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4-08-14王婧惠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7期

摘要: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为主题,探究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及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旨在切实发挥出新媒体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效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迅速、广泛和多元的特征,不仅包括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延伸,更涵盖了社交媒体、在线平台等多元化信息传播形式,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新媒体为载体制订全面而系统的思政教育计划、以新媒体为平台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信息传播及以新媒体为工具打造高水准现代化师资队伍等思政教育路径,以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于思政教育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活动载体,可使思政工作更灵活、高效地展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可即时向大学生传递党的声音,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巧用媒体工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思政教育骨干,为推动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力量支持。然而,研究发现,新媒体是一柄双刃剑,在提供优质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信息泛滥、信息过载、价值观多元等显著问题,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因而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信息舆论控制方面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新媒体;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7-0194-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三四五’模式: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探索”成果,项目编号:2023zsszsx111

一、引言

当代大学生受新媒体的影响颇深。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全球性、多元性和即时性特征,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主要途径,这也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契机。然而,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大学生在强大的信息洪流中极易因信息混乱、信息过载等现象而出现思想观念问题。在此背景下,科学发挥新媒体效能,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显得愈发重要。

二、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新媒体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包括社交媒体、博客、在线视频等多种形式[1]。新媒体时代,各种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盛行,并以其特有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广泛传播性为信息的快速传递提供了便利途径。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日活用户数量居高不下,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主要渠道,而且其中涵盖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形式,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得以更生动、直观地呈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体验。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内容也呈现出碎片化特点,而碎片化的信息在提高教育针对性层面有着不小的裨益,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是在课堂上传递一整套理论知识,而在新媒体的支撑下将思政教育内容拆分成碎片,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精准投放,可使思政教育与学生的需求充分对接,继而保障育人成效。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趋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信息获取形式,而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的单一报道方式,这使信息获取的途径更加多元,信息内容更加多样,但正因如此,新媒体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和观念多元化的挑战[2]。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迫切寻求新的突破口。

(二)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首要挑战便是信息泛滥和虚假信息传播问题。新媒体平台中各类观点和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由于缺乏信息鉴别能力,极易面临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困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深受社会、家庭、网络等多方面影响,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极易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当信息传播和获取存在不确定性时,一些消极的、腐朽的信息大肆宣扬,甚至会危害国家安全[3]。同样,新媒体中信息诱惑加剧,不少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游、网聊,与现实生活脱轨,心理失衡现象频发,其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也因此遭到巨大影响。此外,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质,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匿名发表言论,“马甲兵”和“水军”横行无忌,甚至用语言攻击他人,这也会导致大学生迷失个人理想信念,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4]。施教人员层面,与00后大学生相比,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信息获取的能力、渠道上往往存在劣汰趋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查找所需信息,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多样信息,而辅导员及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相比之下稍弱。而且不少大学生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已经超越了施教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思政工作者,即使经过多年磨砺,虽已经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素养依旧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以新媒体为载体,制订全面而系统的思政教育计划

在新媒体时代,基于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载体制订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计划至关重要,运用在线课程、微课程、短视频、互动直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借助各类线上平台科学拓展育人阵地,进而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有的放矢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5]。制订思政教育计划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涉及新媒体的有机融合,以及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因而需要教育者对新媒体的功能、特征有全面而清晰的认知,从而充分厘清教育思路。

新媒体时代,要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机融入,应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更具体、更生动的数字化内容,依托短视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方式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其更符合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6]。

教育计划应该具有系统性,将各个环节有机串联,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体系。新媒体时代,各类在线平台异军突起,为形成严谨的育人逻辑结构提供了契机。可以在综合考虑大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媒体教育内容、打造在线学习平台、举办多元化线上讲座和活动等,让学生更便捷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7]。

时效性和灵活性也是教育计划应重点考虑的内容。时效性意味着教育计划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求。灵活性则要求教育计划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反馈进行调整,如利用新媒体平台设置在线问答、专题讨论等模块,了解学生特征,使教育计划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可以通过线上评论、留言等形式持续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更新教育计划,以此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此外,在新媒体时代,也可以安排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并将活动内容以短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记录和传播,在丰富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扩大思政内容的信息覆盖面,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反响[8]。

(二)以新媒体为平台,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信息传播

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益丰富,包括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在线直播等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载体[9]。

首先,高校可以建立官方平台账号,在账号中定期更新内容,包括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政策解读等,使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中灵活获取党风政风信息[10]。也可以发挥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功能,安排线上讨论环节,如话题讨论、实时问答等,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实现思维碰撞。

其次,短视频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崭露头角,如抖音、B站等成为广受大学生青睐的娱乐平台,也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利用短视频形式,可以生动、简练地传递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思想,视频可以是动画、漫画形式,也可以是真人演绎,充分引发大学生的关注[11]。

最后,在线直播是新媒体时代的又一重要信息传播媒介,通过实时的知识讲解、互动问答等直播活动,能够广泛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因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在线直播,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答学生的提问等。直播形式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借助互动弹幕、实时评论等功能,可以促使学生在直播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不应局限于单一平台,而应注重多平台联动,形成巨大教育合力[12]。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在线直播可以相互配合、穿插进行,以形成更全面、多维度的传播网络,如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短视频链接,通过短视频引导学生参与在线直播,形成内容的有机衔接和交叉传递,全面深化学生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

(三)以新媒体为工具,打造高水准现代化师资队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同样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各类线上工具层出不穷,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政治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够灵活运用在线课程、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持续创新思政教育方法[13]。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工具建立专业交流平台,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并鼓励教师在平台中分享教学案例、互相提供教学建议,形成共同成长氛围,不断丰富育人经验[14]。可以开展在线培训、网络研讨,并在此期间引入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使教师获得更广泛、更前沿的知识内容。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关注教育水平,更要强调师德师风。新媒体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如创建微博、抖音等官方平台账号,分享正能量的教育故事和感人瞬间,或者通过线上互动,鼓励教师更好地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对于师资力量的建设成效,也应利用新媒体工具建立一套科学的在线评估工具,如问卷调查、在线测验、教学反馈等,或者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教师培训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测和分析,量化评价结果,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15]。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新媒体时代,将新媒体作为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使思政教育以更具即时性、便捷性的形式展开,才能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达到全面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目的。因此,高校应深刻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巨大机遇,善于利用线上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打通思政教育新渠道,以培育综合素养高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苗玮.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思想培养现状及路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6):58-60.

[2] 刘振海,魏永军,祖强,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23(10):104-108.

[3] 于敏.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0):194-196.

[4] 李擎,孙铁,程海雨,等.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体系建设与实践路径探索[J].北京教育,2023(29):65-67.

[5] 黄安军.媒体融合赋能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建设的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7):201-203.

[6] 安亮.新媒体运用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讨[J].喀什大学学报,2023,44(4):99-102.

[7] 郭柳.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4):204-206.

[8] 李丹丹.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3):74-76.

[9] 薛利霞.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宣传工作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3):199-201.

[10] 周莹.基于新媒体手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2):202-204.

[11] 刘艳琼,任建玲,袁瑜,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9):169-171.

[12] 李美荣.思政教育与传媒的融合:新媒体时代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6):168-170.

[13] 买买提江·艾依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5):180-182.

[14] 张新欣.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1):209-211.

[15] 李丽君,黄翘燕.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实践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24):207-209.

作者简介 王婧惠,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