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灾难报道的伦理困境与破局研究

2024-08-13樊雅茹刘建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0期

摘要:灾难事件因突发性、破坏性、震撼性、社会性等特征,一直以来关注极广。智媒时代,灾难报道无论是生产还是传播均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强化新闻传播时效性的机器新闻写作;使灾难报道更加沉浸与多元的VR、AR、大数据新闻等表现形式;改变新闻信息分发模式的数据挖掘、算法推荐等技术应用——展现出灾难报道更多的可能性。然而,技术嵌入也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

文章通过对智媒时代灾难报道变革的分析,梳理出当前面临的伦理困境,并提出破局方案。综合分析灾难报道的变革现状得出,智媒时代的灾难报道存在虚假新闻、缺乏人文关怀、谣言难以规制、受灾者隐私泄露等伦理问题。

文章提出人机协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存;以人为本,增强专业遵循;自律与他律结合,共同守护用户隐私;技术与人工协同,共同治理网络谣言等破局方案,旨在为灾难报道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让技术成为助力灾难报道生产与传播的工具而非阻碍。

关键词:智媒时代;技术变革;灾难新闻;伦理困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011-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2024)”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24-Y-Y-CM-015

一、智媒时代的灾难报道

2016年,腾讯网和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推出的《智媒来临与人机边界: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6)》首次提出了“智媒”概念,指出“未来将是一个‘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时代”[1]。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技术,成为驱动媒体智能化的基础与发展动因。“智媒”成为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向[2]。在此背景下,灾难报道从生产到传播均发生了深刻改变。

(一)机器新闻写作,提高报道时效性

机器新闻写作是指运用算法对输入或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自动生成新闻稿件的计算机程序[3]。机器新闻写作具有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自动化等特征,是灾难报道的有力工具。

美国传播学者菲利普·帕特森和李·威尔金斯将公众的知情需求分为知情权、知情需要和知情欲望[4],灾难新闻均包含在内。多维的信息需求增加了灾难报道的报道难度。而机器24小时待命,庞大语料数据库和报道框架的铺垫,弥补了人工短板,提高了报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例如,四川宜宾地震发生后,封面新闻的机器人“小封”及时对预警时间、预计震感和破坏情况作了图示处理,并发布了相关报道。

(二)技术赋能,多元表达增强临场感

灾难事件原因具有复杂性。传统媒体时代,信息获取与呈现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全面还原事件现场。进入智媒时代,VR、AR、3D动画、数据新闻等技术的加持,极大地增强了灾难报道的临场感。

例如,针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新京报利用数据可视化与3D动画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现暴雨原因;其推出的VR新闻则为用户营造了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沉浸式的新闻现场。

又如,2015年深圳发生一起重大滑坡事故,新华社发布VR视频《虚拟现实|带你“亲临”深圳深夜搜救现场》,展现真实救援现场[5]。

(三)数据分析,提高报道触达率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与其利益关切程度、灾难破坏性强弱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算法等技术,内容的聚合与分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媒体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大幅提高报道触达率。

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同城市的感染人数、防疫要求、隔离措施有所不同,民众关心的是周边信息,因此许多媒体基于数据分析,采取新闻推送机制,将信息精准推送给受众。

二、技术应用为灾难报道带来的伦理反思

(一)机器新闻写作,工具理性支配下的伦理隐忧

1.数据桎梏,缺乏人文关怀

机器新闻写作虽具有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自动化等优势,但也存在内容固定、逻辑简单、形式单一等缺陷。在模板化的语料与框架堆砌下,其表达方式生硬,所生产的产品是对不同数据的嵌套,缺乏灾难新闻本应具备的人文关怀。

例如,九寨沟地震后一个月,中国地震台网累计发布27条机器新闻,均围绕地震、余震数据展开。嵌入模板的稿件生产模式使机器人缺乏产出丰富信息的能力,同时也缺乏新闻工作者所具备的“人”的温度。

2.让渡新闻把关权,虚假新闻有机可乘

机器新闻写作满足的是受众“零时差”的信息需求。为了追求时效性,极易忽视内容把关。机器会为新闻披上“技术”外衣,给受众带来真实、准确的假象[6]。数据的获取、内容的生成与传递,在预先设定好的程序中运行,无法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

例如,某百度账号发布《今晨甘肃一火车撞上修路工人致9人死亡》后,21个账号均在同一时间段发布该文章,点击量达1.5万次。经证实,这是一篇由ChatGPT编造的虚假新闻。

(二)技术弊端,形式变革带来的伦理困境

1.超真实感官刺激,易造成心理创伤或二次伤害

VR、AR新闻以场景化的呈现和沉浸式的传播为受众带来临场体验,满足了当下受众对体验式新闻报道的需求。然而,一些血腥悲惨的画面会放大受众的感官刺激,可能给受众造成心理创伤或二次伤害,如“VR虫洞”运用技术高度还原九寨沟地震的真实图景,给受众造成心理创伤。

2.人为操作空间大,真实性有待验证

事实上,VR新闻对公众具有更大的操纵性和欺骗性[7]。沉浸式新闻报道场景的构建需要人为地进行环节设计与情节安排,其自身所带有的情感偏好会影响事件呈现。同时,在沉浸式的新闻信息获取环节,尤其是对灾难画面的接收来说,受众的注意力往往聚焦于场景的悲惨与灾民的苦难,这会一定程度削弱其对事实的判断。

(三)流量争夺,带来隐私侵犯与媒介逼视

灾难报道正在经历一场打着以维护新闻真实与自由幌子的权力滥用,尤其是在各种信息挖掘技术日趋成熟的当下,受众知情权与受灾者隐私权的冲突成为媒体面对的另一困境。社交媒体时代,能够轻松突破受灾者的隐私边界[8]。这就是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例如,《人物》杂志刊登的《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是在大量引用遇难者社交媒体动态的基础上,辅以亲属采访完成的报道。这种过度曝光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媒介暴力行为[9]。深究遇难者隐私细节的新闻报道,不仅会给遇难者家属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还会导致受众注意力分散,公众舆论失焦。

(四)瞬时传播,网络谣言难以规制

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的兴起,为谣言酝酿提供了温床。这些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为博眼球而编造信息,在造假技术的帮助下散布谣言,导致灾难报道难以突破谣言限制。

例如,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社交媒体上出现“全域炸大堤,牺牲卫辉、保新乡”的言论,引发各方激烈讨论和恐慌,最终该消息被证实是谣言。

此外,算法推荐也加大了谣言治理的难度。“信息茧房”会形成用户观点的极化,造成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障碍[10]。比如,算法会向老年人推送“钟南山称熏白醋能消毒空气”“李兰娟称香蕉胜过杀病毒的口腔药物”等不实信息[11],进一步固化老年群体的认知,加大谣言治理的难度。

三、智媒时代灾难报道的规范引导

面对技术应用为灾难报道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亟需探讨应对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制订防治措施,使灾难报道能够乘着技术的东风,成为报道信息、传递温暖的新闻作品。

(一)人机协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重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概念。简单来说,“工具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价值理性”强调某一行为的无条件价值,用动机的纯洁性和选择正确的手段达到意欲达到的目的[12]。

传播主体多元价值的矛盾冲击,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呈现“二元对立”局面。但以韦伯的观点来看,二者应是共存的。人机协同是为了解决机器新闻写作与新闻工作者新闻生产的矛盾而形成的一种应对措施。以目前人工智能发展阶段来看,机器自动生成的浮于表面事实的内容与新闻工作者融入环境、思考、人文关怀的深度报道,二者各司其职。人机协同能够让灾难报道从事实到情感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二)以人为本,增强专业遵循

沉浸式新闻报道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多个感官,使受众真正从“看新闻”转变为“体验新闻”[13]。新闻工作者应加强对专业能力的训练,在报道前核实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时刻谨记“形式服务内容”,以专业、客观的态度进行报道,警惕唯流量论的错误倾向,以严谨的态度生产沉浸式灾难报道。同时,不断提高新闻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展现对灾区和灾区人民的人道主义关爱,减少二次伤害。

(三)自律与他律结合,共同守护用户隐私

技术发展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要通过媒介平台的自律与法律的他律结合起来共同治理。

自律方面,要将媒介伦理嵌入算法运行中,让平台的自我监管渗透到信息采集全过程。也就是说,要发挥好平台的“把关人”角色,规范技术在灾难报道中存在的数据问题,加强对受灾者个人信息的保护,规范智媒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标准,优化人工智能推荐算法[14],使平台自律成为保护受灾者隐私的重要屏障。

他律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数据处理活动,保护了数据的安全,维护了个人信息权益,但仍存在个人隐私保护条例不够完善、隐私边界模糊等问题。

对此,国家要加强隐私保护等法律研究,让法律成为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武器。

(四)技术与人工协同,共同治理网络谣言

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辟谣成为媒体的重要任务。技术问题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媒体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信息监测与发布,通过设置关键词等自动识别谣言,利用区块链技术追溯谣言源头。同时,要增设人工审核岗位,减少谣言传播。通过技术与人工协同,共同治理网络谣言。

四、结语

新闻伦理问题一直是新闻业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技术的更迭,新闻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更重,要求也更严格。对于灾难报道来说,要分析当前报道的变化,厘清问题,探究解决方案,让灾难报道顺应技术变革潮流。

参考文献:

[1] “企鹅智酷”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智媒来临与人机边界: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6)[EB/OL].搜狐网,[2024-04-26]. https://www.sohu.com/a/119127783_488231.

[2] 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J].国际新闻界,2016,38(11):6-24.

[3] 方圆.机器人新闻的发展及启示[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2):59-61.

[4] 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M].李青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7-138.

[5] 王海尧,顾召雨.灾难报道中VR技术应用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报业,2020(16):16-17.

[6] 靖鸣,娄翠.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考[J].出版广角,2018(1):9-13.

[7] 邓建国.时空征服和感知重组:虚拟现实新闻的技术源起及伦理风险[J].新闻记者,2016(5):45-52.

[8] 徐敬宏,张剑峰.社交媒体时代灾难报道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J].新闻春秋,2022(6):64-72.

[9] 贾梦洁.新媒体时代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分析[J].科技传播,2022,14(17):62-65.

[10] 李晓华.数字时代的算法困境与治理路径[J].人民论坛,2022(Z1):64-67.

[11] 任航,贾斐然,张兴宇.新冠肺炎疫情视野下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三重困境”与应对路径[J].新闻春秋,2022(5):38-45.

[12] 曹逸楠,柳佳明.智媒时代的信息分发: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J].科技传播,2022,14(19):135-137.

[13] 刘艺梅.智媒时代灾难新闻的生产变革[J].今传媒,2019,27(8):25-27.

[14] 王晓辉.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失范乱象的法学检视与“合理化”纠偏[J].传媒,2023(18):69-71.

作者简介 樊雅茹,研究方向:媒体融合、媒体转型。刘建华,教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执行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媒体融合、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