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6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24-08-12詹之喜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维度量表

随着社会竞争逐渐激烈、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多、父母期望的提高等,当代学生面临着愈发沉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在生理上,他们经历着加速的生长发育;在心理上,他们的情绪起伏大,自我意识增强。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小学生的未来成长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他们性格、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塑造。《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因此,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研究对沈阳市某小学4—6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抽取辽宁省沈阳市某小学4—6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共计1397名学生参与。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中小学生心理调查量表,即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该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构成,共计100个项目。8个内容量表,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适用于4年级及以上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每个条目均运用“是”或“否”两点计分法,“是”为1分,“否”为0分。结果包括总分和8个内容量表分,总分大于等于65分为阳性,各内容量表分大于8分为该项目异常。在当前研究中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9。

(三)实施过程和统计学分析

为确保数据科学有效,本研究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教师和专职心理教师向学生介绍调查的相关事宜,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调查,在电脑上完成问卷。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性检验。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397份,回收1397份,回收率100%。本研究采用团体测试的方法进行,剔除部分信息缺失的问卷和无效问卷99份(效度量表大于等于8),最终有效问卷1298份,问卷有效率为92.91%。其中,男生695人(53.54%),女生603人(46.46%)。(表1)

(二)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在4—6年级中,3个年级学生之间的总体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对于4年级和6年级学生来说,男、女生的总体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而对于5年级学生来说,女生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表2)

(三)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对男女学生的得分进行t检验(student's t test,亦称student t检验),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各个维度上,除了自责倾向,女生的得分在其他维度显著高于男生(P<0.05),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男生。(表3)

(四)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对4—6年级学生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得出3个年级在总体焦虑情况之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各个维度上,各年级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量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笔者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在冲动倾向这一维度上,4年级学生和5、6年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5年级学生与6年级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总分、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这些维度上,6年级学生与4、5年级学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4年级学生和5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4)

▎研究结论及讨论

(一)小学阶段的女生比男生更易受心理问题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女生的总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总分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各个维度上,除了自责倾向,女生的得分在其他维度显著高于男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从个体层面讲,同一年龄段的女生可能比男生发育得早,青春期女生的心理会更为敏感复杂、情绪多变。从社会层面讲,女生在社会的许多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期望和压力,包括外貌、身材、学业和社交能力的要求,这些期望和压力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加重。

当然,女生与男生之间的差异,也可能是因为女生更愿意敞开自己的内心或者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而男生更倾向于展现坚强、独立性等,导致在作答问卷时掩饰情感。

(二)学习是导致小学生焦虑的首要问题

在本项研究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检出率居于所有问题的首位,这和之前的研究相同。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学习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4—6年级学生学习的知识点难度变大,他们需要做的作业量也在增多,为此他们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在学习上,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学习焦虑加重。其次,父母的过高期望可能会让自我意识还未完全形成的小学生感到压力倍增,不断去实现父母给自己制定的、难以实现的目标,如果无法实现甚至会一蹶不振。最后,许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需要在课业、考试等方面取得好成绩,这种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产生不良情绪。

(三)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差异

从得分情况上来看,在总分和大部分维度上,5年级学生的得分较高,在剩下维度上,4年级学生的得分较高,这一结果出乎意料,因为一般认为6年级学生作为毕业生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升学压力。分析原因,笔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社会竞争压力增大,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日益严重,开始让学生提前为小升初做准备,这导致了升学焦虑的提前。4年级学生和5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他们需要在保持既有的心理特点和适应新的成长需求之间找到平衡。这种过渡不仅是连续的,也是充满矛盾的,这种持续的内在矛盾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焦虑和其他心理压力。

▎建议

首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同时,学校应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与专业心理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建议。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其次,建立家校合作,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焦虑。学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作业量,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辅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家长也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校保持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充分支持孩子的学习。老师和家长应该正向肯定孩子,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困惑,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为他们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安全和温馨的氛围中学习。

再次,认识性别差异,提供针对措施。小学4—6年级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上比男生的差。针对小学女生,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开展一系列以青春期女生为主题的讲座和活动,给予女生关爱和保护,为她们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当然,也不能忽视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男生,应该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并提供体育、艺术等多样化的情感释放途径。在日常教育中,也要注意避免将男生与“男子气概”这一传统的刻板印象联系起来,应鼓励他们展现真实的自我、享受情感表达的自由。

最后,了解不同年级的特点,定期评估调整。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压力情况,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支持。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可以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以更贴近学生的需求。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游戏和趣味活动,以轻松的方式传递心理健康知识;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技巧。这种针对不同年级的调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维度量表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人生三维度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