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北京中轴 尽览百年沧桑
2024-08-06沈望舒
按照2017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的要求,世界遗产,需要在变化和发展中,传递“世界遗产”古今及未来的价值,让人们了解遗产在历史上的作用、对今天的意义、于未来的功能。《指南》强调遗产的“后继特征”:即在整个历史过程中被不断添加、赋予,而变得丰富丰满的整体特点。把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形态的组成,这才“真实”——它包括古代之“源”、现当代之“流”以及未来之“传”全过程,以便更好服务于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进步。
解读中轴文化,须有变迁意识与活态思维。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大书,先是变化演进史,后是逐步完善史,高潮在新中国辉煌史——它伴随近现代中国的风风雨雨起伏跌宕。
先抑后扬的新旧两段
作为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视窗,北京中轴线亲历先抑后扬的新旧两段。
旧,指1949年前——清末民初,民族积贫积弱,国家逐步沉沦。永定门目睹1900年“庚子国变”时八国联军的肆意横行,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巨大国耻。随后,有北洋军阀轮番登场的至暗,有日寇入侵、奴役的悲惨。中轴既有遇明初后再次“失都”(1928)的落魄,又有“光复”(1945)由欣喜直坠“接收大员”之灾的深渊……史界认为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始于三千年前萌发的忧患意识;中轴线历史,情系国与都之忧患。那种有盛世、有衰颓,也有“伟大复兴”。
新,指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奋起于废墟,激情燃烧岁月创造的新生。中轴线浓缩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首都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京声音、首都场景,带动着神州大地的一轮轮奋斗、发展。国民记忆里众多具有文化标志性、风尚指向性的事件,国家民族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大量内容,都发生在北京中轴可圈可点的现象级史实中。
“人”及其精神
北京中轴线上的许多时刻,皆由大写之“人”及其精神所点亮。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变法六君子在菜市口就义,“铁血维新”的直接影响——因新文化运动入狱的学生们高呼:“吾为谭嗣同!”1919年5月4日,十三校三千多学生集聚天安门前,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五四”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在1921年前后于沙滩红楼的激情奔走,写就伟大建党精神浓重一笔。1935年12月9日 ,北平大中学校爱国学生六千余人涌上街头,目标新华门: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波及全国,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全民抗战的爆发,提供社会动员和思想准备……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怀仁堂确定国名、国旗、国歌,宣告定都北京,天安门见证开国大典,定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那个伟大瞬间……
百年以来,中轴线中心质变、景观靓变。紫禁城改称“故宫”,再变身“博物院”;诸多皇家坛庙园林公园化,成为服务国民的公共文化场所;伴随原有衙署群的消失,分属宫城、内城、外城的不少门、楼、路被拆、迁、改。更为深刻的,在当代职能与符号意义的更新:新中国,令明清皇城正门上的楼匾换为国徽,开始以五星照耀、红色映衬的雄姿,作为中国的代表与象征。中轴线之“核”移,最为震撼。社会焦点从紫禁城内“宫心”,改为天安门广场为核的“场心”——天子的祭祖拜天,变为国家以人民为心、常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庄严仪式,倾诉着崭新的价值取向;政务从宫内“三大殿”,移到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共构的新“治朝”,变“家天下”的封闭为“民天下”的开放。人民当家作主的无数要务大事,让中轴文化带一次次被世界瞩目……包括中共SFquigwVtkyg1V0NzFUNaA==七大之后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届全国政协及其之后所有全国政协大会;包括从第一届制定《宪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之后的历届人大和国家发展计(规)划,也包括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众多成员,如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皆产生、发布、闪亮于此……
国家高地、北京阐释、中轴表达,成就了首都核心功能的发散方式。近现代北京中轴线,已上升成为世界人民熟悉的认知、华夏民族集体的记忆。
时代中轴的文明引领
与时俱进,为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作为首都精神文化脊梁的北京中轴线,也是如此。以价值为追求的“中轴”,在共和国历史上一直在用动静两形态发声,激荡着神州与全球。
“静”,可见于迭代的大型文化设施、延伸的公共建筑带。这些建筑带,以其日益厚重丰富的现代文明生活品质,常态化引领、示范、带动社会进步。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十大建筑”为一波,后来的“国家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等营建民族文化叙事体系,是又一波。近年,央媒屡发结合中轴线讲述国势的文章,一波波地历数:北延长线上,有奥运建筑群、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临近昌平山区的中国国家版本馆,2024年5月向社会开放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南延长线上,规模宏大的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大兴国际新机场……这些增量,都用“国之大者”的经典内容、数字表达,通过文明新形态弘扬当代中轴文化。
“动”,指彰显大国力量的许多活动现场。如天安门前与长安街上的历次大阅兵,又如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建党百年的大典系列,都以精彩纷呈、恢弘大气、世界传播的“特态”,演绎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与北京中轴文化的辉煌。
讲好说足北京中轴线近、现、当代的文化荷载,充分描绘其思想精髓的传承、创新、发展,对于认知中国如何站起来、怎样强起来,意义重大。同时也是相关“文宣”补短板、强弱项之方向,今后张扬其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着力点。
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本着“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真知灼见,要求“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应当成为持续建设北京中轴线文化之认识论与实践论的行动指南。
(沈望舒,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兼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