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道德统计数据看中美幸福指数

2024-08-13肖郎平

南风窗 2024年17期

GDP确实不代表国民生活的真实水平。中美之间,谁是世界第一,当然不能只看GDP等经济数据,还要看长期被人们忽略的道德统计数据。

在“杰克逊时代”也就是19世纪30年代,关于精神疾病、健康、贫穷、文盲、犯罪、卖淫、教育以及在押犯人等数据,时常出现在政论、统计年鉴、政府文件和道德改革报告中。这些数字被称为“道德统计数据”。

从医疗保障来看,美国过去长期有三四千万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险,随时可能因病致贫。比这更严峻的现实是,美国被医疗、制药等利益集团绑架而陷入看病贵的困境,即使有医保的中产阶级也可能因病致贫。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期间,无数人通过这场疫情发现中美医疗保障的真相。2019年12月4日,《纽约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抨击“美国医疗体系正在杀人”。盖洛普调查表明,美国每年有1500万人由于药费过高而选择推迟购买处方药,有6500万人因医疗费用过高干脆放弃治疗,1.37亿人因病面临财务困难。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奋力改变并基本消除“因病致贫”问题,疫情期间所有患者的治疗费用由财政支付。

即使没有疫情,美国中产阶级也无法保证不会被疾病彻底击垮。伊丽莎白·罗森塔尔《美国病》一书揭露,美国GDP的近1/5用于医疗保健,但效果普遍低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在美国,心脏超声图的收费介于10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间,而日本和比利时的谈判定价低于150美元。伊丽莎白·罗森塔尔近乎绝望地写道:“除非你成为那个1%,否则与医疗财务之灾永远只隔着不幸的一步之遥。买过保险、日子相对富裕的人,因为一次大病而耗光辛苦积攒的退休存款。”

无独有偶。《美国医学杂志》曾公布,2007年申请破产的美国家庭中62.1%因医疗费用过高所致,尽管这些家庭2/3有保险。

从犯罪来看,美国是世界上在押犯人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监狱大国”。本世纪以来,美国每年在押囚犯高达200多万人。美国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坐过牢,成年男人坐牢概率大概为1/5。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自由”的巨大讽刺。

从人均预期寿命来看,中国已反超美国。联合国2023年世界各国人均预期寿命显示,中国以78.2岁居第48位,美国只有76.3岁排在59位。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美国则倒退。

2023年8月9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华莱士-威尔斯在《为何美国成为一个致命之地》一文中援引CDC数据指出,从2019年至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下降近3岁,跌至76.1岁,这是自199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文盲率来看,中美逆转成为令人难以置信的世界奇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表明,2018年中国文盲率为3%,而美国是21%。作为对比,1950年美国文盲率仅为10%,中国为80%!这显然出乎全世界乃至美国人的意料之外。毫无疑问,美国1/5的文盲必然是穷人群体为主。众所周知,教育是摆脱贫困而且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这就意味着美国1/5的底层群体在阶层固化的游戏中注定失败。

中美两国国民的幸福感到底谁更强?对比上述统计数据,答案不言而喻。有人声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国民生活水平。这话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