):149-160.

[10] McCrae R,Costa P,Ostendorf F,et al. Nature over nurture:temperament personality,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1):173-186.

[11] 李政,吕慈仙,洪晓畅.创业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70-175.

[12] 李黎明,廖丽.教育如何影响分配公平感?——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的比较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2):78-84.

[13] 刘精明.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8(5):101-116,206-207.

[14] 沈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基于“5321”模式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7):49-55.

[15] 袁文萍,黎雪琼,马磊.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4):615-619.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