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对话深度探索

2024-08-03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7期

刘院士,您从事科研工作这么多年,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做科研最大的乐趣就是成功。我从事科研工作60多年了,也取得了一点成就。当年我研究玄武岩时,国内还没有人成功做出相应的同位素测试,我想要闯一闯,最终也做成了,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内和国际的认可,让我很高兴。我研究了一辈子火山岩,眼看着玄武岩现在不仅“入地”,还能“上天”,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一想到我们正在做的事对人类和社会有用,我就觉得很欣慰。

您现在是80多岁的高龄,也戏称自己是“80后”,却还一直带着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在这个过程中,您有没有感到累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形,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其实人越老想做的事情越多,越觉得时间宝贵。我的许多老师和前辈虽然年纪很大,却都在努力地工作,他们都是我的榜样。所以我也想趁着腿脚还灵便、脑袋还灵光的时候多做些事情。虽然工作的时候也会忙、会累,但都心甘情愿。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初心,国家和人民把我培养出来,为社会多作贡献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到学生,这个社会的发展当然要靠年轻人,但年轻人有他们的优势,也有他们的缺点。比如在地质这个领域,年纪大的人要比年轻人经验丰富些。我曾经带着我的学生从北京一路开车到新疆去,过了西安,我们下车休息,我让他们说说现在脚底下踩着什么、眼前放着什么、有哪些地质现象,有些学生说不出来,所以还是得多积累实地考察的经验才行。那年我记得大家跑了有1.7万多公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喜欢和学生打交道,相处多了觉得我自己好像年轻了一点,而且带他们去野外学习,也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您除了会带学生到野外考察,还常年在一线进行教学工作,不断在科研工作中协调自己的时间和日程,不耽误教学,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工作方式?

教育和科研其实是密切相关的,每个人都要通过教育成长起来。我认为在社会上,起码有两项工作必须得到大家的认可——教育和医疗,一个培养人,一个救人。古今中外,那么多事情都变了,“社会发展需要教育”这一理念却始终没变。我是被教育培养出来的,现在有了能力,给学生讲点课还是很有必要的。

讲课不仅能教学生知识,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我在讲课之前,总要在教案上增加一些最新的信息,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我和学生也是相互促进、互相提高的关系。从1983年到现在,我在我们学校已经上了40多年课了,这么些年来,上课的时间是从来不更改的,也不能被耽误。

我们知道您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也花了很多精力和心思做科普,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传播人。您为什么会如此热心科普?

科学发展的落脚点有两条,一是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二是提高人民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毕竟是少数人的工作,我们的成果能够被群众接受,其中的技术和理论能够被更多人掌握,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些成果的作用,所以科研和科普是相辅相成的。我自己懂得一点知识,除了自己该做好的工作之外,当然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一点科学普及的工作,让大家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理论和技能。

现在,科学教育也是十分热门的话题,您认为在科学教育领域,我们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传统教育的方式有些确实不错,但已经不那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了。拿上课时间来讲,小学生和研究生上一节课都是45分钟,可小孩子经常坐不住;从内容上来说,许多知识都在不断更新,但教案还是老样子。

近些年大家提出了科学教育这一理念,这是一种尝试,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需要不断地加强,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科学教育并不是让孩子们摆弄一下机器人那么简单的事情,它涉及方方面面,尤其对科学理念、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事。中国人口占全人类的1/5左右,能把中华民族的教育搞好,对全人类的教育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我们能感受到您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非常深的思考。就像您说的,知识的更新是非常快速的,而阅读杂志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您是《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编委会主任,也为杂志内容付出了很多心血。您是否能从科普阅读的角度给青少年一些建议?

想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们必须要读书,不只是教科书,当然也包括杂志。《知识就是力量》1956年创刊到现在,已经有68年的历史了,在中国的影响很大,许多内容都非常前沿,所以多读杂志,我们能更快速地把握科学发展的形势。

除了杂志之外,我也建议孩子们到了中学后尝试读一读名著和学术专著。许多短文看得快,可能忘得也快,而名著读了几遍后很难忘记;专著更是帮助你了解一门科学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碎片化的科学知识和系统的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

国家现在十分关注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也在大力挖掘和培养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在这方面,您认为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吗?

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其实是很聪明、很能干的,某种程度上,中国不缺人才。但实际上我们又缺人才,是因为我们的人才没有被很好地培养出来,这是教育和科研体制的问题。我一直主张人才的队伍应该是塔形,越往顶端人越少,但下方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队伍在支持。

我们现在的人才队伍大部分处于梯形,缺少拔尖的人才,想要在这方面有所成果,就需要伯乐。选拔人才的时候,应该相信一些最了解情况、最有发言权的人的建议,找到真正有能力、有专长的人才,并找到适合他们的培养机制。这些方面我们还需要做非常细致的工作。

最后,您想对青少年说些什么?

我说两句话吧,希望大家能做顶天立地人,干惊天动地事。

知识何以成为力量?刘嘉麒院士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案例。在坚硬的玄武岩“变身”柔软纤维的过程中,蕴含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它是一种新质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既看到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也感受到中国科学家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不懈努力和满怀豪情。播种科学的种子,点燃科学的梦想,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科学家点赞!

(责任编辑 /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