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一次,“陋室铭”对“江雪”的承诺

2024-08-14六神磊磊

读者·校园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江雪播州刘禹锡

我们大概都学过《江雪》,也都学过《陋室铭》。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俩不但认识,还是好朋友。

他们年纪差不多,一个属鼠,一个属牛,只差一岁,还都是学霸,一见面就很投缘。

他们约定要维持一生的友谊。

他们一生的缘分,从贞元九年,也就是公元793年正式开始。两人是同一年考中进士的,又在同一年被分配到京兆府做事。没多久,他们又都被调进御史台工作。

更难得的是,这两个人的三观也很一致,都是改革派。当时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这两个热血青年都加入其中,想推动大唐的革新步伐。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

结果,这也成了他们一生坎坷的起点。

改革,哪里是这么容易搞的?才几个月,这场革新就宣告失败,偃旗息鼓。刘禹锡被贬朗州,柳宗元被贬永州。

患难的时候,他们俩互相写信,互相鼓励。哪怕遇到了事情,他们也一起“怼”人。

柳宗元因为哲学问题与韩愈掐起来了,写了一篇《天说》怼老韩。刘禹锡立刻加入,连写3篇《天论》,帮柳宗元劈头盖脸怼韩愈。

光阴流逝,不觉10年过去,他们俩互相支撑着熬了过来,得到了回长安的机会。可惜好日子没过几天,刘禹锡就闯祸了。

这家伙是个直性子、大嘴巴,回到长安就写诗说:“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有人立刻就向皇帝打了小报告:领导您看,刘禹锡多么张狂啊,把他贬到播州去!还有那个柳宗元,他们是一伙的,也一起贬,把柳宗元贬到柳州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柳宗元这里,他流出了眼泪。别误会,这泪不是为自己,是为刘禹锡而流——播州那么偏远,用当时的话叫“猿狖所居,人迹罕至”,刘禹锡家有80多岁的老母,怎么扛得住?

在那个萧瑟的夜里,柳宗元拿起笔,写了一封申请书,请求自己去播州,换刘禹锡去柳州,全系自愿,誓死不悔。

“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这就是著名的“以柳易播”的故事。

事情传开,时人无不震撼。连皇帝听到后都被感动了,甚至有点嫉妒——连朕都没有这么铁的哥们儿啊。他特许刘禹锡不去播州,改去条件好一点的连州。

哥俩结伴南行,到了衡阳,要分手了。他们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人生中最后一次见到彼此。

分别之际,兄弟俩写了许多诗唱和。柳宗元写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刘禹锡就写《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柳宗元又作《重别梦得》,刘禹锡再回《重答柳柳州》;柳宗元复作《三赠刘员外》,刘禹锡再作《答柳子厚》……

柳宗元性格比较内敛,没有刘禹锡想得开。路上的风霜,人生的落寞,摧残了他的身心。数年之后,47岁的他在柳州去世。

这一年,刘禹锡正扶着母亲的灵柩北归,到了衡阳,忽然听说有柳宗元的信使来。他以为是哥们儿约见面呢,兴冲冲地等了半天,谁知得到的是噩耗和柳宗元的遗书。

他的反应是8个字:“惊号大叫,如得狂病。”

痛苦之中,他挥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事实上,对他们情谊的考验,从此刻才开始。

刘禹锡打开了柳宗元的遗书。这封书信的具体内容今天已不得而知,只能大概推测。柳宗元大致交代了两件事:

第一,我的孩子没人看管。我知道哥们儿你的情况也不好,但能不能帮帮我?

第二,我的诗歌、文章,几十年来写了不少,却没有人编辑整理。你能不能帮我整理好?

这两件事,我知道都不好弄,就一起麻烦你到底算了。

拿着遗稿,刘禹锡“执书以泣”,流泪不已。他这个豁达的人什么事都想得开,这个时候却哭了。

帮柳宗元办完了后事,刘禹锡做出了承诺:你的孩子就交给我了,我会像对亲儿子一样对待他——“誓使周六,同于己子”(周六是柳宗元儿子的名字,当时只有4岁);还有你的文集,也交给我了,我会给你编出最棒的集子,让你的文章传于后世,使子孙后代都能读到。

“刘”和“柳”两个人,做了差不多20年的朋友。在柳宗元去世后,刘禹锡又活了20年。他用前20年证明了两人的友谊,又用这后20年,兑现了对柳宗元的承诺。

刘禹锡抚养了柳周六,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把他养育成人。有人考证,柳周六后来挺有出息,在咸通年间考上了进士,还曾经做了仓部员外郎。

刘禹锡还挽起袖子,精心帮助柳宗元整理诗文,编出了《柳河东集》,并为它写了序文,传之于世。今天,柳宗元的无数名篇,包括那篇脍炙人口的《江雪》,都出自《柳河东集》。柳宗元成为“唐宋八大家”,名垂青史,刘禹锡编的这部集子可以说厥功至伟。

到了大唐开成年间,刘禹锡已垂垂老矣。但他回首往事,大概会给柳宗元倒杯酒,拍拍胸脯说:“哥们儿,老刘一诺千金,事情都给你办妥了。你的孩儿周六长得很好,肯定有出息。你的锦绣诗文、不朽思想,我都把它们保留了下来。”

今天,一说起唐朝诗人间的感情,大家往往先想到“李杜”,其实刘禹锡和柳宗元的故事也很感人。

什么叫朋友,就是可以把最重要的东西托付给他的人。

一诺千金,此言不渝,这就是唐诗大家的垂范。

(柳青摘自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本刊节选,老老老鱼图)

猜你喜欢

江雪播州刘禹锡
江雪
赏牡丹
江雪
江雪
江雪
遵义市播州区珊瑚冬青栽培技术及栽培价值初探
《刘禹锡 陋室铭》
播州归来
刘禹锡与《陋室铭》
播州治域变迁及其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