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2024-08-11韩春虹阮云峰

科技风 2024年22期

摘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构建契合新文科理念的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是创新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分析新文科建设对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城市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构建新文科理念下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进一步,基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主体层面提出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新文科;城市管理;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同样也面临新技术理论和新方法的全面涉入[1]。2016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新文科的内涵是学科共生体、学科集成体、学科功能体,是以文科自身专有学术、学问、知识为立基点,重点是建设新专业或新方向、探索新模式、建设新课程和构建新理论[2-3]。在新文科内涵实现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代需求,亟须创新与之相对应的新型教学模式。

城市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兴专业,涵盖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等学科领域。由于以城市这个复杂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城市管理专业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了应用性强、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等特征。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人口、城市规划等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实践中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还存在教学体系单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4],严重影响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在城市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充分把握新文科内涵,借助于新文科建设契机培养满足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分析新文科建设对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构建新文科理念下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并提出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一、新文科建设对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新要求

在科技发展浪潮中,“新文科”之新在于新科技与文科学科内涵的交叉融合和传统文科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破[2]。对于城市管理而言,有效的城市管理同样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缺乏技术的城市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通常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城市管理专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找准专业发展的科学定位。故本文将立足于新文科理念,主要从以下方面提出新文科建设对城市管理专业教学的新要求。

(一)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由于城市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城市问题的有效处理依赖于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城市管理。当前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课程考试的方式来判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运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毕业生不仅缺少城市管理相关领域的经验,而且缺乏对该领域专门技术的了解与运用,未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的需求。新文科教学理念要求城市管理专业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多学科的知识架构,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能力,能够熟悉城市管理对象以及把握城市的特点和变化发展规律[5]。

(二)课程建设的新要求

目前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过于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忽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为核心的工科课程设置比例,轻视制图软件等技能性课程的课时比重,各课程之间的融合性、通达性不强,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不足,从而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城市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当前,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制图等新技术在城市交通设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城市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整个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亟须围绕新文科理念,对城市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和优化,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框架,更加注重学科交叉知识体系的构建,适当增加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比例。

(三)教学方式的新要求

就城市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而言,目前教师对于相关知识的讲解主要局限在课堂,以传统的讲演式为主,缺乏问题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大都是通过课堂上抄笔记、期末考试背笔记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而自主分析及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则明显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模式正在普及和推广。为了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城市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以及为了与新文科建设的理念相匹配,城市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亟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推动教学方法向多元化转变。

二、新文科背景下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分析城市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基础上,将以核心能力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课程建设的方向和以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为教学方式,构建城市管理专业新的教学模式。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

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新文科同样力求树立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6]。为了使构建的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符合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将充分考虑新文科理念下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根据佟瑞鹏等[7]的研究,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个体效能、知识能力、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以五大核心能力为基础,结合社会对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新文科理念,本文将围绕思考分析能力、创新应用能力、道德素质能力来分析新文科理念下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第一,思考分析能力。城市管理是一项涉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管理活动,社会对城市管理人才的能力需求是既要懂管理知识又要懂实际操作,而思考分析能力不仅可以体现出学生对城市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可以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第二,创新应用能力。当前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城市管理的内在动力,创新应用能力是新文科背景下城市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创新性思维是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能力的内在体现。这就要求在城市管理专业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将创新性思维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第三,道德素质能力。道德素质能力是学生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城市管理专业学生无论是从事城市管理理论研究、城市管理具体实务,还是城市管理技术等工作,个体素养、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是城市管理专业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能力要求。

(二)课程建设的方向

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关键。城市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向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执法、城市市容环境、城市社区服务等具体实务部门,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及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建设应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方向,通过文科、理科和工科相结合,实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强调跨越学科界线,整合学科资源,充分利用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来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新文科背景下,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主要涵盖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课程等四大教学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系统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系统突出专业知识的理论性和应用性,注重学生对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城市文化事务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等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课程教学系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素质课程教学系统强调培养学生个体效能,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上述四大教学系统有机融合,既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又符合社会对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三)教学方式的构成

在新文科背景下,城市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应强调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法的融合,与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真正将专业知识内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城市管理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专业,课堂教学旨在系统性地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课堂教学过程通常是学生获取和积累知识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应当加强案例和情境的运用,将具体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将具体场景展示给学生,提高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关联性,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十分必要。网络化教学方式具有多样化,包括视频讲解、线上答疑和互动讨论等,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学习资料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课下学生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预习和复习专业知识[8]。因而,网络化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课堂和网络教学,还需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城市社区服务和城市管理实践中来,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新文科背景下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新文科理念的融入对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教学方式的构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一步,将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主体层面提出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路径。

(一)学校层面

第一,优化城市管理专业教学师资队伍,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水平。既要积极引进城市管理专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要充分挖掘学校内部院系教师资源,跨越院系之间课程教学的界限。根据城市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把学院外部专业对口的教师引进到城市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来,一方面实现学校内部教师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更好地实现文科、理科和工科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避免文科教师教授理科内容的现象,降低教学效果。第二,搭建好教学和科研平台,激发教师教学和科研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教学比赛、教学公开课、教学研究项目等活动,加大经费支持,引导教师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实现教研相长。第三,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校企间和校政间的合作。积极与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等具体实务部门建立广泛联系,创建学校与实务部门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城市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项目中增长知识才干,提升就业机会。第四,重视城市管理实验教育,搭建高层次城市管理实验室。通过建立育人平台,提升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事务性能力,同时通过加强通识课程教育、拓宽学生辅修专业自由度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发展潜力。

(二)教师层面

专业教师在课前需投入大量精力认真备课,不仅要阅读相关专业教材,而且要研读国内外城市管理类权威期刊论文,掌握城市管理最新前沿动态,提升自身对理论架构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城市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具有复杂性特征,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融合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规划学等多学科知识,并针对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课堂提问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扩宽学生的思维范式,加深学生对城市管理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着重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处理城市这一场域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课后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明晰城市管理专业的内涵以及明确考研和就业方向,提高学生对城市管理专业的热爱和认同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塑造,通过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应用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三)学生层面

第一,强化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鼓励学生上课前通过自学方式,事先了解城市管理课程内容的主要脉络和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及时消化吸收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点;督促学生课后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第二,驱动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向多元化学习方式转变。针对一知半解的知识点以及感兴趣的课程,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视域。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城市管理大学生实践与创新大赛等活动,如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安徽省高校“模拟政府”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提升综合素质。第三,确立学生在专业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钻研探究的能力,融入城市管理课程教学中,以推动城市管理专业人才主体性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马费成,李志元.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6):4-15.

[2]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4-8.

[3]龙宝新.中国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向[J].南京社会科学,2021(1):135-143.

[4]王昶.城市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化路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探索[J].中原工学院学报,2021(1):90-94.

[5]钱玉英,钱振明.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84-87.

[6]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52-59.

[7]佟瑞鹏,马晓飞,栗婧,等.新工科理念下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6):140-145.

[8]顾永红,王心雨.新文科背景下的“以本为本”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分析[J].社会工作,2020(4):87-9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新文科视域下公共管理类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2022jyjxggyj311);安徽建筑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西方经济学上》(2022kcsz02);安徽建筑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文科视域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23jy16);安徽省教育厅新时代研究生线上示范课程《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2023yjsxssfkc022);安徽建筑大学精品线下开放课程《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2019kj03)

作者简介:韩春虹(1989—),女,安徽庐江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