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纳自己,学会求助
2024-08-09张辉
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各方面的压力和烦恼不断增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同学们都不必轻言放弃。遇到困扰时,学会求助恰恰是大家善待自己、珍爱生命的表现。
说说你的故事
欢欢曾经是一个阳光快乐的女孩,成绩不好也不差。自从进入八年级下学期,她感觉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她不止一次对父母说:“我们班的同学太优秀了!每次看到他们那么努力,我都特别焦虑,害怕自己再怎么学也追不上他们。而且,数学和物理越来越难,各科作业越来越多,我每天都被压得透不过气来。我夜里睡不好,白天没精神,好像再怎么用功,都看不到希望。感觉上学真没意思!”
看到欢欢这样说,妈妈比她更着急,讲道理没效果,就开始抱怨、指责、发脾气,有时连欢欢爸爸的话都听不进去。迫于妈妈的压力,欢欢虽然不想去上学,也只能不情愿地被送到学校。每天放学时,想到回家又要面对妈妈,她觉得连生活都没了意思,甚至会突然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的问题。欢欢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犹豫再三,欢欢终于鼓起勇气,找到了班主任,倒出一肚子苦水。在班主任的帮助和鼓励下,欢欢不但自己去找心理老师谈了话,还成功说服爸爸妈妈走进了学校的心理辅导室。
听了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话,欢欢妈妈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反思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她尽快调整心态,放下各种顾虑,一方面缓解了欢欢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慢慢帮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效率。欢欢的学习成绩逐步回升,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听听我的声音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虽然有些夸大的成分,但也充分说明,进入八年级之后,学习上的难度和要求的确会有明显提高,大家的成绩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正如欢欢所经历的那样,我们身边不少同学都会面对更多困难,心理上也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进入青春期后,“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些对生命发问的声音已经悄然在青少年的心中回响。同学们在学习、家庭、情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问题时,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多重作用,容易对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变得消极、彷徨、焦虑。其实,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初中阶段是同学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而此时,大家的心理承受机能还没发育成熟,所以才有了很多成长的烦恼。
面对这些烦恼,大部分的青少年都逃避不了;好在同学们可以选择以何种心态去应对。大家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
家是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同学们最坚实的依靠。无论大家有什么样的烦恼,都可以第一时间告诉他们。虽然有的父母会像欢欢妈妈那样焦虑,但出发点都是希望孩子能渡过难关。你看,欢欢妈妈最后不也成功帮助欢欢振作起来了吗?
此外,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值得信赖的朋友,不妨尝试着向他们倾诉忧伤和苦恼,适当地宣泄情绪,这有助于消除心理上的压抑烦躁,让心态保持平衡。更何况,学校里还有那么多关爱你们的老师,几乎没有什么问题是他们解决不了的。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适当地向他人求助,同学们将会获得智慧的力量。在这么多人的帮助下,大家一定可以走出情绪的沼泽,用青春去迎接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