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难忘洛杉矶
2024-08-02陈晨曦陆雨萌
那年夏天,人民日报的两位年轻人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周来到美国。33岁的刘小明和32岁的吴骅,他们记者生涯的第一次奥运之旅就此开启。“那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我们肩上承载的是全中国老百姓对奥运的期盼”,时隔40年,刘小明的话语中仍难掩激动。
坐着消防车去采访
抵达洛杉矶后,刘小明和吴骅入住了当地的五月花酒店。酒店条件一般,距离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不到两公里。吴骅回忆说:“那时经费有限,为了省钱,我们每天都是步行往返新闻中心。”
通常,在早晨吃过一顿由咖啡和甜甜圈组成的美式早餐后,刘小明和吴骅就开始了一天的采访。“在洛杉矶的20多天,我们往返于赛场之间,很难正点吃饭,饿了就吃新闻中心免费提供的面包或买路边的热狗。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受到了当地华人的热情相助。”刘小明表示,当时的洛杉矶有华人华侨15万余人,他们成立了“中国奥林匹克之友”等组织,给予来自祖国的运动员和相关人员许多支持,“很多华侨都排着队请我们的运动员吃饭,我们也有幸参与了几次”。
热情的美国民众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次,吴骅和中国日报的记者在采访中迷路,便向就近的一个消防站寻求帮助,“消防队员非常热情,看到了我们胸前挂的记者证件,问了问情况,就派了一辆消防车将我们送到新闻中心”。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彩排对记者采访有严格限制,却不能影响记者获取资讯的心情。刘小明对香港大公报记者“变通的智慧”记忆犹新,“他在体育场外碰到了一位观看彩排的女观众,便把自己的一次性相机交给了这位观众,并约定散场后还在这里等她。”结果,女观众不辱使命,帮这位香港记者拍下的彩排照片成了轰动一时的独家消息。
中国代表团入场曲有“惊喜”
1984年奥运会正值“冷战”期间,中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参赛国家在开幕式上得到了热烈的掌声。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场时,观众纷纷起立鼓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播音员兴奋地介绍:“这是来自东方的巨龙中国代表团,他们得到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吴骅清楚地记得中国代表团入场时,有一个“插曲”:“当中国体育健儿英姿勃勃地出现在世界的视野中时,现场伴奏响起的竟然是在中国广为传唱的《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这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以致于回国后汇报工作时,还被不断问及此事。”吴骅表示,这应该是东道主为中国代表团精心准备的“惊喜”,更是给重回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中国一份特殊的礼物。
开幕式上的特色表演,既展现了开拓西部的冒险精神,又有浓郁的科技含量。刘小明回忆说:“当时有自带动力装备的‘飞人’在体育场的空中穿梭,感觉很新鲜,也挺震撼。”最后的点火环节,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约翰逊举着火炬爬上“天梯”,点燃五环形状的火炬塔。落日收尽余晖,体育场上暮色凝重的天空又升起了五彩缤纷的焰火。这难忘的一幕,在他心中永久留存。
采访中的喜与悲
洛杉矶奥运会第一个比赛日,刘小明在现场见证了许海峰射落中国体育的奥运第一金。
刘小明坦言,在他的报道计划中,许海峰并非夺金的热门人选。他说:“50米手枪慢射要打6轮。3轮过后,许海峰名列前茅,教练和代表团的官员都站到了他身后。这一举动让许海峰的内心出现了波动,随后几枪有失水准。这时,许海峰的主要竞争者、瑞典选手斯坎纳克尔表现稳定,咬得很紧。我们这些在场的中国记者和观众都紧张得不敢大声喘气。”
最终,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摘得洛杉矶奥运会首金,这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另一位中国选手王义夫获得了铜牌,这就引出了两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刘小明说:“当时射击场只准备了一面中国国旗,还是警察骑着摩托车送来了一面五星红旗,颁奖仪式才得以举行。”
首金大概在北京时间深夜11点半产生,刘小明要将消息尽快传回国内,但射击赛场打不了国际长途电话,更没有传真。一番折腾之后,他终于在北京时间凌晨两点半通过电传的方式将消息传回国内,“当时国内已是后半夜,值班人员都下班了,现场的新华社记者抢到了这条消息并成功发布,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刘小明的言语中有一丝遗憾。
刘小明见证了许海峰的夺金时刻,也经历了朱建华的“滑铁卢”。从1983年6月至1984年6月间,朱建华先后3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将世界纪录提高至2米39。在洛杉矶,朱建华与联邦德国选手默根堡在横杆前展开争夺,2米35的高度成为两人命运的分水岭。“当时一位男子1500米选手因为身体不适倒在了赛场上,正好位于跳高场地,让正准备试跳2米35高度的朱建华乱了节奏。”刘小明回忆,在朱建华第一次试跳2米35失败之后,在看台上一直沉默寡言的教练胡鸿飞突然大喊一声“太紧了”。最终,朱建华的成绩定格在2米31,跃过2米35的默根堡夺得了金牌。
比赛结束后,刘小明没能从失利的朱建华口中得到多少信息,却在赛场外巧遇了默根堡和他的教练,两人明显兴致不错,接受了中国记者的采访。通过对手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朱建华失利的原因。刘小明说:“默根堡的教练认为朱建华起跳的高度过于求稳,而且状态出得太早。失望之余再细细咀嚼,感觉不无道理。赛后采访情况复杂,不见得一帆风顺,从对手口中获取信息和评价,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商业大战”记者成赢家
在奥运史上,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商业化的办赛模式,这是个重大转折。商人彼得·尤伯罗斯领导下的洛杉矶奥组委将商业理念与体育赛事相结合,规定奥运会只找30家赞助商,每个行业只能有一家,赞助费最低400万美元,上不封顶,价高者得之。刘小明评价说:“此前几届奥运会都有高额亏损,蒙特利尔当地政府还为此承受了沉重的债务,是尤伯罗斯模式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奥运会。”
方案一公布,奥运赞助权激起了一些行业巨头的竞争,前有可口可乐公司出价1260万美元打败百事可乐,后有出价700万美元的富士打败了只愿意出价400万美元的柯达。
富士与柯达的胶卷之争,使记者成了“赢家”。吴骅以摄影记者的身份参与报道此次奥运会。他说:“富士是奥运赞助商,场馆外有广告,天上有飞艇。柯达是本土品牌,就在新闻中心旁边搭了一个临时建筑。富士为记者免费提供冲洗胶卷服务,柯达更厉害,不但免费冲洗,胶卷还可以以旧换新。”结束奥运采访之旅,吴骅手里的胶卷比来时还多。
为了降低成本,洛杉矶奥运会招募大量志愿者参与各个环节的工作,28742名志愿者经过统一安排,有组织地负责场地支持、医疗卫生、媒体、技术、餐饮等工作。“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获得非常完善的服务。志愿者很敬业,也很友好”,吴骅对此印象深刻。
采访奥运会,感慨万千。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中国记者要用浑身解数了解信息、回传稿件。洛杉矶奥运会的主新闻中心已经有电视屏幕同步转播比赛画面,记者可以通过电脑文字记录了解各赛场的实况。这是两人第一次通过网络手段接触新闻。吴骅说:“当时一切都觉得很新鲜。过去40年了,奥运会的变化天翻地覆。想不到网络出现后,现在记者的工作状态和方式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在16天的赛程里,初登夏奥舞台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5枚金牌。让刘小明和吴骅感到自豪的是两人奔波于各个赛场,最终见证了所有升国旗、奏国歌的金牌荣耀时刻。“人民日报在旧金山有一个分印点,我们在新闻中心里就能看到最新的报纸。中国健儿表现出色,我们的报道也越写越多,从每天不到半个版,到几乎成了整版。在新闻中心的报纸栏中,《人民日报》的中文报头特别醒目,这一幕永远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谈及此,两位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记者眼中仍在闪光。
责编 柏强 陶莽 王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