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里的文化
2024-08-13梅天语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那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支无锡景呀……”
我从小便长在惠山古镇旁,外有京杭运河迂回澄澈,内有惠山浜穿城而过,它的灵秀滋养着无锡的子民。
惠山古镇最出名的还属惠山祠堂群,这里供奉着春秋以来历代的仁人志士。小时候,我时常到李公祠门前转悠,流连于张中丞庙间……懵懂中,祠堂文化已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后来,我报名参加区团课比赛,选课题时,毅然选择了祠堂文化,我要将它告诉更多的人。每天放学后,我在古镇流连:注目华孝子祠,可鉴孝心,撞击心灵;仰望范文正公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拷问人心;瞻仰张明公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振聋发聩。家国情怀,盈满内心。回到家中,坐在桌前,任文字跃过我的笔尖,任思维在纸上跳跃。
赛前的周末,我又来到古镇。凝望着张中丞雕像,我的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年,望到了张中丞所苦苦追求的那丝曙光。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冲锋陷阵,大破敌军。金戈铁马,鼓声震天,寒光照铁衣,无数热血洒尽睢阳城楼……
我明白,吴文化不仅有粉黛温软的外表,更有自古以来便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的那份追求光明、自强不息、敢于反抗、不畏牺牲的精神。
我续上一炷香,转身离开,烟雾缭绕。
“我所讲述与传承的,不仅是惠山祠堂的悠久文化,更是我所热爱的博大的吴文化与深厚的家国情怀!”我站在聚光灯下,将张中丞庙的故事娓娓道来,将匿于祠堂里的,温软而赤诚,风韵倜傥而不失铁骨铮铮的吴文化传递给每一位团员,让内心的声音乘着午风,传向整个世界。“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博大而璀璨的吴文化焕发出这个时代更为耀眼的光芒,让这份坚贞不屈、舍己为国的伟大情怀永驻心中!”
演讲终了,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衰。微风又过,香火悠悠。
小作者把目光聚焦在惠山古镇的祠堂,用慧眼发掘独特新颖的写作材料。他从小生活在古镇,对祠堂文化耳熟能详,选材真实可感。行文思路清晰,立意高远,体现了当代初中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令人赞叹。
(指导教师:潘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