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2024-08-06谢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9期

[摘 要]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探讨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从长效机制的构建角度,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长效机制设计,并探讨了长效机制的实施路径和策略。接着探讨了国外高职特色产业学院长效机制的实施效果,总结了其在学生就业率、产学研合作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特色产业学院;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9-0001-04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培养技能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特色产业学院作为高职教育的新兴模式,其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高职特色产业学院需要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产教融合,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2020年7月,教育部联手工信部颁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是高等教育领域重大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旨在引导和激励高等教育机构与具体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为学生提供与未来职场紧密相关的教育路径,进而促进教育与产业的共同进步。因此,构建长效机制,推动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探讨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和长效机制的构建,旨在为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推动其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做出贡献。

二、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自“双高计划”实施以来,高职院校秉持各自的教学特色与优势,紧扣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与企业、政府及行业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众多产业学院的成立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满足了企业需求,为社会培养了众多技能型人才,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

尽管产教融合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高职院校特色产业学院的发展依旧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企业参与的热情不足,导致学校与企业间存在热度不一的现象;另一方面,校企在利益共享上存在分歧,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框架。此外,尽管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广受认可,实际操作中缺少稳固且互惠的长效合作机制,影响了合作的持续性和效率。

因此,高职院校特色产业学院下一步发展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创新合作模式,以构建更紧密的校企合作体系,建立持久校企双元育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这些策略,促进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实现校企双赢。

三、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概念、特点与架构

高职院校特色产业学院是职业教育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它是指依托地方产业优势,开设与地方产业相关的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机构。特色产业学院通过提供企业实践机会,全面提升学生技能,从而培育符合地方经济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其显著特征包括与地方经济的深度结合,不仅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产业同步,教学与实践活动也紧跟市场脉动。课程设计贴合市场趋势,确保教育内容与职场需求无缝对接。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师资团队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行业知识与技能。

从结构上讲,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构建有三个关键层级。第一个层面是涉及需求对接、管理协调与资源整合,确保学院运营的坚实基础。中间层关注教育服务、技术创新及区域经济支撑等关键领域,这些是学院发挥作用的核心。最后一个层面则专注服务内容和对象的具体实现,包括促进区域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以及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展现了学院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贡献。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教育机构的长效机制构建

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高职特色产业学院这样的教育机构一个用于建立和持续改善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视角,有助于保障教育质量和学校发展的连续性。高职特色产业学院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广泛,包括学生、教师、家长、政府部门和行业伙伴等,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需求和目标。利益相关者理论突出了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和预期的重要性,这一点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领域,它促使职业院校深化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学生各相关方需求的了解,深度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需求,为高职院校提供了科学的决策理论基础。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决策过程的包容性增强。长效机制作为一种管理策略,旨在确保教育机构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对维持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向前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这种机制的成功构建和实施,必须基于深入理解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期待,以确保所有参与方的利益能够得到公正的考虑和平衡。

五、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定义和识别利益相关者

在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中,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受到该建设过程和结果影响的各方。建立一个有效的持续发展机制,首要任务是准确地辨识和深刻理解这些关键参与者的角色和需求。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利益相关者主要涵盖职业学院、地区领军企业、教师和学生群体、行业协会、政府机构以及家长等。识别这些参与者的策略主要有三种:一是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收集利益相关者对产业学院建设的期望和关切点;二是深度访谈。与产业学院利益相关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探讨他们的需求和观点;三是文献回顾。通过研究相关文献来了解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已有的观点和研究成果。研究试图综合应用三种方法,全方位了解和把握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各利益相关者,从而为建立一个稳固、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奠定坚实基础。根据米切尔评分法,产业学院相关利益主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职业院校和企业等主体是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教师和学生属于预期型利益相关者。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则属于潜在型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和影响力分析

在构建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过程中,对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利益及其对学院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度解析是关键。这样的分析有助于精确识别和理解各方在学院建设与发展中的角色及其重要性,从而有助于促进学院的稳定增长及有效构建长效运营机制。

职业院校关注点主要聚焦在三个核心领域:首先是提高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增强学生的技能和就业能力,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其次是接入企业的案例和资源,旨在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实效,推动学院的持续进步与转型;最后是提升学生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与创业机遇。

对企业而言,关键目标是效益的增长,具体体现在:一是引进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提升员工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二是借助产业学院资源,通过校方提供的培训优化人力成本,提高培训效能;三是利用学院的研发资源和技术平台,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降低研发投入。

作为学院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教师期待学院提供行业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以及先进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提高教育质量和业务能力。同时,教师寻求与企业紧密合作,以促进个人职业成长。学生则寻求获得符合行业需求的技能和知识,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教育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希望通过产教合作建立产业学院,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推动教育创新,致力于培养满足产业需求的技术人才,促进产业更新和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支持区域经济稳健发展及产业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各利益相关方在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中的重要性,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对学院发展的潜在影响。

(三)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与利益协调的关键点

在构建高职特色产业学院期间,维护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平衡利益成为关键。面对多元的利益构成,探索实现各方共赢的策略显得尤为关键。为促进产业学院向前发展,与利益相关者建立积极互利的合作框架是不可或缺的。在进行利益调和时,需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沟通与协作。建立持续沟通机制,以保证与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顺畅对话,及时获取并响应其需求与建议。通过促进合作和交流,可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成互惠共赢的局面。二是保护与均衡各方权益。在追求满足各方需求的同时,关注权益的公平分配,避免利益冲突和偏见,以公正的手段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三是要讲清调和与适应机制。对于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分歧,应采取有效调解策略,寻找广泛的利益一致性。在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和妥协,确保维护整体利益与稳定环境。四是要确保决策透明度与参与度。保持决策和管理流程的透明公开,使所有利益相关方均可清晰理解学院发展策略与政策措施,增加他们的参与意愿和对学院的归属感。高职特色产业学院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在维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的同时,有效推进自身的发展。

(四)高职特色产业学院长效机制构建

长效机制是指一种稳定、持续且有效的管理模式,其设计和实施旨在保障产业学院的稳定发展和持续改进。长效机制的特点包括制度化、透明化、灵活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产业学院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长效机制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期望,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和整合。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制定明确的管理体系和决策程序,确保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促进产业学院内外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模式,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对产业学院的发展目标和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实施长效管理机制对于确保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持续成功与高效运营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制定和执行针对性的策略和路径变得至关重要。首先,同地方政府的发展需求进行对接,深入了解区域发展规划,以便支撑政府的战略目标。接着,需与行业及企业的具体需求对接,定位产业挑战和企业面临的问题,为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切实帮助。同时,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明确他们对于职业路径、工作职位和创业机会的期待,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其次,要促进合作与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多方参与的管理平台,包括制度、机构和文化层面的构建,这些平台有助于界定合作方的责任、分工及权利,为学院的高效运作提供坚实基础。再次,要进行资源整合与项目实施。联合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共同动员,整合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设备、专业师资、教学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及实习基地等资源,共同推动学院建设项目的实施。最后,要进行长效机制效果评估。对长效机制实施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估和分析,以便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评估应涵盖机制设计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所有利益方的满意度与参与水平以及学院管理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情况。长效机制的效果评估是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为后续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和指导。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长效机制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和参与程度如何、产业学院的管理绩效和教学质量是否得到提升等方面。通过执行这些策略并进行定期的成效评估,可以保证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并促进高职特色产业学院的稳步发展与改进。

六、国外产业学院与我国特色产业学院的比较

在对国外高职产业学院与我国特色产业学院进行比较时,可以发现国外高职产业学院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英国的“产业大学”概念在1998年首次提出,但它与我国的“产业学院”在本质上存在差异。我国的产业学院更接近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和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国外的经验在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国外产业学院在构建长效机制方面表现出几个显著特点: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紧密跟随市场需求;中介机构在教育产业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实践教学得到强化,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支持。

这些长效机制的实施效果同样显著,主要表现在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以及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这些成果不仅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为毕业生顺利进入职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我们深入分析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建设需求、长效机制的构建、案例研究等方面。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是长效机制的关键因素

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较为灵活,能够根据当地产业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保持与市场的紧密联系。这种灵活性使得学院的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产学研深度合作是长效机制实施的重要保障

高职特色产业学院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产学研三方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还能够促进当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三)注重实践教学是长效机制的重要特点

高职特色产业学院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课程、实习实训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四)健全的就业服务是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通过举办招聘会、提供职业指导、开展就业培训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促进其个人发展和社会融入。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在构建长效机制时可以借鉴国外产教融合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在课程设置、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发力,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长效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分析,深入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期望目标以及在学院建设中的影响力。通过探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与利益协调,揭示了学生、教职员工、企业以及政府等各方在学院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包括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注重实践教学与产学研合作以及不断完善长效机制等。相信通过学院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努力与合作,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为我国高职教育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的研究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加强对不同类型和地区高职特色产业学院长效机制的比较研究,探索长效机制的共性和差异性。其次,加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沟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策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徐秋儿.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72-73.

[2] 邵庆祥.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理论及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4):44-47.

[3] 郭雪松,李胜祺.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1):20-27.

[4] 李宝银,汤凤莲,郑细鸣.产业学院的功能设计与运行模式[J].教育评论,2015(11):3-6.

[5] 李潭.产业学院:校企合作新型路径[J].教育评论,2017(11):27-30.

[6] 朱为鸿,彭云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2):30-37.

[7] 张艳芳,雷世平.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内涵、地位及属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50-55.

◎编辑 王亚青

①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XJK21BZ J039)。

作者简介:谢军(1977—),男,汉族,湖南华容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