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黄河跃龙门
2024-08-14李高艳
看黄河要去龙门,那里有鲤鱼要想成龙必须跨越的山高水险,有母亲河穿越黄龙山脉在石壁上雕刻出来的年轮,有黄河从陕北黄土高原奔腾跳跃到关中平原腹地从激流澎湃到平缓恬静的过渡,有河床被挤到仅38米宽后黄河发出的惊天怒吼,有大禹凿山疏河刻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里的印迹。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出发时还是一缕清泉,它欢欣跳跃着出高山入峡谷,纳湟水、白河、黑河,进入甘肃永靖县,随着浑浊的洮河水汇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黄河。
从内蒙古高原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因土壤疏松、植被稀疏,奔涌的河水很容易揭起地表的黄土,并将其裹挟而下。泥水呼啸着穿过晋陕大峡谷,在逼仄陡峭的石壁间横冲直撞,河水划破石壁,切割出的“伤口”来不及愈合,新的一轮冲刷又来了,从石壁剥离下来的“皮肤”很快被泥水卷走。西高东低的地理走向使黄河每年从黄土高原带走10多亿吨泥沙奔流而下,在地势平坦的河南段制造出地上悬河,在山东入海口处淤积出大面积的黄河三角洲。
水无定势,黄河浩浩汤汤冲出昆仑,九曲回转,横越塞上,到呼和浩特的托克托县与山西偏关县接壤处进入中游地段,原本自西向东奔涌的河水,在山谷间数度迂回,掉头南下,进入晋陕大峡谷,把肥沃绵延的黄土高原一分为二。这条从起点到终点共720多千米长的峡谷,龙门是晋陕大峡谷的最后通道。黄河从山西的龙门山和陕西的梁山的夹缝里奔涌着进入关中平原腹地。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史记·秦始皇本纪》:“凿龙门,通大夏。”《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公元前21世纪,黄河泛滥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国之根本,舜在越堵越泛滥的河水面前,终于意识到靠围堵治水的决策是失败的。舜旋即命禹治理黄河自青海的积石壅塞。禹经数次勘察,决定以“疏”代“堵”。他夜以继日,用了4年时间,在陕西韩城的黄龙山和山西河津的龙门山之间为黄河从悬崖峭壁间凿出一条宽80步、长9里余,高数千尺的通道,这条通道便是龙门。因大禹治水凿龙门,故而龙门又称“禹门”。
龙门位于韩城市东北30千米处,此处峭壁势如斧劈,对峙如阙,又名“伊阙门”。黄河奔流其间,波涛汹涌,唯神龙可越,故说“龙门”。
每年汛期,龙门入口陡然变窄、水位抬高,出口骤然开阔、水位下降迅猛,形成巨大落差,水势磅礴壮观,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古人有“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的赞叹。山势逼仄,坡陡弯多,河水突遇急弯,激勇的浪头迎面撞到悬崖峭壁上,刹那间飞珠溅玉。不减气势的水浪又被重重推到对岸的巨石上,一瞬间,无数碎玉冲天而起。跌落的浪头和河床上巨大的礁石相遇,引出风吼马鸣般的咆哮。唐诗中“咆哮万里触龙门”写的就是此处汹涌的波涛。
黄河出龙门,进入地势平坦的合阳段后迅速扩展为2000米左右的宽度,河道的骤然变化,致水势流速由急骤缓,上溯至此的鱼群拥塞于此,摆尾力游,形成争跃。逆水而上的鲤鱼要飞跃龙门,如同黄河从崇山峻岭间冲出一条水道,艰难可想而知。《三秦记》中有“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之说,更有“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的神话传说。相传“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对应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人。后来,才子有感科举考试艰辛,鱼到龙的命运改变被隐喻到科考中,他们把考中前三甲的佼佼者称为“跃龙门”。
龙门不光风景奇秀,还是连接晋、陕两省的重要通道,是自古兵家必争之要塞,更是中国治水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历史上,这里是秦晋交通的要冲,极具战略意义。据史料记载,龙门这里曾发生过多起重要的历史事件。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大战,秦从禹门东渡击晋,虏晋惠公;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唐高祖李渊从太原起兵,经禹门渡黄河取关中;明末,李自成亦由此东渡直捣幽燕;抗日战争时期,黄河是阻挡日寇侵略的天堑,终使其未能跨入陕西境内一步。当年八路军正是由此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为了纪念这段历史,韩城一侧建有“八路军东渡纪念碑”,并于1957年、196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邮票中发行了两枚“八路军东渡黄河”邮票。
追溯大禹足迹,从龙门古渡逆流而上,左侧悬崖上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小院落,那是龙门水文站。山水环绕,没有村庄,水文站里的人出行与补给全靠河面上的缆车。孤岛上的水文人秉承大禹治水的精神,常年坚守在这峭壁上,为三门峡、小浪底水库提供精确的数据,以便中下游及时掌握上游水势变化,做好应对防范措施。
2005年,晋陕大峡谷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距石门向北38千米的壶口瀑布,有研究表明,在距今亿万年的元古代,其龙槽可能就在龙门一带。时至今日,在长久而湍急的流水侵蚀剥离下,壶口瀑布每年平均要向上游迁移3米厘至4厘米,只是我们肉眼观察不到而已。站在船上,浪涛汹涌的河水冲击着书页般的绝壁,形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两侧起伏绵延的群山是中国有名的富煤地区。远古时期,此处被茂密的植被覆盖,地壳运动使大片森林深埋到地底,经过数万年演变,再经发掘出土时,已成为乌金化石的煤。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和得以延绵寻踪的本根。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沿河而居是人类在生存面前最有利的选择,世界文明发祥地都与河流有关,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途经9省(区)长达5464千米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因沿途养育了众多中华儿女而被称为母亲河。而龙门段因大禹治水和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成为黄河文化的精髓。沿黄景观公路右侧的悬崖上,有一处人工修筑出来的挂壁台阶,据说是1000多年前北魏时期人工开凿于悬崖峭壁上的“之”字形军事古栈道。拾级而上,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古战场早已被尘封在史书的角落。倚石而立、峭壁间横冲直撞的河与出龙门后的坦荡形成极大的视觉冲力,地势决定了河不能恣意流淌,滚滚黄河在此处的变通,显示出天地间最大的智慧——短暂的妥协,才能有后期的轰轰烈烈,河如此,人亦如此。
天蓝云白,群山环绕,被河分开的两侧黄土高原上,沿河而居的人们生活习性极为相近。为了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人们在斜坡上垒石筑埂,形成梯田。梯田是高原上的人工画,是优美的大地艺术。黄土高原深邃的地貌和纵横的沟壑,在沟坡上修梯田,已不仅是地貌特色,更是丰产丰收的一种耕作方式。黄河在这里成为造福人类的幸福河。随着灌排事业发展,两岸星罗棋布的引黄灌溉工程成为粮食丰产丰收的保障,是人们捧牢饭碗的底气。
石门上空的蒙华铁路黄河大桥是贯通晋陕两省的交通要道,也是跨越两省的富裕之路。峡谷两侧的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煤炭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丰裕的煤矿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座黄河大桥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交通枢纽。当满载煤炭的列车从石门上空腾空而过,这座承载着“北煤南运”重要任务的桥梁,也肩负起国家能源调度运输的使命。
龙门渡口以下,河面陡然开阔,三三两两的游船穿梭在昏黄的河谷间,从峭石陡立的石门到豁然开朗的龙门渡口,这段美丽而神奇的峡谷吸引着众多游人,他们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吸引,为母亲河的雄伟壮丽而赞叹。
大禹治水的故事依旧在流传,挂壁天梯石壁上的刀斧痕迹在风中剥落又被重拾。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刀劈石刻的峭壁上,那群尚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古人用最原始的工具、最劳其体肤的劳作方式在石壁上努力着,日复一日,锲而不舍地一凿一锤,终于凿出一条希望之路。祖辈们用鲜血汗水凝结的每一次执着探索,都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历程。
在河流亘古不变的流程里,上万年岁月匆匆而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始终不曾改变。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不屈的精神,悄悄瓦解着高山与河流的意志,让对方不再暴戾,彼此相生相依,生生不息。
出龙门后的河水逐渐温驯,唯有裸露在天空下的山石,记载着过往的沧桑。或在山峰一侧的地质剖面处,暴露出古河床的泥沙、砾石沉积部分,或在构造应力的挤压变形和拉伸下,形成波状弯曲或丧失连续性的褶皱带。不断滑坡的山体与忽胖忽瘦的河水演绎着沧海桑田,刻画着历史厚重。夹杂着泥腥气息的风掠过中条山与黄龙山脉,所过之处,山野被蒙上一层希望之绿。古栈道上的观景台无疑是看风景的最佳点,眼前一片山高水险,页岩就像古老的线装书,记载着人与人、山与水的爱恨情仇。脚下的河翻腾着、奔涌着流过半个中国,河与山、河与人在数度较量后,彼此学会了包容,治水旅程的传奇演绎出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
倚石而立,我在想,无论这条河从远古到当下有过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无论它的将来还会演绎出多少动人心魄的传奇,大禹治水的足迹与鲤鱼跳龙门的典故经岁月沉淀,早已使龙门成为黄河上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