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曾国藩的修身以德思想

2024-08-09刘新宇

名家名作 2024年17期

[摘 要] 晚清重臣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将修身作为为学、做官、齐家、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时刻以非常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进入官场后十年之内七次升迁、连跃十级,创造了当时的任官奇迹,获得了后世极高的评价。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其著名的“日课四条”中提出“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四条修身要则。围绕“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个角度深入探析曾国藩的修身以德思想,挖掘其精髓所在,总结出较为系统完善的修身之道。

[关 键 词] 曾国藩;修身以德;“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当时在政治、军事、文化上都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勤奋好学,时刻以非常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最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曾国藩病逝后,左宗棠在为其所送的挽联中写道:“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曾评价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1]曾国藩能取得如此显著的功绩,并且获得后世如此高的评价,与他的修身以德思想是分不开的。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受先秦儒家“内圣外王”道德理想目标的影响,将修身作为为学、做官、齐家、治国的基础理论,贯穿于其一生的事业发展中[2]。从对曾国藩修身以德思想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修身以德思想主要为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思想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在其著名的“日课四条”中也得以体现。围绕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个方面深入探析曾国藩的修身以德思想,挖掘其精髓所在,可总结出较为系统完善的修身之道。

一、曾国藩的慎独思想

“慎独则心安”,即在独处之时也要保持内心的警醒,慎独之心不可失。慎独是儒家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之一,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儒家提倡人要慎独,指在独处时也能保持谨慎,不放纵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心意。曾国藩在《诫子书》中说,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也是男人成大事的修身之本、养心之道,可见慎独的重要性。他曾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强调做人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取得成就,慎独就是做好一件事应坚持的原则。

《中庸》中也曾提到慎独的重要性:“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中庸》),由此可见,慎独是修身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能够促使人时刻保持警醒的状态、克制自己的欲望、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慎独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之一,体现了儒家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它不仅仅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种极高的精神状态。做到慎独后所表现出的自律态度有别于被动自律,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人格。曾国藩受儒家思想影响,提出“慎独则心安”[3],其慎独思想具有经世致用、兼容并包的特点。从“日课四条”的排序中可以看出,慎独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也是曾国藩修身时最主要的方法,他认为这一方法能够使人坚持原则、坚守底线、远离诱惑,永葆人格的完美与纯粹。所谓慎独,拆分开来看就是“谨慎”和“独处”,“慎独则心安”是指个人独处时要谨慎小心,心则会安宁。他在日记中提到“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3],养心在其修身思想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慎独又是养心之道的关键。曾国藩认为,能够做到慎独,那就可以在自己反省时做到不愧疚,既可以对天地,又可以质鬼神,不会存在行为无可悔恨而却心存畏缩的情况。如果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任何一件让自己愧疚的事情,则会泰然自若,就会常常感到快乐满足、宽仁公平,这是人生中首要的自强之道和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是守身的第一要务。曾国藩在日记中记载,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到别人得到一笔财富,很是羡慕。醒来后他便对自己责备有加,不能容忍自己梦到这种事情,指责自己好利之心已经到了梦里,认为自己非常卑鄙、下流。曾国藩不断地在小事中反省自己、总结功过,要求自己做到慎独,严于律己,逐渐改掉了自身的许多毛病,变得日益成熟起来,成为晚清宣扬的为政典范。同时,他所提倡的慎独修身之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二、曾国藩的主敬思想

主敬是曾国藩提出的修身之要,他认为主敬是做学问、做事业的关键,只有做到了主敬才能让自己身心强大。作为人的基本修养,“敬”是人之伦理精神的基质,是孔子和儒家人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其在孔子及儒家思想中具有原发性基础作用,是为德的基本要求。[4]曾国藩在“日课四条”的第二条中提到了“主敬则身强”[3],这里的“敬”体现了对人对事的敬畏态度以及内心的专注和庄重,指主观上对人及事物做到恭敬后身体就会强壮。曾国藩在“修身十二条”中把“主敬”放在首要位置,由此可见他对“主敬”的重视程度。对于“敬”,曾国藩分为三个角度进行解读,他在日记中写道:“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3]他认为,内心专静并且纯一,从外表看来严肃并且整齐,就是做到了“敬”的功夫;出门做到如同去拜访尊敬的客人,待老百姓像在祭祀时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有了“敬”的气象;通过自我修养使百姓平安,笃实恭敬达到天下太平,则是达到了“敬”的效果。曾国藩所指的“主敬”,是兼顾内外的,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态度,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这与他向往的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密不可分。“主敬则身强”着重强调精神状态对于人身的重要性,一个人待人接物时如果能够恭敬庄重、严肃认真,那么自己也会一天天壮大,身心强壮。反之,对任何事物的态度都不端正、不重视,肆意妄为,每日萎靡不振,这样工作既做不出成绩,身体情况也不会乐观。曾国藩深信做到“主敬”对于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他进行了广泛的修身实践,以培养内在的力量和毅力。

三、曾国藩的求仁思想

儒家倡导仁爱之心,强调仁爱思想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仁者爱人”,这一点正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爱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亲亲为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相关主张。

曾国藩对此颇为赞赏,并在其日记中多次提到这一点,认为自己正是将这一思想作为修身的准绳。他在《求仁则人悦》中写道:“盖求仁之事,何等不易?我朝之兴也,其难有过于此者乎?盖仁者爱人而已矣。”他将仁德看作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认为只有将仁德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做到以仁治国。

曾国藩的修身之道以儒家的修身之道为基础,并根据时代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其对仁的理解不是停留在口头或形式上,而是将仁落实到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他所说:“有才而不能行之者,其才可乎?”在儒家思想中,“仁”是精华的一部分,被赋予极高的地位,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以及核心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石。“求仁”则是追求这种精神境界和美德的外在体现和根本要求。曾国藩深受先秦儒家思想影响,进一步提出“求仁则人悦”[3],意指做到仁爱能使人心悦诚服。曾国藩说:“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3]他认为,众民与万物同根同源,如果只知自私为己而不知仁爱对民、爱惜万物,就是违背了众民万物同出一源的道理并且失去了仁爱之心。对于享受高官厚禄、居于上位者,就应该担负拯救民众于苦难、解决民众饥饿的责任。他曾说:“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3]。

曾国藩坚信讲究仁爱之道最根本的就是要立己达人,成就自己首先要成就他人,能够使他人有所成就和通达之人,人们都会心悦诚服地归顺于他。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在江西为湘军亲自编写了一首《爱民歌》,其中提到了“行军先要爱百姓”“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5]等要求湘军爱民、保民的词句。其主要是要求军队切不可拿百姓物品、占百姓便宜、伤害百姓人身安全,以求做到军民一家、保护民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曾国藩在京任翰林院侍读,此时在朝中还没有多少声望,在京生活也较为拮据。尽管如此,他也时常慷慨地接济身边亲友。面对其弟的指责和质问,曾国藩专门在所回书信中讲述了接济亲戚族人的缘故。其中还指出,面对处于饥饿而束手无策的寡妇孤儿,自家687cf002b4a8e45db33c5d7df6dcdfb462e568ec320aeb59c118107f4ce33576有救济之责,自己家少八两不一定受债主逼迫讨债,那些生活艰难的亲戚族人得八两则举室回春,如果能够试着设身处地想想,便可知道这是救人于水火之中。可见曾国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时葆仁爱之心,为国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民能做到安抚民心、爱护百姓,为亲友能做到设身处地、慷慨相助,一生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求仁”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他深受百姓和身边人的爱戴和尊敬。在曾国藩的一生中,在为人、为官、为学等方面少有与之匹敌者,能够达到如此境界,也正是因为他的崇高品德,而崇高品德的根本在于他的“仁”。

四、曾国藩的习劳思想

“习劳”所体现的是“勤”。“日课四条”的第四条是“习劳则神钦”[3],也就是指勤劳的人鬼神都会钦佩。曾国藩出身农家,经历过艰苦环境,一生勤奋上进,可以说“勤”是他成为晚清重臣并且取得重大功绩的重要原因。曾国藩说:“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3]他认为,只有勤劳的人才会长寿,过于安逸的人则会早亡,勤劳的人因为有才干则能堪当大用,安逸享乐的人则会因为没有任何劳动而被社会抛弃。同时,勤劳的人因为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帮助从而使神明都对其钦佩敬仰,贪图安逸享乐的人因不能做出任何贡献则使神鬼都对其厌恶。因此,君子若要想担负起人神赋予的重担,最重要的是勤劳。曾国藩曾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能使“拙”胜“巧”的原因主要是“勤”。据《曾文正公年谱》记载,曾国藩在军中时,每日都是天还未明起床,待到黎明时巡查营垒、检阅操练情况,到了白天时去清理文卷、接见客人。余下的时间则是博览群书,不让自己的身心有闲暇的时间。湘军强硬的作风和能力,与他的勤政是分不开的。另有学者统计,曾国藩在任直隶总督期间,仅用八个月的时间就审结案件40195起,其中新案28121起,旧案12074起。[6]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勤”是提升自身、补短取长的良方,只有做到了“勤”,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实现人生目标、体现人生价值。也正是因为“勤”,支撑着他在晚清乱世泰然自处,达到“三不朽”的完美境地。

五、结束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修养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蕴含着严谨的逻辑关系,修身则是这个过程的起点。修身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动荡不安的晚清时期,曾国藩由湘潭农村一步步走到政治中心,最终取得巨大成就,就是源于其时刻以高标准来约束自己,始终坚持修身立德,并且在取得重大功绩时依旧追随着儒家思想“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目标,最终才成为梁启超所认为的“半个圣人”。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传统修身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围绕“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形成了其著名的“日课四条”,提出了“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的四条修身要则,值得后人用心学习和体会。曾国藩的修身以德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积极意义。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许多人都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取得成功。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各种诱惑、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实现自我超越、成就自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圣贤,关键在于其内心是否宁静。他所倡导的“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修身要则,从不同角度来看都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1.

[2]杨艳云.曾国藩修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3]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M].北京:中国书店,2011:74.

[4]付粉鸽.生存态度与生命情感:孔子“敬”思想的人学意蕴[J].孔子研究,2016(2):57-63.

[5]杨陶然.曾国藩自编《爱民歌》[J].文史博览,2006(9):59.

[6]江海洋.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5.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