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赋能中小学德育数据可视化、个性化研究

2024-08-12赵文朝

中国电化教育 2024年7期

目前,大数据技术是数据、技术、思维、方法合而为一的“集大成者”,在中小学德育情景设置和推动中小学德育系统创新变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把握新技术变革和顺应社会潮流,既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中小学德育创新发展的工作需要。结合大数据的属性特征,将其独特思维和先进理念应用于中小学德育,可以获得强大动力和数据支持。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中小学德育挑战和机遇的解读,解构大数据赋能中小学德育数据可视化及个性化的逻辑范式,分别在多个层面给出了可以实现的路径,认为要通过大数据赋能转变德育理念和工作方式,在推动中小学德育向可视化及个性化方向发展中,释放巨大价值和拓展出广阔前景。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大数据逐渐发展成为中小学德育的新阵地,在德育时空、内容、形式等方面,大数据赋能的中小学德育范式正在确立,极大推动了立德树人任务的全面落实。郑明祥编著《活力·幸福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高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版)一书以科研兴校,文化治校、立德树人、办学个性化、教育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等方面,全面构建义务教育学校高效的管理模式,这些做法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独特的思考和做法。

在大数据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依旧面临着多重挑战。在学校管理层面上,《活力·幸福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高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一书第二章阐述了如何构建学校文化,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态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中小学生的个性诉求,使其在崇尚自由和彰显自我中让天性得到充分释放,但由此而来的海量讯息中参杂着数不胜数的“垃圾信息”,极易在中小学生群体中让道德相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盛行起来,而这势必会稀释德育说服力和凝聚力。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让看似随机实则极具针对性的信息,可以精准地传递给中小学生。长此以往,势必会让主流观念和主流话语权式微。如果受到了数据裂变式增长和信息泛滥的双重影响,中小学德育数据实际将“失控”,德育话语权也会处在“祛魅”的危险之中。虽然,大数据的出现让中小学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新情况问题和挑战,既要在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上做出调整,也要构建其与之相适应的新德育格局。但是,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其个性越来越突出,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思想和价值引领,能够收到理想效果。比如在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方面,大数据赋能的中小学教师的权威性会有所增强,有助于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让教师可以全面、全过程量化和观察学生,确保中小学德育数据更加精准、德育实践更加有效;还能让德育数据更加真实和有针对性,在大数据赋能下中小学德育教师可以更加准确把握学生个性特点、行为偏好,系统把握学生状态,通过及时调整德育内容和优化德育方法,能够让学生获得为其“量身定做”的德育方案。

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可以将德育内容以更为直观甚至立体化的音视频符号加以呈现,极大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这对落实德育政策,优化德育体系,提升德育水平等大有帮助。比如,通过大数据技术为中小学德育数据可视化提供支撑,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结合新媒体、融媒体、智媒体等工具,为中小学生进行“精准画像”,将其学习和生活以可视化的虚拟场景展现出来。尤其,该书第四章指出,作为校长必须要坚守教育初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生,锻炼中小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能力,确保教育方向不偏差、教育内容不偏离。为此,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庞大德育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分析、研判、测评,对中小学生的生理状况、社交和情感、性格和行为偏好等进行数据化解构,并在传统德育方法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其个性化的逻辑范式为:1.德育数据个性化的形成逻辑——重点解决传统德育的认知问题和应用难题。将大数据应用到中小学德育实践当中,能够让德育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诉求,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德育数据加以挖掘和分析,让德育活动的开展呈现出全方位、动态化、持续性的特点,并由此实现大数据赋能的个性化德育。2.德育数据个性化的理论范式——以大数据为中小学生进行“精准画像”。大数据时代的中小学德育要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在挖掘数据和利用数据中,让指向学生的德育工作能够与时俱进,让面向立德树人的德育实践及时跟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日常行为和管理服务等,获得更多公开数据,对中小学生的德育诉求以精准掌控。另外,该书重点提出的立德树人、育人全程化中,阐述了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中小学得以创建主题更加鲜明、针对性更强的德育平台,开发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主题网站,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让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时效性,能够极大凸显育人效果。

为了让德育教师动态而准确的掌握中小学生的学习诉求,需要针对其提出的问题、个性特征、成长规律,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开展数据收集,尤其要重点收集可用于德育可视化的数据,为德育数据可视化实践奠定基础。在收集德育数据的同时,按照立德树人要求和德育工作指标,设定德育数据可视化总目标,并将其分为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多个子目标,然后借助大数据技术启动聚类算法,划分中小学生的德育水平为不同等级,在搭建了分类体系中对其进行初步可视化呈现。中小学德育教师要将筛选后的数据作为实验对象,在大数据支持下开展实验操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说明,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德育数据进行展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必要情况下,要针对中小学德育数据特征,借助APriori算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改进,完成对中小学德育数据可视化的验证。德育教师要结合德育数据分析结果,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行为进行数据关联,借此发现德育工作对中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助力中小学生成长成才。《活力·幸福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高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一书指出,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要抓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机遇,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家校互动等新的模式,提高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效率。首先,搭建面向中小学生德育数据个性化的应用和实践平台。在中小学生建立针对德育教师日常交流、数据管理的信息系统,便于对德育数据进行挖掘和加工,并借此组建起德育数据个性化应用分析平台。德育教师要从中小学生的个性化诉求出发,结合他们在德育学习中的表现和实践内容,为其进行“数据画像”,为德育数据个性化奠定基础。其次,按照德育数据构建面向中小学生的个体分层机制,在不同维度不同环节上对中小学生德育数据进行分类分层处理,实现德育内容定制式、德育数据个性化。第三,借助大数据开发个性化的德育资源。德育教师要把中小学生划分成异质化小组以提升德育效果,并在开展个体互助与“私人定制”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在德育数据个性化中的作用,并借此调整育人体系设计以实现精准德育教学。第四,在大数据赋能下创新德育数据个性化范式。德育教师要结合中小学生个性发展诉求及其多元维度,在大数据支持下搭建起德育资源平台,针对不同个体开展资源“智能推送”,全面激发其积极性、主体性,实现中小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最后,结合《活力·幸福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高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一书,全面构建义务教育学校高效的管理模式,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以大数据赋能中小学德育。在实现德育数据可视化、个性化的过程中,借助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在线学习平台等,继续营造有利于“大数据德育”的良好环境,助力中小学德育时间更自由灵活、德育空间更开阔开放、德育渠道更多种多样。1.遵从“人机共教”的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提升中小学德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层面充分释放相对于大数据的个体优势,在观照社会变迁、解读时代进步、结合学生诉求中,积极有效应对德育工作的新挑战,更好满足当代中小学生思维活跃、观念开放、个性独立、价值多元的特点。2.面对当代中小学生猎奇心理强烈、质疑和挑战权威愿望高的事实,中小学需要改变理论宣讲和道德训诫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以及相关主体的价值属性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塑造,按照大数据时代中小学德育数据可视化、个性化的要求选取差异化的教学范式,将德育服务真正落到实处。3.在大数据赋能中小学德育的问题上,要致力于为因材施教营造积极条件,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数据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功能,在准确获取了中小学生个体数据后进行“数据画像”,让德育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更强,为数据可视化、个性化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如对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编号:JCJYC19261349)开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