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优化排片的策略
2024-08-11余熙
【摘要】影院排片是指影院根据观众的需求和电影的播映权安排电影的播放时间和顺序的过程,是影院经营的重要环节,看似机械化的步骤,实际上暗藏玄机。合理的排片策略能够确保影院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对提升影院收益,树立品牌形象,乃至整个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结合灯塔提供的影院分布数据、经营数据、影片票房数据等,结合此前工作经验,分析影响排片的具体因素,探究合理有效的排片方法,实现影院票房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档期排片 每日排片 票房 排片要素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信息:在某一院线电影路演时或影片票房偏低、排片量不如预期时,电影的主创人员在线下路演现场或是线上喊话影院,希望影院多给予排片量。但是影院对于影片的排片是否真如这些主创人员喊话的一样,随意自由调节呢?下文将从影院的排片目的、排片步骤、排片影响因素这几个维度分析影院排片依据,并提出对应的排片技巧,辅助现阶段影院优化排片。
一、排片的目的
(一)为顾客提供优化服务
影院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是优先考量的评价标准之一,影院服务质量体现的不仅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更体现在各种软硬件设施上。影院作为以放映电影为主营的场所,排片质量也是服务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好的排片不仅可以实现客流量的增加,更能为影院长远运营打下坚实基础;相反,刻板或随意的排片除了很难拉动客流量,也会给顾客留下惰性排片的不良印象,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影院经营发展。
(二)将影片总票房及毛利最大化
从盈利角度看,随着影投公司和影院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影院的经营范围也在扩大,除了日常电影放映,还涉及影片周边、奶茶水吧、零食快餐、剧本杀等等,以此来增加毛利收益。但影院的主营项目依旧是电影放映,盈利的基础也是影片票房,至于其他项目,也是随票房而起的,基本很少会有顾客为了某个周边项目专门去影院消费,除非是热度极高且影院经营具有优先权的周边项目。所以影院如果想实现毛利最大化,还是需要靠排映影片实现票房最大化,同时借此拉动客流量实现影院毛利最大化。
二、档期排片
档期排片主要是发行商博弈的结果,常见的如档期选择、利益输送等。除了自身影片质量过硬,档期选择在很大程度也会影响到影片的票房,从全国的票房大盘上看,节假日尤其是长假期间的票房远大于平常时间,所以很多投入较大或是班底较雄厚的影片都会慎重选择挤进哪个节假日档期。但并不是挤进节假日档期的电影就一定能够获得高的票房。以2024年上映的《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这三部影片为例,都未在首映档期内取得理想票房。《红毯先生》是首发春节档上映的影片, 2024年2月10日公映, 2024年2月17日暂停公映, 2024年3月15日再次上映,灯塔数据显示《红毯先生》的最终票房为9407. 3万元,重映票房为1010. 24万元[1]。据《红毯先生》制作方欢喜传媒官方财报发布该片的制作成本为2. 61亿[2],其中不包含宣传和发行费用,可见该部影片并未取得预期票房。
《我们一起摇太阳》同样也是选择2024年春节档上映,上映6天选择撤档,官方撤档函里表示“在档期选择上出现了重大失误”,“退出春节档,并延后至3月30日上映”。灯塔数据显示该片的累计票房为2. 75亿,重映票房加上重映点映票房为1. 83亿。而根据灯塔AI票房预测显示,该片在不撤档的情况下,最终票房预测在1. 5亿左右[3]。并且该片重映后在网络上口碑爆好,无论这部电影是否赚钱,从前期的票房表现和网络热度来看,首映档期不是最佳选择。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2024年5月1日上映, 2024年5月6日撤档,灯塔数据显示撤档前累计票房5441. 4万[4],出品方在2024年5月5日发布的撤档通告中表示“在认真研判了目前的情形后,为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我们的‘火锅’将于5月6日撤档,择日再和大家相见”,但是意外的是在2024年5月11日官方发布通知,该部电影转为网络电影,上线优酷。这一举动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业内人士宣称“撤档成为遮羞布”。
节假日的档期因其高票房率一直都被各电影发行方争抢,尤其是春节档和国庆档等长假档期。但是在选择档期时不能一味只看假期整体票房的大盘,要考虑到影片本身的风格定位与各类节假日环境氛围是否吻合。确实存在一部分电影内容很好,但本身不适合在类似于春节档这样合家欢的时期上映,或许另选档期会显现优势。当然,如果电影本身内容不过硬,主创沉浸在自我认知里,忽略大众群体的接受度,何时上映也不会获得高票房,观众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能把一切票房不佳的原因都归结到环境因素和档期选择上,撤档只会成为这类电影的遮羞布,观众也不会买账。
利益输送有很多方式,比如发行商会与某一区域内影院单独洽谈价格以赢取所要求比例的排片量;或是片方出资与影院所在影投公司洽谈要求在一定区域或一定数量的影院购买一定数量的场次,保证票房的出票率;亦或是发行商给出返点利益,利用返点要求影院安排排片比例等等。但这种利益输送往往是一次性或短期内的效应,毕竟是按照每天的场次量进行费用结算的,且影片上映热度时间有限,所以发行商也会找准时间点选择有利于票房增长的营销方式。除此之外影投公司也会考虑到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因素,比如在排片上会向和自身公司有利益关系的出品方、发行方,或是有实力的发行企业倾斜。
三、每日排片
除上述档期排片以及新片上映首日影院所属影投下发的排片指导外,每日影院的正常排片,各影院经理会根据前一日的座次效率、场次效率、观众需求、影片口碑等随时调整。每一家不同品牌的影院都有自己的数据分析标准和指标,大多数的影院比较看重场次效率和座次效率这两个数值,次日影片排片调整也基本依据这两个数值。具体步骤如下:
(1)前一天或几天会在一些固定时段排映热门影片用于预售,具体会根据预售实时情况调整,一般预售的排片不会过多,以免售票情况不佳影响其他场次排片。
(2)影院经理会将一天的营业数据整合到一起,数据包括单部影片的座位数、单部影片的场数、单部影片的总收入、单部影片的总人次、所有影片总座位数、所有影片总场数、所有影片总收入等,算出座次比(单部影片座位数/总座位数)、场次比(单部影片的场次/总场次)、票房比(单部影片的票房总收入/所有影片的票房总收入)、座次效率(票房比/座次比)、场次效率(票房比/场次比)。一般来说,次日哪些影片需要加场,哪些影片需要减场,甚至撤场主要参考的数据就是场次效率;哪些影片需要大厅换小厅、小厅换大厅主要参考数据是座次效率。旺季阶段,场次效率的参考数值一般为1. 5,大于1. 5的影片需要加场,小于1. 5大于1的可以适量少加场或不加场,低于1就可以减场,如果数值很低的几乎可以撤场。淡季阶段场次效率参考数值一般为1,大于1的加场,小于1的减场,同样数值特别低的可以选择撤场。座次效率一般的参考数值为1,大于1可考虑换大厅,小于1大于0. 5可以保持不变,小于0. 5的换小厅。对于影院经理排片来说,这些数据标准只能算是最基础的排片参考,想要更好地优化排片还需要影院经理长期工作的经验积累,要考虑到各个方面。
(3)每天黄金时段过后,大概21: 30-22: 30之间影院经理会在系统里完整将次日影片进行排映。一方面,这个时间段基本上能够确定一天的票房营业额范围,即便后续依旧有售票,在数值上波动不会太大,对排片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段里完成排片,第一方便顾客提前购买次日电影票,第二有一些影院目前使用的是老的放映设备,需要人工手动排映次日电影,可以给放映员留有充足的时间在放映设备上排映和检查,以免出错,即便大多数影院已更新自动化放映设备,可以系统自动化下发排程,也不免会遇到故障或是时间点卡不上的情况,影院机器常年每日运转,一旦没有维护好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留有一定的时间方便检查是否出错。
(4)前一天晚上排完片并不代表当日只需要按照前一晚的排程放映影片即可。一个营业额较高的影院的影院经理无时无刻不在调整优化影院的排片,即便是当日也会根据各影片实时的售卖情况,以及竞对影院的售卖情况对排片进行调整。当然,这不是所有影院都能做到的,大多数的影院经理会觉得当日修改排片还需要更改放映设备排程很麻烦,也容易出错,所以大多数的影院只会根据前一晚的排程进行放映。但是票房领跑的影院的经理会想尽办法来提高票房,以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影院来说,结合笔者先前的工作经历了解到,九江横店电影城、南京横店影城(水游城)、太原横店电影城(王府井)、长沙横店影城(王府井)等领跑横店影投票房的影院,这些影院经理都是时刻监控票房,实时调整排片,有效利用影院放映空间,使得影院票房收益最大化。
四、优化排片的要素
(一)重视重点影片
所谓重点影片包括:院线推荐排片指导比例较大的、进口大片、贺岁大片等一些口碑较好,有卖点的影片。这些重点影片在映期间无论是处于热度期还是非热度期的排片都要加以重视。重点影片并非随便排在任何厅次、任何场次都能获得理想上座率和票房。热度期内,重点影片尽可能排映在大厅,影院营业时间内的每一时段都要有相应的场次安排。次日排片根据前一天的上座率或黄金时段影片上座率决定是否需要加减场次或多厅排映。非热度期,要考虑到上映新片与重点影片的冲突情况。一般要优先考虑新片的票房效应,几乎每天都有新片上映,但并不意味着新片的热度一定会高于之前的重点影片。因为大多数口碑较好、卖点较大、投资较多的影片还是会选择节假日作为上映档期,以获得更多的票房。所以非节假日上映的影片大多数情况下,反响平平,尤其是影院淡季时,影院的票房还是靠着在映的重点影片支撑。
(二)黄金场次电影重点排映
客流较大的时间段称为黄金时间,通常为周一至周五: 18: 00-21: 00;周六周日: 13: 30-21: 30;周五周六会根据影院所处地理位置,黄金时段或延续到22: 00左右。以上时间点均指影片开场时间。当然,每家影院的黄金时段需要影院经理根据经验和影院实际情况确定,我国地理面积大,有些地方存在时差,有些地方生活习惯不同,包括节假日、交通、影院周边的配套设施等都是影响影院黄金时段的因素。影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黄金时间排映重点影片,从而提高上座率。虽然黄金时间也不一定能保证票房收入,但如果在此期间排映一些观众口碑较差,宣传力度较小的影片,必会影响影院单天整体上座率。
(三)合理分配场次
电影行业的淡季普遍分布在3-5月份(不包含五一档等特殊时段)、9-11月份(不包含国庆档等特殊时段);旺季为6-8月、12-2月(次年)。在淡季里要根据客流合理排片,大厅经营成本高,且早场人少,所以早场电影尽量不安排在大厅排映,在保证上座率较高的情况下才可安排大厅放映。周末节假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多排及加映场次,某些较好的3D影片也可利用周末节假日重点排映,以提高单日票房收入。
(四)多厅排映注意事项
根据目前影院多厅模式,要将开映时间错开排映。各厅开映时间最好相隔5-10分钟,避免同时进场、同时散场的混乱局面,也为下一场电影观众营造良好观影环境。在上映影片较多时,影厅较少的影院可根据客流穿插排映,尽量将重点影片排在单独的影厅,如需穿插排映时,一个厅最好不超过4部不同影片,并错开时间段合理地排片。其目的,首先是避免场务人员、放映人员工作混乱,现在大多数影院都是自动排程放映,也存在一些影院未更新放映设备需要人工排映,亦或是有些影院会当天根据影片售卖情况临时修改排片,如果不注意厅次排映很容易造成影院售卖岗、场务、放映员等工作人员工作失误。其次,影院设备长期运转,多多少少会出现某个厅或某一场电影放映故障的情况,所以在排片时尽可能留有备用余地。每个厅一天的放映时长是相对固定的,影片时长最短也要一个多小时,最长甚至三四个小时,一旦一个厅排映超过4部不同影片,就意味着这个厅每部电影一天只能排映1-2场,出现设备故障时找不到临近场次安排协调观众,很容易造成商家与顾客间的矛盾,影响观众对影院印象,以至于影响影院口碑。
(五)各类题材影片合理排片
常见电影类型有动画、喜剧、惊悚等。动画片大部分群体为儿童、学生,也包括部分年轻观众,这种类型的影片要根据此类受众群体的生活作息实际情况合理排片,尽量安排在19: 00之前;周一至周五尽可能不排或者少排;喜剧片涉及观众较广,老少皆宜,所以宣传力度较强、口碑较好的喜剧片,影院可将此类影片重点排映;惊悚片大多为年轻观众,排映时间尽可能安排在21: 00之后或者更晚,这样可为观众营造一定的观影氛围。影院在确保票房的同时,也要在各时段排映不同类型的影片,以丰富影院排片,满足不同受众群体,避免观众的流失。
(六)中英文版本排片原则
目前进口影片大多分为中英文两个版本,大多数观众比较喜欢英文原版,但影院也要根据当地观影习惯,合理排映中英文版本。一般周末节假日尽可能安排1-2场中文版,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
(七) 3D影片的排片原则
3D影片高于普通电影的平均票价,因此对3D影片合理的排片将有助于提高影院票房,但当同场次影片3D电影上座率低于其他影片的50%时,不必一味重视3D影片。部分进口影片2D和3D同时发行时,影厅较少的影院尽可能排映3D电影,影厅较多的影院2D和3D可同时排映, 2D建议排中文版, 3D建议排英文版,因为从售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观众对原版电影的热衷程度高于译制版。
(八)根据影片上映情况合理排片
对票房反应迅速的影院基本上会在影片上映三天内根据客流情况合理排片。即便前期宣发力度大,明星阵容强,但上映后负面评价多,网评和舆论负面一边倒,也很难吸引观众入场观影。所以说部分影片在上映后一至两天内就可以根据客流做一些相应调整。正常情况下所有影片在上映一周后都会有下降趋势,但部分影片前期可能因为宣发或演员阵容等因素不太火爆,影院也未加强排映,后期可能依靠口碑、网络渲染等情况有上升的趋势。这类影片影院要加强重视,及时做出调整,不要让后面因口碑和网络效应而来观众扑空,适时增加排片率和黄金时段等排片分布。作为影院的运营人员要时刻关注各影片的网络动态、热搜话题等,敏锐判断票房趋势,合理排片为影院实现票房最大化。
(九)因地制宜
据灯塔行业数据截至2024年5月22日显示全国一共有12568家影院[5],影院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在商业集中的商圈、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学校附近、运输枢纽附近(火车站)、机关单位附近等。影院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形中也奠定了观影受众群体的不同。开在商圈、商场的影院的受众群体大多偏年轻化,影院可针对此类群体多排一些当下网络热度高的影片。开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的影院,大多针对周边住户,而住户中能成为影院顾客的又大多数是带小孩的家长,影院可针对此类人群的作息时间适时安排动画类的电影以提高票房收益。学校附近的影院首先就是要抓住学生群体的心,可根据周边学校的学生年龄层次和学习作息时间安排影片排映,尤其是周五晚上至周末时段。但是学校周边的影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上文中提到每年影院旺季为6-8月、12-2月(次年),这期间恰恰是学校寒暑假期间,学生群体的客流量会减少,所以处在学校周边的影院在此期间需要及时改变排映策略,转移目标群体。还有一部分影院会开在运输枢纽周边,尤其是火车站附近,除了针对附近居民以外,还有一部分特殊群体,即为中转或候车的旅客,这部分旅客一般是提前到达或是中转时间过长暂时找歇脚的地方,那么针对这类群体排的片要满足两个要素,第一片长不能太长,尽可能排当下档期内片长较短的影片;第二影片类型偏喜剧类,能让观众在疲惫的旅程中适当放松。在机关单位附近的影院排片要考虑到附近的单位属性,尤其是每月党员活动日的安排,在排片上需要增排主题相对应的影片。
除了根据影院附近的地理环境排片外,还有一方面是影院所处的地域。当前国内电影市场涌现出大量地域文化、方言特色的影片,甚至会专门制作方言版,如果影院所处地理位置刚好与影片对应,或是拍摄地、演员明星故乡与影院所属同一地区,在此地区的影院更是要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在排片上自然是要有所倾斜。比如2021年12月31日上映的影片《穿过寒冬拥抱你》讲述的是武汉疫情期间的故事,还特别出了武汉方言版,根据灯塔数据显示,首映当日武汉地区的票房远超广州、杭州、南京等一线票仓城市,跻身全国票房前五[6]。再比如近期上映的电影《末路狂花钱》讲述的是发生在东北的故事,拍摄地在吉林长春,主演基本是东北人,主角表演也是操着一口东北口音,典型的东北喜剧片。根据灯塔数据显示,上映首日长春、沈阳、哈尔滨、吉林、鞍山这几座东北城市的排片比位居全国前五[7]。可见因地制宜在票房上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十)差异化排片
差异化一方面针对院线企业,院线企业排片指导的差异化程度越高,就会明显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以此塑造院线品牌形象特征,获得市场竞争力,为旗下影院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差异化另一方面针对的是单个影院的排片。从灯塔影院营业地图上可见,影院分布十分密集,即便是同一片区,也分布着多家影院,而每一个档期上映的影片都是相同的,每家影院营业时间差不了多少,如何在同行间获得更多的票房也是每家影院运营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调整票价、试用各种捆绑营销手段外,更重要的还是在排片上下功夫。大多数影院在同一时段内排映的影片相差不大,无非就是时间上有限的间隔。在这种情况下,顾客选择哪家影院要么看票价、要么看距离,随机性较高,影院的粘性较差。所以影院排片人员需要花一点小心思,去关注网上有没有一些新热点,在密钥有效期内有没有与之相应的影片,即便是已经上映很久的影片,在有新的网络流量的推动下,也可能激发观众观看的欲望。或是找一些密钥有效期内口碑比较好的影片,少量穿插在当下档期内的影片中,让观众多一份选择。还可以在密钥有效期内找一些与当下档期内上映的同类型的影片,丰富排片。影院排片切忌只会单一排映当下档期内影片,排片风格一成不变。尤其是淡季没有热度较高的影片上映时,每天都是几部普通影片来回放映,这样只会造成恶性循环,淡季票房更淡,观众也会对影院产生惰性排片的刻板印象。当然,影院每日的主要排片以及黄金时段的排片还是要以当下档期内的影片为主,其他影片可少量穿插在其中,不可喧宾夺主,具体排映时间需根据每个影院自身情况而定。差异化排片既可以为影院在淡季带来较为稳定的客户流,也可以在旺季精准预测顾客需求,吸引潜在消费者。
五、结语
综上所述,排片量未达到预期的影片,更多的是受观众群体的选择影响。影院优化排片等宗旨都是为了提升票房,上座率高的影片,影院自然会增加排片量。所以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影片票房达到预期的根本是影片自身质量过硬,能够满足多数受众的观影需求,这才是保证高排片比的制胜砝码。同时,上述关于优化排片的分析和建议均基于笔者本人所学知识、工作经验、寻访相关工作人员、查阅资料数据所得,仅供业界同仁参考,并期待共同探讨关于优化排片的话题。
注释
[1]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APP,截止2024年4月17日
[2]欢喜传媒: (I)关连交易:电影承制协议与导演聘用协议;及(II)股东特别大会通告, 2022年1月31日
[3]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APP,数据,截止2024年6月2日
[4]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APP,截止2024年6月1日
[5]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APP,截止2024年5月22日
[6]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APP,截止2021年2月31日
[7]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APP,截止2024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