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

2024-08-11杨丽娟杨向东任磊

科技风 2024年22期

摘要: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是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文章通过梳理我国活页式教材的建设历程、分析当前教材建设中的两大问题或盲点,从宏观视角提出了高职活页式教材“一专二基三素养”的建构模型,也从微观视角探讨了教材具体内容的建设思路。文章展望了活页式教材下一步建设的方向,即纸版教材与线上教学平台相结合,发挥数据的力量,课程内容与创新创业、课堂思政、职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活页式教材;高职;胜任力;职业发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2019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要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再次指出,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相关政策指导为建设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研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思路。新型活页式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研发背景

我国对高职教材的开发已有较多成果,如近年来的立体化教材、数字资源等,内容和形式都日渐丰富,但本质上并未摆脱传统“知识讲授”的框架,理实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今天的行业认知与技术日新月异、学习者资源极度丰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传统教材的弊端逐渐显现。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研发虽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些盲点亟待关注。如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设置比重仍不明确、对“冰山水面以下”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校企双元”的教材研发不够深入等,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促进作用不足。

二、高职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建设

在上述对高职活页式教材已有探索成果和问题、盲点的综合分析后,笔者梳理了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理念、整体架构和微观内容设计。

(一)编写理念

1.逻辑选择:职业特质逻辑

马桂香等认为,我国职业教育教材主要有三种编写逻辑:学科知识逻辑、职业行为逻辑、职业特质逻辑,而后者是当前职业教育教材最先进的结构设计[1]。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情境性”特色尤为鲜明,因此,教材编写需要跳出传统的“章—节”式学科知识体系,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作为框架,采用“项目—任务—能力”式组织体例,融合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符合职教特点[2]。基于职业特质的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大视野”,即职业思维、职业精神、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还要有“长计议”,即职业规划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课程思政”“‘1+X’证书模式”“专创融合”“生涯探索”等事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元素。

2.属性设定:学材

新型教材的“新”必须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材转变为“学材”,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记录他们的成长,成为学生能便捷使用的发展工具,赋能他们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就像认知科学家西蒙指出的,教育更应该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认知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视角、确定方案的思路、动手操作的能力等。活页式教材应“授人以渔”,有序培养学生的计划能力、归纳能力、工作能力、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突出学材的功能,设计工作单、学习记录单、学习反馈单、自测单、评价单等内容,突出学习轨迹,提高学生使用教材的频率和效率。

3.迭代思路:最小单元化,快速迭代

活页式教材的“活”必须是内容的“活”,即不断纳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做到始终能让行业最新资讯和前沿技术进课堂,使课程与时俱进,常讲常新[3]。这势必要求新型教材能做到快速迭代,一改传统教材开发周期长、使用时间久、部分内容陈旧的劣势[4]。

4.质变关键:技术加持

尽管新型活页式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材料选择、开发与迭代进度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加持,则依旧无法取得质的飞跃。利用信息技术,一方面,指新型活页式教材与慕课、论坛、在线作业等相配合,弥补纸版教材的不足;另一方面,指教育全过程都要依托数据,这一点更为关键,数据包括学习过程记录、任务结果产出、能力测评、职业规划方向等,通过数据记录和分析,精确匹配学习和实践内容,赋能学生自适应学习和发展,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整体架构:“一专二基三素养”模型(见下图)

(1)一专,即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培养,这是课程和教材编写的主线;二基,即职业技能培养的两个基础。

第一,校企双元培养,解决“标准”的问题,重点在于设定“育人接轨用人”的培养目标。教育本质上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需要贴近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为此,学校必须通过访企拓岗、校企合作等方式,双元合作开发[5]。第二,信息技术加持是解决“效率”的问题基础。传统纸版教材既难以直观示范操作流程,展示工作场景,也难以追踪、有效分析教学数据,记录教学轨迹。因此,新型活页式教材必须与数字化内容密切配合。比如,在课前、课后学习中,通过教材中的二维码,链接到慕课、测评量表、情景展示、操作动画、虚拟仿真等,作为教材的补充。

(2)三素养,这是赋能学生“终身成长”、实现从“静态人岗匹配”到“动态人岗匹配”的关键。一是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教育、劳动教育等课程思政内容天然地与教学融为一体。二是创新创业素养,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创业者开拓奋斗的精神和方法。三是职业素养,即岗位胜任力,主动获取学习者的毕业流向调查或测评、就业竞争力测评、不同行业或职业的具体岗位胜任力测评的数据,特别是针对他们主流岗位、普遍薄弱的环节,设置相应的胜任力教学、实践内容,“两条腿走路”。

“一专二基三素养”模型图

(三)微观内容设计

1.“项目—任务—能力”理念下的三级目录设定

一级目录依据相关岗位典型工作过程设置,包括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拆分出典型的项目,并按教学逻辑做出平行、递进或包容的项目顺序排列。二级目录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六要素(对象、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成果)设计教学任务。三级目录突出“能力本位”设计,即通过教学任务的实施步骤(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工作方案、实施方案、检查评价),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如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2.学习元素的安排

活页式教材提供给学生特定职业能力养成的路径,三级目录的内容设置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工作指南,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力的养成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此理念下,学习元素可以按照“学习目的—目标—任务导入—任务资讯—任务实施—同步测试—技能训练—任务考核评价—作业”的流程进行编排,将任务学习与实操过程中记录、撰写、考核、小结等必要环节内容整理为工作手册,更适合于教、学、练、考、评、赛一体化教学组织。

学习目的——学生认知过程的出发点,契合“思维黄金圈”的“先思考为什么”的原则。学习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完成本任务学习后,自己会具备哪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哪些任务要求自己做好什么样的能力准备,从而建构起认知心理的初始条件。

学习目标——描述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意、认知和行为的变化,即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因此,学习目的需要分模块、分层次,且强调“可评可测”的产出。学习目标结构要完整,分为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个模块。

任务导入、任务资讯、任务实施、同步测试、技能训练——这些构成了“任务”环节。以“兴趣探索”任务为例,从“白日梦”“偶像”等切入话题(导入),通过有趣的现象或者问题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乐于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展开自己直观、大致地分析,形成未经验证的初步结论。这样学生在接下来接受相关背景、理论(任务资讯)时,就更有主动性和针对性,从而充分理解即将要实施的任务的目的、原理和注意事项,熟练、合理地运用任务执行的工具、思路、方法等(任务实施),产生具体成果。

任务考核评价——主要由“能力要素评价表”和“评估任务进度表”构成。新型活页式教材不仅需要列出本模块所要求的能力要素,也要提供清晰、易操作的评价标准,帮助教师和学习者客观、准确、便捷地评估教学和学习成果。新型活页式教材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呈现评估学习成果的日程安排,赋能学生根据评估时间节点的要求,完成自主学习计划的制订,并通过不断训练这种方法,点滴提升学习者的规划和进程管理能力。

作业——活页式教材的作业应该告别原有的学科特征,如设置填空、问答、判断、选择等不同题型,而应该促进学习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反思实践,以报告、方案、作品等类型来呈现。结合学习者的潜在困难、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路径或样例示范,允许学习者集体讨论、查阅资料、寻求指导,创造“通过一切可能途径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通过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提升学习者分工协作、进程管理能力等职业技能。

除此之外,活页式教材还应灵活设置“功能插页”,聚焦在学习方法、学习总结、新旧知识串联、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图等,以便学习者自主学习,并由此提高其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活页式教材继续创新的方向

高职新型活页式教材的探索、发展应该朝着“两融合”的目标持续优化创新。

(一)教材与线上教学平台相融合

动态发展,即将教材与线上教学平台打通,追踪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除了将课件与多媒体材料上传线上教学平台以外,关键在于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测评量表、课堂活动等内容嵌入平台,实现操作的在线化、云端化,留存学生测评、实践、评价、作业、实训环节当中的学习过程关键数据,从而及时、准确地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强项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本人和教师有的放矢,采取干预措施,调整学习策略和节奏等。

(二)教材内容与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如上所述,高职教育不仅是岗位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是通过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方式塑造从业者的职业特质。这就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来的编写团队中,不仅有专业课教师和来自社会企业的顾问,也应有思政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职业生涯发展导师的深度参与。在课程和教材中,结合具体项目和任务,融入相应的能力、素养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以专业技能为载体,培养道德、创新创业、胜任力的素养,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建构起“一专二基三素养”模型,赋能高职毕业生将来在岗位上有意识、有方法、有能力不断精进,终身学习提升。

结语

当前高职教材所存在的典型问题亟须解决,如教学内容陈旧、不重视教材建设、缺少教材研发体系等。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研发是高职院校落实“三教改革”的重要一环,事关教学质量的提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需要校企通力合作,以职业特质为逻辑,将教材转变为学材,将学习内容化整为零,以最小单元进行页面内容设计,以便课程快速迭代,与时俱进,常讲常新。新型教材要想实现质的飞跃,必须依托信息化技术,让纸版材料与线上教学平台密切配合,既有数字化内容的学习,更有测评、学习、实训数据的记录,便于个性化分析学习者的基础、优劣势,为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基于职业特质的教材研发逻辑也需要教材在顶层设计时,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一专),以校企双元培养为标准、信息技术加持为保障(二基),融入职业道德、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等与今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素养内容(三素养)。未来活页式教材必然会与信息技术和“冰山水面以下”的职业发展素养更广泛紧密地融合(两融合),不仅为学习者铺设测评—学习—实训—评价的知识技术实践能力提升路径,更通过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终身学习、创新、职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赋能他们始终在职业发展中保有驱动力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桂香,邓泽民.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40年综述[J].职教论坛,2019(10):57-64.

[2]蔡跃,王偲,李静.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特征及开发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1):88-91+96.

[3]黄河,杨明鄂,旷庆祥.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及建设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2):99-103.

[4]何平,吴振宇.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探析——以《药品注册管理》课程为例[J].成才,2022(12):79-80.

[5]散晓燕.1+X证书制度下高职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特征、价值与设计[J].教育与职业,2021(11):93-97.

基金项目: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全程化就业指导信息化教材与活页式辅助教材(工具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C21032)

作者简介:杨丽娟(1983—),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就业教育、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