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康复专业有关劳动教育的剖析

2024-08-11李慧高建业张伦辉王虎军

科技风 2024年22期

摘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特色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且面向卫生和社会行业等的康复技师,然而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仍然存在少部分高职学生表现出劳动意识淡薄,责任意识减退的现象[1]。结合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进一步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已经成了当前的重点教学任务。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对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进行剖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康复;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劳动素养(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专门设置的,旨在通过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课程。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并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同时《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中同样提出设置课程时,要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可以看出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之当今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对于社会而言,对就业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成为高职院校培育适应性人才的必然发展趋势。各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尤其注意劳动教育的融入,但仍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及实施效果不明显等现象出现,尤其是对于康复治疗技术这一新兴专业来说,有关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相对较少,取得的成效也没有预期中的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探索出适合自身院校专业发展的实施举措。

1 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教学现状

1.1 高职院校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基础力量薄弱

目前,全国各地区高职院校已经深刻领会到学科建设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关于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措施,由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新兴专业,因此,劳动教育在其康复专业领域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未将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体系的组成部分,没有探索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路径,也未构建出劳动思想教育、劳动知识技能与劳动实习实训的劳动教育体系[3]。对于多数高校而言,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开设时间短,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尚未成熟,过多地把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放在专业课本上,劳动教育内容少之又少,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不管是从学时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会有一定的缩减。加之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多数存在过于形式化的问题,并未真正领悟到劳动教育的意义,从而阻碍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

1.2 教师对于劳动教育定位不明确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当今高职康复类专职教师对于知识的教授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的社会工作,加之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层次分布不均匀,对于劳动教育的认知程度也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专业知识教育要远远大于劳动教育,并要求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再去考虑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从未思考过在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融入劳动思想教育目标,从而导致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受到限制。教师思想认识的转变成为有效发展劳动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1.3 劳动教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缺乏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显得尤为突出,医德医风也是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针对各专业学科相继开始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展现。由于康复专业为新兴领域,课程体系尚在完善发掘中,劳动教育课程思政的体现往往还局限在锻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阶段,内容形式单一,并未挖掘出较深层次的含义,使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兴趣减低,缺乏创新,学生积极性下降,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劳动教育就会丧失信心,失去热情,就更不要提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收获了。除此之外,在劳动教育中如何巧妙地、润物细无声地融合思政内容也是非常值得去思考的。

1.4 学生劳动意识不强,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

在互联网时代,小视频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学生辨别能力不高,对于铺天盖地的信息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因此容易出现错误的价值观。

1.5 校内劳动实践路径缺乏,校外校企合作劳动场所单一

学生在学校内集体劳动路径主要以打扫宿舍卫生和班级卫生为主,而校内组织的其他有关“劳动”的活动,例如志愿者服务、校园环境卫生、校园勤工助学等均呈现人员数量有限,且多数都是从学生会干部中选择,这就大大降低了其他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除此之外,为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发展的需求,各大高职院校相继开展校企合作,但劳动教育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一方面由于企业合作项目有限,均只在校外可以进行临床康复实践,校内缺乏学生实际操作场所,使得学生在学习完理论课后无法模拟医院、企业等场所进行临床康复实践,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能力,导致学生职业认同感低。另一方面由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如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矫形等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其高校合作的医院、企业中并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职业需求,导致学生对其感兴趣的职业方向中的相关康复技术无法切身体验实操,从而学生会出现厌烦心理,劳动能力减低。

2 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针对劳动教育实施的建议

2.1 重视劳动教育,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并不是任何劳动都能教育人,只有那些按照教育原则组织的、作为教育过程总的体系的一部分的劳动才有教育意义[3]。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劳动教育纳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构建规范化、完整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增强专业认同感。可先在原有的劳动教育教学规划上进行进一步完善,设计出劳动教育教学大纲,并配备与之相对应的评价办法、考核办法,用以检测学生在劳动课程中的劳动水平。其次,各高校在设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课程大纲时,也应着重体现劳动教育的融入,包括该专业课程中关于劳动教育层面的具体实施方法、内容等,使劳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

2.2 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劳动素养

教师的文化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4],早期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大多数相对来说不是很专业,在他们身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他们大多数对于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标准、产教融合模式不熟悉。因此在刚开始建设劳动教育课程时,应与外请康复兼职教师一起共同拟定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加强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解,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按照规划,采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入医院、企业临摹、观察、见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了解康复治疗师的工作性质和过程,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应在校内定期开展针对提高教师劳动素养的专题讲座以及劳动实践,学习相关劳动教育知识,并将教师的劳动素养纳入每年考核的范畴,从而督促教师自身要重视劳动教育。此外,还应争取每位康复教师与其他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跨校交流,吸取其他学校康复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的经验,总结出适合自身院校的劳动教育手段,这样会更有利于劳动教育的传播。

2.3 加强学科融合,创建思政教学团队

在康复课程中,不同种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也存在差别,由思政教师带队,组建康复专业劳动教育课程思政挖掘团队,旨在全面呈现出每节劳动教育课程中思政元素,团队内部实施可以将康复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中的思政元素与劳动教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在一起,共同挖掘出更加富有内涵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康复治疗技术是唯一一门与其他各个医学领域都有联系的专业,因此,应鼓励各教研室内的骨干专业教师,去组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团队,以每学年为单位共同研讨如何将劳动教育等思政元素巧妙结合,并在下一学年加以实施。

2.4 校园文化与劳动文化并重,多渠道改善学生劳动观

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建立具有特色的校园劳动文化。可以分阶段地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开设专业化劳动社团、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班级值日、宿舍卫生管理等。可通过贴海报、播音等方式积极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摒弃懒惰、享乐思想,主动参与到我们的劳动活动中。借助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理论知识,体验劳动活动,提升个人劳动素养,并鼓励学生创建自己的劳动格言,时刻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培养崇尚劳动、诚实劳动、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5],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培养良好的劳动精神。提高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实行阶段性考核、学期终末考核制,阶段性考核不限制次数,做到时时监督,使学生重视劳动教育课程。

2.5 劳动秉承多样化原则,实现校内校外共同发展

首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将义务劳动纳入其中,让学生自觉加入校园环境保护、食堂就餐监督、宿舍内务管理等工作,使学生实现自我劳动价值,增加劳动意识;其次,可开设校园志愿者社团,吸纳校园内愿意承担志愿服务的同学,不定期地组织相应人数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志愿活动,并不定期地组织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普及类知识讲座,既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又扩大了校内外劳动教育的影响力。在校企合作方面,高职院校应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发展方向为导向,去寻找与之契合且可供实践的企业,挖掘康复专业理论实践与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可及时根据不同企业、社区、医院的需求来修订劳动教育和康复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使得学生所学内容与其职业要求能力接轨,符合社会职业需求。就康复专业而言,应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加强与医院、企业之间的沟通,可派当地康复行业专家进校园开讲座,讲解康复前沿知识,着重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地,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可以使学生了解今后大致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切身投入今后的工作中,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真谛,体会劳动的价值,保持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创建原始教学资源的平台,通过录像、拍照等教学手段,教师留存珍贵劳动影像,获取真实康复类教学资源,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难点,方便教学,也让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在实践中对于劳动的理解,为下一步开展校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劳动,每个人都应该培养“终身劳动”的意识。处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亦是如此,要想发展劳动教育,就必须掌握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才能探索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而劳动教育的改善对于学生、教师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都是尤为重要的,要想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就必须要依赖于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自身的劳动素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的提升,以及产教融合、校企之间的合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地改善劳动教育的现状,将劳动教育彻底融入整个教育教学中去,培养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为一体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俊瑜.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研究——以贵阳幼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文教资料,2017(10):189-190.

[2]董灿兴,徐凤杰,丁银花,等.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农业专业学生劳动教育有效教学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35):50-51.

[3]耿乔.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46-47.

[4]马善云.南通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0):67-68.

[5]嵇娥,唐伟.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34):63-65.

作者简介:李慧(1994—),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助理讲师,主管康复治疗师,研究方向:康复治疗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