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古代冰窖 、 冰箱与冰食
2024-08-06周乾
周乾,力学博士,最后跑去故宫爬屋顶,对成百的建筑从学术视角进行过“显微镜下的观察”。故宫拥有数量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印证我国古代建筑技艺、宫廷历史文化的宝贵实物,这可把这位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给高兴坏了。
编者按:
本专栏将由故宫博物院以“故宫建筑与宫廷生活”为主题,十五期连载,契合时令,对以下内容分别解读:故宫里的古代供暖系统、故宫冬至日“点亮金匾”的古代智慧、清代皇家“冬运会”、紫禁城皇帝的新年家宴、明清皇家“烟花秀”、紫禁城皇帝爱喝什么茶、紫禁城皇帝爱喝什么酒、明清宫廷娱乐之“秋千”、故宫古建筑的防火方法、故宫古建筑的防震智慧、故宫里的端午宫俗、故宫里的古代冰箱、故宫古代排水系统、故宫古代皇家学校、明清皇家祭月与赏月。
超过600岁的紫禁城,在明清时期为皇帝执政和生活的场所。紫禁城里有夏天藏冰的冰窖、可产生良好制冷效果的冰箱。且在历史上,帝后均能享受凉爽可口的冰食(冰镇美食)。
冰窖: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冰窖是用于贮藏冰块的建筑。古人一般头年冬季从河湖中采取冰块,而后藏于冰窖中,以备来年使用,或用于食物防腐,或用于消暑纳凉。作为明清皇宫,紫禁城里亦有藏冰用的冰窖。
《大清会典》卷74“工部”之“藏冰”载,“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可说明紫禁城在历史上曾有冰窖5座。故宫内现存4座冰窖,且位于故宫西华门区域、隆宗门斜对面。各冰窖均坐落于院墙内,南北向布置,外表呈现为硬山屋顶、灰瓦面样式(图1),内部结构为半地下室做法,室内地坪比室外地坪低约1.5米。从内部尺寸来看,各冰窖长约11米,宽约6.4米,最高处可达6米。从地面做法来看,冰窖地面为大块条石铺墁而成,且中间高、两边低,以利于冰块融化后的水排出。在室内一角(即最低点)留有沟眼,下为暗沟,通向附近的旱井。这可使融化的冰水及时排向冰窖外面。
室内的墙体材料包括石材和砖块:从地面起至1.5米高处的位置,为大块条石砌筑,分析认为主要用于阻隔湿度较大的潮气;条石的上方为约2.6米高的砖砌墙体,再往上即为砖砌的拱券。拱券顶棚的样式,有利于发挥砖的侧向挤压功能,使得砖块之间互相挤压并固定,避免了室内采用立柱支撑,相应增大了室内空间,类似于“无梁殿”做法。另冰窖墙体厚约2米,墙体上不开设窗,仅在南北两侧开设门。如此厚的墙体,有利于发挥隔热作用,并有利于冰窖常年保持恒温:不论室外温度如何,室内温度均为十六七摄氏度。冰窖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为存储施工材料的库房。2017年,冰窖已对公众开放,且内部改成了餐厅。为充分利用内部空间,餐厅分为上、下二层,中间增设了楼板及木柱支撑,但对建筑的整体扰动很小(图2)。
故宫内冰窖建造的史料较少,但满文档案《康熙修建畅春园冰窖清单》(郭美兰译),包含了同为皇家建筑的畅春园冰窖建造史料,因而可提供参考。根据该档案记载,康熙帝于三十九年(1700年)下旨,在畅春园建造冰窖。建成的冰窖有4排,每排6间,共24间。每间冰窖室内长约4米、宽约6.1米,存冰1250块。从建筑做法来看,该冰窖与故宫内冰窖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半地下室结构、厚墙体、顶棚为拱形、屋顶采用筒瓦顶。值得注意的是:畅春园冰窖地面采用了豆渣石。此石属于火山岩石,其药学功能是解毒散结、去腐生肌,在此处可以将水中游离的杂质、细菌吸附,并可以防止水腐败,起到净化作用。由此可以推断:故宫内冰窖地面亦有类似做法。
古代没有制冰的机械设备,冰窖里储藏的冰块均源于从指定地点采取,而古人称取冰块的过程为“打冰”。如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其中“打冰”载:“冬至三九则冰坚,于夜内凿之,声如錾石,曰打冰。三九以后,冰虽坚不能用矣。”这段话说明:“打冰”的最佳时间一般为三九天,此时冰最坚硬;打冰宜选在夜间进行,这是因为夜间结的冰未经日晒,不易融化,易于保存。这些冰块源于紫禁城周边的河湖。如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其中“窖冰”载有:“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謻门运之”。在这里,“謻门”即为古代冰室门。由上可知,“御河”“通河”“太液池”均为打冰之处。冰块的尺寸大小,亦有相关规定。如《大清会典》卷74“工部”载:“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即打冰时,不仅要选取干净、坚实的冰块,而且每块冰的尺寸宜为0.5米见方(1尺=10寸,1寸=0.033米,此处为15尺)。
第二年天气变炎热时,冰块被取出于冰窖,供宫廷人员消暑用。如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卷2之“城东内外·春场”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即明代宫中在立夏日启用冰窖,将冰块赐给宫廷人员。据《明史·职官志》载,管理冰窖的为内官监,负责皇室的藏冰和用冰。又如《燕京岁时记》之“赐冰”载:“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即清代通过颁发冰票的方式赐冰。另冰块从头年冬天入藏至第二年夏季使用,期间大约有2/3的数量会融化。但是,古人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通过多储备的方式予以解决。如《周礼》之“天官冢宰第一·凌人”载:“令斩冰,三其凌”。在这里,“三其凌”就是储藏三倍所需要的冰块,以备用。
冰箱:
水殿开冰鉴,琼浆冻玉壶
宫中的古代冰箱称为“冰鉴”。清代梁诗正的《宁寿鉴古》载其功能:“谓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故疏通其底,使冰之寒得以透彻也。”易知,“冰鉴”即古人在夏天用于盛放冰块、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且带透气孔。清代沈濂的《怀小编》载:“今之酸梅汤为冰鉴中食物之一”,即冰鉴用于制作冰镇酸梅汤。相应的,故宫藏若干冰鉴,为古代冰箱,均具备冰冻食物功能。
如乾隆御制款掐丝珐琅冰箱,由箱体与箱座两部分组成(图3-图4)。箱体胎底为木制,胎面为铅皮,最外表层则以掐丝珐琅工艺装饰。其中,箱底部为冰梅纹饰,其余五个面为缠枝宝相花纹饰。此冰箱的上下口均为正方形,上口边长0.73米,下口边长0.63米,高约0.45米,壁厚0.03米,重达102公斤。从外观构造角度而言,冰箱两端各有两个提环;顶盖上部有两个铜钱形状的透气孔,用于凉气冒出;顶盖侧面为鎏金工艺装饰,且镌刻有“大清乾隆御制”字样;底部一角有出水孔,用于冰块融化成的水排出。冰箱下部的底座为红木材料,高0.31米,重约21公斤。底座四角装饰以掐丝珐琅工艺的兽面纹,工艺精湛,与箱体纹饰巧妙融合。
此冰箱的制冷方式可谓绿色环保:将冰块放入箱体内,盖上顶盖;冰块融化后产生冷气,冷气从顶盖的透气孔冒出,进入室内,可使室内降温;在底座内置水盆,可接纳箱底出水孔流出的水。箱体侧壁较厚,有利于减缓冰块融化速度;木胎外的铅皮,具有很好的防腐、防漏效果,有利于“冰箱”的长久使用。另箱体正中高度可置放支架,支架上部置放食物,支架下部置放冰块。这样一来,此冰箱既可冷冻食物,又可起到“空调”作用。
故宫藏另一款古代冰箱,为柏木冰箱(图5)。冰箱置于柏木底座上。该冰箱为上大下小的斗形,平面尺寸约为90厘米见方,高约82厘米,内壁四周包镶有铅皮一层。冰箱底板正中有小孔,中间高度设架空搁板一层,顶部有盖板,盖板上开设铜钱纹的通气孔,外部两个侧面各设两个铜提环。从材料上讲,柏木和铅均为较好的冰箱制作材料。柏木古朴典雅,色泽鲜丽,木纹清晰,表面具有丰富的自然木节,给人以较为舒适的视觉;柏木木质厚实,遇水不易烂,不会发黑,且散发出一种有利于安神补心的香味,用作冰箱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铅皮有利于隔绝冰箱外面的热气,并利于冰块保持低温。该柏木冰箱的使用原理,和乾隆御制款掐丝珐琅冰箱相同。
冰食:
冰椀浮瓜美,欣看绛实香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里,已有“冰胡儿”“酸梅汤”(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雪花酪”(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之“饮食”,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等冰镇食品。冰窖里的藏冰,为宫里的冰食提供了保障。紫禁城里的消夏冰食种类丰富,令帝后顿感凉爽的惬意。
明代宦官刘若愚撰《酌中志》,其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载:“(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庙进香,吃白酒,冰水酪”,即紫禁城里有“冰水酪”。此处的“冰水酪”,应该是牛奶与冰的混合物,类似于奶油冰棍。清代多位皇帝的御制诗中,都包含了消暑冰食。如乾隆帝撰“消夏十咏”之“冰”载:“广厦无烦暑,精盘贮碎冰”(《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卷9),此处“碎冰”即解暑用的小冰块。又如嘉庆帝撰“恭和御制消夏十咏元韵”之“瓜”载:“冰椀浮瓜美,欣看绛实香。翻匙流素雪,溅齿迸银霜”(《清仁宗味余书室全集定本》卷6),此处“冰椀”即各种瓜果与冰块的混合物。再如道光帝撰“梅浆”载:“冰壶荡漾移,甘酸真止渴”(《养正书屋全集》卷19),此处“梅浆”即冰镇酸梅汤。
曾侍候慈禧太后的宫女何荣儿,对慈禧的消夏冰镇食品“甜碗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金易、沈义羚著《宫女谈往录》之“玉堂春富贵”,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版)。甜碗子可包括甜瓜果藕、百合莲子、杏仁豆腐、桂圆洋粉、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种类。她例举甜瓜果藕的做法为:把新采上来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葡萄干、鲜胡桃,则是把无核葡萄干先用蜜浸了,把南方进来的青胡桃砸开,把里头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何荣儿认为甜碗子不仅仅是消暑小吃,而且外观“精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