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师工作站简介
2024-08-12许红敏
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陶老师工作站,即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是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关心与支持下,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南京晓庄学院承办的,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危机干预的公益性专业机构。
陶老师工作站正式创建于1992年,陶老师热线“96111”是全国第一条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热线。2004年,陶老师热线“96111”从一条热线发展成为综合化的心理服务中心。2010年6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在此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并赋予指导协调、业务培训、经验交流三大功能,在全国推广陶老师工作站模式,指导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经过多年发展,陶老师工作站现已成为集热线、面询、流动服务、危机干预、督导、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立足南京、辐射全国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公益服务机构。为创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城市新模式,南京市教育局在12个区设立了陶老师工作站区级分站,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覆盖广的市域心理健康服务网络。2021年10月,为支持西部发展,在南京的援建城市西宁成立了陶老师工作站西宁分站。
工作站的工作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大系统。直接服务主要采用“7+1”工作模式:24小时热线电话“96111”(图1)、QQ(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咨询、面询、微博、微信、邮箱、流动服务和危机干预,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健维护系统。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家长讲堂、暑期心理夏令营(图2)和工作站开放日(图3)等科普宣教服务形式。间接服务主要是建设服务师资的保障系统,包括学校德育心育干部、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师、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心理工作志愿者的培训与督导;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等队伍建设工作。
工作站主要采用专职人员加志愿者服务模式。目前,陶老师工作站共有专职咨询师26人,另有志愿者195人,均具有心理咨询师相关资质。为促进志愿者的专业成长,陶老师工作站建立健全系列培训和督导制度,形成了较为规范和高频次的案例研讨和督导氛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的江苏省督导点、中小学分点就挂靠在陶老师工作站,所以陶老师工作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资质认证的条件。同时,陶老师工作站为南京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的驻会单位。
截至目前,陶老师工作站共接待面询5万人次、接听热线20万例、危机干预600多例。近年来,危机干预工作与公安系统、妇联系统、民政系统均开展了协同联动的合作关系。“陶老师”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进电台的项目有上百例,将心理健康的理念与技能广泛传播,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微博开展科普宣教服务。每年接受新华社、《光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的教育类、访谈类节目的采访有50多次。开放日、家长讲堂、暑期夏令营、科普巡讲等活动面向社会定期开展,每年总服务约50万人。
2018年,在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陶老师工作站成为南京市六大重点新型智库之一——“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围绕党和政府关心的社会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各类社会调查,撰写资政报告,多次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2022年,进入中国智库索引。2019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研制全国地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标准。2022年,申报的课题“关爱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支持系统构建研究”获批江苏省教育科学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招标课题。2022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开始研制南京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具,并在全市推广使用。2023年,参与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研制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工作。
工作站的工作成效及团队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曾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品牌等政府荣誉称号,共计50多项,连续被中国心理学会质量评估体系评定为“最专业可靠中国心理热线”。
新时代,新任务,新作为。陶老师工作站将继续秉承“公益精神、专业精神、职业精神”,扎实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工作。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引领同行共同追求高质量发展,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