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刺绣
2024-08-09施昀彤
奶奶是极会刺绣的。一方布面,长宽不过三丈,却将祖国万水千山包含在内,将生活也绣得有滋有味。刺的是线,绣的是景。在那个敞亮的院场,奶奶先裁得一布,再用针将线穿上,便低着头,逆着光,让一针一线恰似落叶绕手指舞动。山,是苍苍翠线虚虚连成一片,朦朦胧胧,看不真切。树,是碧绿长线密密铺成一点点叶,层层叠叠,疏密相间。水,是黛色流动奔放的一笔。石,是针脚勾起轻巧零星的一点……
心绪随着针起针落,融入小方布锦中。以针代笔,以线代墨,一针一线绣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
针落,指尖的舞戛然而止。奶奶手中精巧的布面,繁而不冗,疏密有序。青朱赤黛的色彩组合而成的山水画,富有自然的灵性。
奶奶的画面内容,来自内心,也来自生活。在奶奶众多绣品里,有一大一小两幅画让我念念不忘。小的那幅,是张红底鸳鸯图。奶奶告诉我,那是她在爷爷外出打拼时绣得的。寂寞红烛下,青春少女的她怎奈得住心中的情思?只得在夜中望月,将泪绣进线里,将思刺进布里,盼着他能早日归来。
而另一幅,是新燕归家图。丝丝细雨中,一只新燕回归巢中。奶奶粗糙的手抚上画布,几分柔情,在浑浊的眼底暗涌。这是奶奶在姑姑出嫁后绣的,想女儿时,她就绣上一笔。一张布匹绣完了,可心中的情仍绣不完呀,只得望着,盼着……
看着奶奶的满头银发与被针扎得布满老茧的手,我想,或许她将一生都绣进了这几方白布。总觉得刺绣是神奇的,几方布面,装得进全世界的景,也装得进无尽的情。
小作者文笔细腻,行文严谨,行文中以“刺的是线,绣的是景”和“绣的是景,刺的是情”进行勾连,由景到情。景中有对自然山水的热爱,笔下的情也摇曳多姿:既有夫妻之思念,又有母女之不舍。就全文而言,对绣画中的景描写细腻,文笔绚烂,而后文对“红底鸳鸯图”和“新燕归家图”的绣画缺少描绘,更多的是概括性的叙事,显得头重脚轻。建议强化对两幅绣画的描绘,并且借助神态、语言等描写来展现奶奶细腻的情感。
(指导教师:唐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