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我们需要怎样做好水利文学

2024-08-14都潇潇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13期

去年这个时候,以饱蘸文学笔墨、摹写水利风采、擘画治水群像为主旨的水利文学专栏《大河笔汇》正式与读者见面。

一年来,专栏的体量在增大,由最初一期三五篇文章,扩展到今年能够推出4期水利文学专辑;作者的群体在扩大,由创办之初几位水利作家支援,到目前越来越多水利行业外的作家写水、吟水、颂水;从甫一问世的少人问津,到现在得到业界多位领导、作家的肯定与鼓励。

前几日发生的小事,颇令人欣慰。一位负责离退休工作的人员,专门到编辑部翻阅今年2月刊、5月刊的“大河笔汇——水利文学专辑”,说:“你们办得真不错,几位退休同志主动问起这两期杂志,我给他们拿几本看看。”

在水利文学专栏《大河笔汇》开栏那期,我在卷首《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水利文学》中写道:“当硬朗的钢筋混凝土灌注了文艺的气息,水利工程必将更加增色、更具生命特征;当水利人扬起逐梦的文学风帆,心灵的家园必将郁郁葱葱、生机勃发;当水利战线的精神传唱大江南北,必将奏响新时代的黄钟大吕。”一位水文工作者告诉我,这段话写到了她的心坎上。她一直都是文学爱好者,总是被琐事缠身。我鼓励她,重新拿起笔,写写身边人、身边事。

是的,文学带来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它让人生充盈,让情感丰满,让生命多了几重维度。这些稀松平常的点点滴滴,成为我们做好栏目不竭的动力。同时,作为总编辑,我在思考——当下,需要怎样做好水利文学。

比如,内容可以更加丰厚。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当下,水利建设如火如荼,源源不断为水利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论是书写江河战略、国家水网,还是聚焦大国重器、数字孪生,抑或是描绘民生福祉、基层治理,欣欣向荣的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蕴藏着丰饶的创作题材富矿。在好题材的加持下,推动更多水利故事“破壁”、更多水利文学“出圈”。

比如,孵化更多的青年作家。独到的见解,生动的笔触,有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稍显稚嫩的表达……青年水利作家的每一份作品都充满着热辣滚烫的激情和蓬勃向上的朝气。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我们也想为青年水利作家开辟一畦文学园地,鼓励“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时代水利青年眼里有光芒、心中有大爱,接续翻滚、奔涌不息,在各条水利战线中传递激昂的声音,创作更多深度、温度兼具的水利文学作品。

比如,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接下来,计划组织更多作家深入基层,把水利战线的冷暖放在心中,把水利工作者的忧乐倾注笔端,创作出一批水利文学力作。

在此,我决定把更多笔墨交给水利工作者,腾挪出更多的版面留给水利工作者,期待水利文学专栏《大河笔汇》能够成为水利工作者创作、交流和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一处水利文学高地。(作者系本刊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