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官职词汇名源管窥
2024-08-09杨晓宇
[摘 要] 语言的意义内涵是人类经验的历史积蕴,探讨词源,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古代官职称谓体现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称谓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周礼》中典型的官职词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命名理据,总结官职词汇命名的特点,以考释官职词汇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
[关 键 词] 《周礼》;官职词汇;名源;文化
《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理政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含有大量的官职称谓。任何一种称谓的诞生都有其缘由,官职的命名也是如此。语言是文化的符号,称谓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中最能反映言语特色的是它的词汇。本文从《周礼》中选取词源意义较为典型的官职词汇进行个案考察,用同源词联系或探索词义的方法,考释其命名理据及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限于篇幅,今略举数例分析。
一、从官职级别进行命名,体现尊卑等级的观念
在上古乃至先秦时期,人们的尊卑等级思想已深入人心。《周礼》官职称谓词也能体现出官员之间的等级,常用形容词语素“大、小”等表示级别高低,如 “大宰”和“小宰”、“大司徒”和“小司徒”等。级别高的称谓以“宰、氏”等词尾命名,如“大宰、保氏、师氏”。级别低的官职称谓直接以“夫、人、仆、隶”等为词尾命名,如“角人”负责征收兽角的官员,“车仆”负责车驾的官员。
(一)大宰
天官类官职的最高级别,用六典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大指在职位、权力等方面超过所比较的对象。“大”是“小”的反义词,不论数量大、形体大、面积大、强度大,都可以称“大”,这点古今是一样的。《广韵》有:“小大也。”[1]943 大与太、泰同源,在修饰位置、级别高义方面有相通之处。太,《广雅·释诂》释为:“大也。”“太”是“大”的分化字,作定语时,“太”表示大中之大、最大、极大。《左传·昭公十九年》曰:“大子奔晋”,因为诸侯、王的“大子”是大儿子中的最大者,所以后世写作“太子”。[1]943“泰”是大的同音借用字,“大山”也称“泰山”,以表其为高山中的最高者。“大宰”中“大”表示此职位高、权力大,对官职称谓具有修饰作用。
宰指古代官吏的通称。宰,《说文·宀部》解释为:“辠人在屋下执事者。”《玉篇· 宀部》解释为:“宰,治也。”《荀子·正名》解释为:“道之工宰也。”杨倞注:“宰,能主物。”作执事者的宰最初指的是家臣 [2]1000。宰又引申为分割,屠宰义。“大宰”中“宰”表示此官职权力大、责任大,需要官员把职责分割成更具体的事宜分配给下属官吏。“宰”表示级别高受尊重的官吏。
(二)膳夫
(三)师氏
主要负责教育王室、贵族子弟的官员。《地官·师氏》有“师氏,掌以媺诏王。”师氏以三德三行教国子。师本义为民众,统领众人者为“师”,后引申为教师。郑玄注曰:“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师氏”之“师”即以德行教育学子。
氏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所象之形,诸家解说有分歧,迄今尚无定论。林义光《文源》以为“当与‘氐’同字”,“本义当为根柢……姓氏之氏,亦由根柢之义引申”。它是父系社会的产物,也是姓的分支,是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对于周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氏”的适用范围,清顾炎武在《日知录·氏族》中作了全面、准确的总结,国君没有氏不称氏,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无氏,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若谥、若邑、官为氏,因此“氏”具有“别贵贱”的作用,故“氏”派生出一个新的用法,常附于官爵名称之后,表示对某贵族或卿大夫的尊重,如师氏(毛公鼎)、尹氏(颂鼎)[5]181。“师氏”之“氏”体现了对其官职的尊敬。
二、根据职事行为、具体事物的名称命名,体现以事为名的思想
“以事为名”最早用于解释形声字的造字方法,体现了先民以客观实在为前提的具象思维。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事”既指客观的事物,也指各事物之间的抽象概念。《周礼》中大部分官职称谓的命名,体现了以事为名的原则。根据职事行为与职事内容来命名,这类称谓一般有两种组合方式:一为动宾式,如“司徒”“掌炭”“典丝”。“司、掌、典”都属于职事行为,是负责、掌管的意思,“徒、炭、丝”指官员负责的具体任务对象。二为宾语前置式,如“山虞”“林衡”。“虞”“衡”属于职事行为,是衡量的意思,“山、林”指官员负责的具体对象。还有主要依据具体事物来命名的称谓,这类称谓的组合方式是“具体事务+官职类属”,如“师氏”“封人”“疾医”等。
(一)司稼
负责教化百姓种植谷物的官职。“司”为动词,管理,主管义。“稼”是指种植粮食。根据《甲骨文字典》,甲骨文已有“司”字,但未发现用作原始词的确证。《说文》司部:“司,臣司事于外者。从反后。”大徐本引《唐韵》:“息兹切。”《玉篇》司部有:“司,胥兹切,司者,主也。”《诗经·郑风·羔裘》有:“彼其之子,邦之司直。”传:“司,主也。” [6]1599可见司有主管、主持之义。今按,凡掌管、主持必以言词发号施令,司与词、辞同源,它们共同的语义特点是言词。《说文·言部》:“词,意内而言外也。”清朱骏声《通训定声》有:“从言,司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皆谓之词。”按“司”字上古音心纽之部,“词”字邪纽之部,叠韵,心邪旁纽,“词”从司得声无疑。《说文·辛部》有:“辞,讼也。”清朱骏声《通训定声》有:“司亦声。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4]400辞,讼词,有言词义。
(二)掌舍
负责君王外出时所居馆舍的官员。《天官·掌舍》:“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 “掌”为动词,主管义。“舍”为名词,房屋义。
《说文·手部》解释为:“掌,手中也。从手,尚声。”清朱骏声《通训定声》有:“《礼记·中庸》:‘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转注〕《小尔雅·广言》:‘掌,主也。’《周礼·掌舍》有:‘至掌货贿以掌命官者,凡十九职。’干宝注:‘凡言掌者,主其事也。’”[7]828掌,由手掌义引申为执持义,又引申为执掌、主管义。掌与尚、当、司同源,其共同的词义特点是执掌。当,相当、相等,引申为担当、担任义,又引申为执掌义。《说文·田部》解释为:“当,田相值也。从田,尚声。”清朱骏声《通训定声》有:“〔转注〕《广韵·释诂三》:‘当,直也。’《晋语》有:‘朱也当御。’注:‘值也。’‘非德不当雝。’注:‘犹任也。’〔假借〕为‘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辛巳,崔明来奔,庄封当国。”晋杜预注:“当国,秉政。” [7]829
(三)缝人
主管宫中缝纫事务的官员。《天官·缝人》:“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以役女御,以缝王及后之衣服。”“缝”即缝纫之事。
缝,以针线连缀。《说文·糸部》有:“缝,以针紩衣也。”《诗·威风·葛屨》有:“摻摻女手,可以缝裳。”缝有弥合义;《广雅·释诂二》有:“缝,合也。”缝与逢字同源,其命名理据为相合。逢,《说文·辵部》解释为:“逢,遇也。从辵,峯省声。”清段玉裁注:“从辵,夆声。”声符字“夆”本训“啎”,即相遇合义。《说文·攵部》解释为:“夆,啎也。”南唐徐锴《说文系传·午部》:“啎,相逢也。”
(四)封人
三、根据职事内容命名,体现重教化、慎刑罚的治国治民思想
《周礼》官职称谓体现出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统治者既注重王室教育,如“师氏” 指主要负责教导学子、规劝君王美善之道,“诵训”是指向君王解说地方风俗、历史、典故的官员。统治者也重视民众教育,用礼法教化百姓,如“司谏”指规劝百姓学习德行和技艺的官员,“司救”是向百姓普及法律规范知识的官员。在断案时,注重查明真相,慎用刑罚,如“司刺”指审理案件时要多询问知道实情的官员。
(一)保氏
谏官,针对君王不恰当的政策和言行及时劝勉,以防过失。保古字形作负幼儿于背或抱幼儿于怀的形状,实即古“抱”字,《尚书·康诰》有“若保赤子”,实即若抱婴儿之意,引申为“保养、保护”。《礼记·文王世子》有“入则有保,出则有师”,这里“保起教导作用”。《书·君奭序》里说的“召公为保”的保,就是把家庭中的起保教作用的仆妾扩大到朝廷上的官员,指对执政者起辅翼作用的官职[1]408。保与褓、堡字同源,它们共同的语义特点是保护。《说文·糸部》:“褓,小儿衣也。从糸,保声。”褓,指小儿包被,保护物。《广韵·晧韵》:“堢,堢障,小城。堡,上同。”堡即小城,防御、保护之物。郑玄为《周礼》注曰:“保,安也,以道安人者也。”“保氏”的“保”用保护之义,指避免君王决策失误,及时劝诫君王以安定国家。
(二)司刺:主管刑罚的官员
《周礼·秋官·司刺》:“一刺曰讯群臣,再刺曰讯群吏,三刺曰讯万民。” 在这里“刺”为考察、询问之义。
刺本义为直伤,后引申为杀义,后又衍生出探察、询问义。《礼记·王制》中亦有“三刺”:刺群臣、刺群吏、刺万民”。《正字通·刀部》有:“刺,侦伺。”《广雅·释诂二》有:“刺,箴也。”孙诒让认为三刺用于疑难案件,“凡平时听狱讼,自是司寇专职,讯鞫论断,盖有恒法,群士、司刑,不出本属。自非疑难不决,不必备此三刺。”《孟子·梁惠王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诂曰国人杀之也。”由此可见,在审理疑难案件时,不能专断独行,需要询问相关人员的意见。“司刺”的“刺”命名理据重在“询问”之意,注重考察实情,量刑要准确,体现了《周礼》慎刑罚的思想。
四、结束语
探求词语的意义来源与阐释历史文化对词语意义的直接影响可以相得益彰[8]59。 古代官职称谓是社会称谓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微观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窥见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周礼》官职等级界定森严,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尊卑等级思想;根据官职人员的具体事务去命名,体现了以事为名的命名思想。从官职词汇名源的探析,有助于理解其职事内容,进而感受《周礼》体现的治国治民思想。《周礼》官职词汇的词源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在命名时的思考方式、对待事物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哲思,部分理念对当今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凤阳.古辞辨(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黄金贵,曾昭聪.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3]李圃.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殷寄明.汉语同源词大典: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5]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考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殷寄明.汉语同源词大典:中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8]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