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周与期望

2024-08-14陈维达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13期

就我所知,在中国民间有许多风俗很有含义,比如说,娃娃抓周。所谓抓周,是指当幼儿满周岁那几日,一家人除了摆摆宴席招待客人庆贺一番外,还会另外举办一种仪式:人们在地上或者桌子上摆上若干物件,如书、笔、墨、印章、元宝、算盘、笛子之类,若是女孩,免不了再加上些脂粉针剪珠宝类,然后,让刚刚开始满地爬的娃娃向这些物件进发。幼儿看到满桌满地的新鲜物件,怀着对新世界的好奇,肯定会伸手去抓。这时,充满期盼的家长紧张地去看幼儿随机所抓的物品为何,是否合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当懵懂的娃娃抓到了家长的希望之物时,自然引来一阵阵欢呼,心里面默默祈祷一番。这种风俗,无论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都有。风俗里有喜悦,更多的是充满了期待和期许,表达了人们对新生事物满满的深情和祝福。

岂止对幼儿周岁的热烈!在我们周边,经常会有一些人或者事物,在其运转满周期的那一刻,人们对它往日的蹒跚蹀躞在担心之中看到了成长步伐,看到了摇曳成荫,看到了展翅飞翔,更对它的未来充满希望、祈祷康健、托付远志——我身边的杂志《黄河 黄土 黄种人》,其创办的水利文学专栏《大河笔汇》,在这个盛夏,就到了这一刻——满满一周岁啦!

杂志设立文学专栏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对于在这个网络和自媒体十分发达的时代来说,这一杂志无异于给自己的再创新路寻到了一条充满荆棘的攀山之道。其中的艰难,似乎“不足与外人道”:创意、支持、支撑、思路、作者、编辑、发行、成本……每一步,都不得不需要一步一挥汗水或一夜夜煎熬于青灯下,才能打通前进之路,变理想为成果。

但是,它一经面世,正顺应了时代,响应了呼声,得到了认可,最终,结出了累累硕果。

我记得数年前,水利作协在武汉开会。会中,一位领导与我聊天时谈道:“目前,水利界文学专刊还只有南方的《大江文艺》,什么时候《黄河 黄土 黄种人》能在北方竖起文学大旗,形成‘南北双星’?”这难道不是我们黄委创办《黄河 黄土 黄种人》杂志走上新路的创意与端倪?之后,是举国3年抗击疫情,艰难行进的3年。这一构想,只能在云中和梦中策划。时间走到了2023年仲夏,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水利文学专栏正式推出,应了成语“水到渠成”。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黄河,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特别是强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新时代,杂志承担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使命,是势“到”必行、是责任所系、是众望所归。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水利文学界的盛事。文学的阵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长篇小说,自有其面向大众的平台;而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包括其他文艺形式,如书法、摄影、绘画等,则更需要一个短平快的媒体。适应这些文艺作品的,唯杂志为最佳平台。《黄河 黄土 黄种人》正是应了广大水利文学爱好者的内心呼声,通过一行行、一页页的文字或画面,深刻反映时代的强音,及时表现现代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细致描绘水利人活跃在水岸的生动故事,用形象可感的笔触和镜头,表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日新月异。

这一年,《黄河 黄土 黄种人》杂志正如其刊名,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黄土地里,以黄河不尽的涛声持续浇筑扎实的基础,用鲜明的文学文艺作品积极表达浸润深邃而又常省常新的民族灵魂,使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闪亮特色时时熠熠生辉。

这一年确实不凡。

那么,人们期许的杂志的未来如何?虽然杂志不可能采用抓周来预测未来,但我相信,《黄河 黄土 黄种人》杂志会更上一层楼。有新时代思想的正确指引,有新时代水利强劲奋发的感召,有水利文学界的精心呵护,有广大作者的辛勤耕耘和读者的无比厚爱,有编辑部上下同人的齐心协力,杂志的前方,必是无数个美妙动人的“周”,等待杂志迈着坚实的步伐去抓取、去采撷,从而出彩一篇又一篇美妙绝伦的文艺作品!

好啊,好啊,有许多感慨可谓意犹未尽。暂时写到这里吧。这,算是我,一个作者兼读者的期盼与期待吧!(作者系水利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