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边疆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2024-08-06何芸郑维婧高玲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9期

[摘 要]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愿景,促进我国人才培养向更灵活、适应性更强的方向转变。尽管职业教育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有显著成果,但对职业素养教育在适应经济发展和满足行业、职业、岗位需求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入研究。针对中等、高等和职业本科三个阶段的职业素养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的创新体系、实施路径、评估办法,旨在推动云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9-0009-04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向创造”、由“速度向质量”、由“产品向品牌”转变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青年失业率屡创新高,导致“就业难”和“招聘难”并存的问题,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在于劳动者的专业技术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职业素养也未达到工作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了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指出截止到2025年,云南省将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0万人次以上,技能人才总数将达到832万人以上,占就业人口比例超过30%;高素质技能人才将达到291万人以上,占技能人才比例达35%。这一规模和结构的调整有望基本适应产业强省的战略需求。然而,当前云南职业教育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使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变得尤为迫切。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中等、高等和职业本科三个阶段的职业素养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构建“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的创新体系、实施路径以及评估办法,旨在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推云南职业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一)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概念与关键角色

在我国迈向技能型社会的过程中,市场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需要他们不仅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沟通协作能力、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劳动者在特定职业或工作领域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根据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应紧密结合实际生产和工作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此,学校需要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力度,增加投入,优化师资,激发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内驱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职业素养教育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帮助劳动者应对职业挑战,融入技能型社会,取得职业成功,并做出社会贡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因此,各教育阶段都应重视职业素养的启蒙和培养。职业素养教育在中国技能型社会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专业技术是外在,职业素养是内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职业素养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是让劳动者首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2100多家企业开展的一项历时4年的跟踪调查显示,企业最看重的技能人才能力包括积极主动(82%)、责任心(77.3%)、团队精神(72.7%)、执行力(72.7%)、沟通能力(50%)、专业学习能力(50%)。这表明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中,企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不仅需要能够立即“上手”的高技能人才,还需要积极进取,有高度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良好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

职业素养教育注重个人自我规划与管理,融合专业技术,培养通用职业素养,如职业操守、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创新意识、信息素养等。个人层面,职业素养教育有助于树立正确职业态度,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养,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企业层面,职业素养教育能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内部凝聚力,提升工作效率,保持稳定发展,降低管理风险;社会层面,职业素养教育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手段,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使学生兼具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增强职场稳定性、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对高效利用国家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双高技能人才、稳定就业形势、促进社会工作环境和谐发展与推动经济稳定发展具有深远价值。职业素养教育能帮助技能人才适应技能型社会要求,对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素养教育在中高本阶段的现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社会,加快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将全面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养作为重点培养目标。为深入研究云南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本科三个阶段职业素养教育发展现状,本研究通过实地探访,并设计调查问卷对来自云南边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以及职业本科的500余名学生进行了青年职业素养意识的调研分析。调研结果显示,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以及职业本科的职业素养教育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部分呈现出相似的特征。

(一)主动学习职业素养的意愿与学习能力表现一般

受社会观念、职业认同等因素影响,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以及职业本科阶段的学生主动参加职业素养培训的意愿一般,尤其体现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有67%的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参加职业素养类培训,更愿意服从安排,仅有31%的学生愿意积极参加职业素养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有69%的学生表示基本能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2%,而在职业本科阶段,有84%的学生表示基本能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有28%的学生表示无法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由此可知,学生的主动意愿不足,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是由于中考、高考分数无法报考录取分数更高的学校,使其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一些阻碍,从而影响了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二)自身职业素养一般并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以及职业本科阶段,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职业素养培训意识虽有一定的提升,但由于缺乏职业认知启蒙与实践体验,仍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学生难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只有不到15%的学生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同时超过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素养一般。可见,由于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和如何培养职业素养的了解相对粗浅,这导致后续制订清晰的行动计划变得更加困难。

(三)职业素养课程普及度提升,但效果不佳

调查结果还显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本科三个阶段的职业素养相关课程覆盖面超过60%,其中高等职业教育阶段职业素养相关课程覆盖85%,职业本科阶段为72%。然而,超过60%的学生觉得效果一般,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仅有18%的学生觉得效果明显,有82%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相对而言,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有37%的学生认为效果明显,职业本科阶段有31%。

(四)就业观念趋于理性,基本一致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本科学生普遍认为企业选拔人才重视专业技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思想品德和社交能力,而学习成绩和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性较低。面对就业形势,超半数学生有信心找到工作,其中中职生信心最强,高职生次之,职业本科生最低。多数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但中职生更倾向于一步到位,职业本科生更愿意深造。求职时,学生最关注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学历越高对薪酬期待越高,专业对口关注度低,反映出学生在专业选择时的迷茫和缺乏职业规划意识,这可能与职业素养教育效果不佳有关。

三、实施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教育政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不断调整优化,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发展,以及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正是顺应这一政策趋势的必然选择。通过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本科教育的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一体化教育能够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接受到连贯、系统的职业素养教育,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市场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不再仅仅关注应聘者的学历和专业技能,而是更加重视其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能够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根据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职业素养高、创新精神优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差异性的教育安排旨在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与需求,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一体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发展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不断适应变化、迎接挑战。

(四)提升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需要

实施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措施,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体验。同时,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推动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

四、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创新

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注重专业技术与职业素养的并重。通过调研发现,企业不仅看重员工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其职业素养,如诚信、团队精神等。这为云南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对中职、高职、职业本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后,我们找到了培养的关键:先养成自主发展的习惯,再加强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实现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的创新。我们要坚持技术与素养相结合,立足现实与未来,探索内外与目标导向,融合自我价值与家国情怀,创新内容与形式,使技术与产业相匹配,素养为专业赋能,为国家现代化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一)内容创新

针对中高本阶段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我们特别关注云南边疆地区学生的职业素养缺乏情况。对来自云南边疆地区中高本不同阶段的500余名学生进行的青年职业素养意识调研数据显示,三个阶段的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职业素养占比超过35%的分别是:演讲口才、沟通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管理、情绪控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地探访多家企业,吸纳最新行业资讯,梳理职场实战经验,帮助学生适应未来技能型社会转型,推动青年成为终身学生,创新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包括六大模块、三级台阶和一套行动指南。其中六大模块为学力提升、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专业素养;三级台阶为新手入行期、进阶培养期、高手养成期。实施职业化班级管理,让学生在不同阶段实践练习六大模块,形成真实职场行动指南。还有一套个性化职业行动指南,通过职业化学生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提高职业化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形式创新

调研数据显示,学校现有的职业素养培养形式主要以课程学习、专题讲座、实习实训为主,竞赛组织为辅。与此相对照,学生更青睐以演练、拓展训练、讲座和课题学习为主,参加竞赛和一对一训练为辅的职业素养教育形式。

结合调研结果,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将采用创新、多元的形式,并由多位教师共同协作进行。不同层次的院校可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将职业素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将职业素养课程作为特色核心课,以保证充足的课时量。相较于传统教学,采用多师型课堂,以体验、实训、研究三种方式进行真实职场浸润式模拟演练。有效运用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形式的前提是充分利用各级学校的公共资源、活动组织及参赛资料等交付物,将其作为职业素养课程的辅助教学资源加以组织、调整和管理。例如:勤工俭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锻炼的机会;学校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对外沟通展示自我的机会;各专业跨学科观摩可以为学生开阔职业视野等,促进跨领域的学习。

五、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改革

职业素养教育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具有不同的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目前,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不同学校间存在差异,导致毕业生可能面临课程不连贯和重复的问题。因此,推进职业素养教育的一体化实施至关重要。传统的职业素养教育实施路径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改革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注重体验、实训和研究相互作用的浸润式演练。

通过实践研究,采取三全实施路径的改革措施,包括全过程、全育人、全质量监控三个方面。全过程是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到就业的全过程辅导学生,全周期参与人才培养;全育人是将产业、企业、职业、专业转化的资源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实用型教学体系;全质量监控是通过岗位模型中的能力画像推导出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并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过程辅助,确保学生胜任相应岗位。在就业服务中,通过模拟面试等辅导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三全实施路径充分利用了中高本职业教育阶段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资源,将每项活动和每个动作都视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在学生中落地生根。

六、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实施中的评估与优化建议

中高本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建立评估机制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教育跨度长,采用双积分评估法:传统课堂用可流通积分激励学习,项目式课堂则用勋章积分模拟企业机制,提升职业素养及岗位能力。教育分三阶段,每阶段设双积分奖励,达高手阶段可解锁助教工作,实现学校到职场的平稳过渡。

然而,实施中仍遇问题,故提出五点评估优化建议。第一,建立统一的职业素养评价标准,涵盖学力、职业认知cvtJgHClSiK4u2mtotCXSw==、道德、技能、行为和专业素养六大板块,确保各阶段评价一致性。第二,鼓励校际合作,分享经验,完善评价体系和方法,实现评估标准的统一和优化。第三,强化实践考核,设计实用、灵活的考核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以展现职业素养。第四,引入多元化评价方法,如案例分析、论文写作、作品展示等,全面考查学生职业素养运用。第五,利用AI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化评估和数据化分析,挖掘学生发展特点和问题,为全面评估和持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七、结论

云南职业教育在技能转型和职业变更中,高技能人才的支持至关重要。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既要技术精湛,又要注重职业素养。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实现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教育的纵向衔接成为重要任务。本文通过研究和调研,探讨了职业素养教育在云南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并分析了500余名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调研显示,各阶段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差异,有提升空间。因此,设计了包含六大模块、三级台阶的一体化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并开发出体训研相结合的浸润式演练模型。同时,提出采用创新教育形式进行一体化教学,实现分级侧重、整体贯通的目标以及采取三全路径,并已在云南部分学校试点。未来目标是将此路径推广到更多云南地区乃至全国院校。尽管面临挑战,但坚定信念、持续努力,定能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书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孙潇.加强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全省技能人才将超832万人[N].昆明日报,2023-08-04(A03).

[2]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的技能转型: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劳动者队伍成为终身学习者[R].2021-01.

[3] 刘敏.如何破解职业素养教育“两张皮”[J].中国高校科技,2018(1):84-86.

[4] 张金磊.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3):145-149.

[5] 张艳.浅谈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28):36-38.

[6] 周天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5):80-85.

[7] 赵一瑾,张杰,何芸.信息技术职业素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23-01.

[8] 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3.

[9]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J].上海教育科研,2016(10):85.

[10] 张云霞.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13):155-160.

◎编辑 马燕萍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教学名师研究项目“机遇与挑战:‘高职扩招+双高计划’背景下云南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负责人:何芸)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芸(1979—),女,汉族,云南华坪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郑维婧(1987—),女,汉族,云南昆明人,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本科,研究方向:青少年学业素养与职业素养培养。

高玲慧(1981—),女,汉族,云南香格里拉人,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本科,研究方向:青少年学业素养与职业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