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管理路径 让在蓉流动党员融圈更有为
2024-08-02白茹
6月27日,锦江区“蓉漂”人才党委微党校直播间内,成都竹云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立伟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进行线上授课,当天吸引了200余名“蓉漂”党员参与学习讨论。线下,锦江区“蓉漂”人才党委依托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党员服务模式和教育模式,为流动党员提供人才认定、岗位推荐、双创孵化等15类80多项服务。
不止锦江区,在成都,为解决流动党员教育难、管理难、发挥作用难等共性问题,成都坚持以共管共育、做优服务、搭建平台为抓手,构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立体推动格局,逐步形成在蓉流动党员“找得到、管得住、用得好”良好态势,让在蓉流动党员融圈更有为。
打破空间壁垒建立高效协同共管机制
3月7日,成德眉资流动党员协同共管机制启动仪式举行,德眉资在蓉流动党委授牌成立。同时,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签署了《成德眉资四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合作共建协议》,就共建协同机制、共用教育资源、共促服务提质、共享发展成果等达成合作意向,共同为流动党员在管理教育、安居乐业、争当先锋等方面提供组织保障。
启动仪式上,一个细节吸引了参会人员的注意:每一位参会人员桌上,摆放着一套“在蓉流动党员政策礼包”,以及“就业创业机会清单”。此项服务,意在将关怀温暖和发展机遇送到在蓉流动党员心坎上,助力大家更好掌握惠民惠企、公共服务等方面政策,更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年来,随着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成都都市圈建设,四地经济社会交往更加密切。同时,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也面临着动态掌握难、学习落实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现实问题。“我们打破空间壁垒,开发上线了‘蓉城先锋’智慧党建应用系统流动党员管理模块,将流动党员信息导入,无差别提供教育培训资源、主题党日等活动资源和其他方面服务资源。”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流动党员管理模块内能高效实现组织关系挂靠“一键申办”、服务活动信息“一站集成”、教育资源“一屏获取”。与此同时,精准做好党员常态化学习保障,每天推送一份学习套餐、每周上线一个学习专题、每月开办一期网络培训,线上构建起覆盖全市流动党员的全天候“随身课堂”。
做优服务保障为流动党员“建家”“安家”
位于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内的“交子工社”,是西南首个高品质城市建设者社区,将建设者生活区进行集中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除办公、宿舍、食堂等基本功能外,还配备便利店、培训中心、运动场等设施,全方位满足建设者工作、生活、娱乐需求。
走进“交子工社”服务中心,工友在入住办理时需要进行实名制登记,而其中一项就是党员身份确认,这是找出流动党员的方式之一。结合区域特点,锦江区依托建筑行业综合党委,指导物业公司采取动态摸排、定期联排等方式,在建设单位驻地、一线工地和集中居住区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行动,灵活组建项目临时党组织,将摸排出的总包方、运营方、参建单位流动党员纳入组织管理。
再将视线放置成都全域,找出流动党员之后,成都集合市内外多种力量做优服务,为流动党员“建家”“安家”。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积极推动在蓉流动党员集中的镇(街道)、村(社区)、园区楼宇、商圈市场等党群服务中心建好流动党员服务阵地,根据区域内流动党员群体特征、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植入就业对接、务工服务、权益维护、职业技能鉴定、证件异地办理、随迁子女入学、大病救助就医、法律咨询等服务功能。
与此同时,市委组织部定期梳理“蓉漂”人才医疗、居住、教育等政策礼包,以及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机会清单,线上线下面向流动党员发布,将各市(州)在蓉流动党员纳入“蓉城先锋·蓉会万里”行动参加范围,以暖心行动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凝聚,促进在蓉流动党员及其所在组织健康发展。
着眼重大城市战略搭建作用发挥平台
锦江区宏济新路上,一处显眼的院落挂着牌子“小牛哥·刹一脚”。这里是24小时不打烊的爱心驿站,是快递、外卖、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休息地。建设驿站的同时,由行业部门统筹指导,属地街道社区党组织打造的“小牛哥”党建品牌也被持续擦亮,成立了“小牛哥·先锋车手”志愿服务队党支部。在党组织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快递小哥主动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截至6月,“小牛哥”累计上报各类社会治理线索1000余条,主动认领志愿服务项目300余项。
这是流动党员依托平台发挥作用的缩影。近年来,成都着眼城乡融合发展、基层治理等重大城市战略,积极搭建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平台,推动流动党员进网入格,担任微网格员;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工程”,累计回引返乡创业人员10万名,超2000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
“强化主干城市使命担当,成都先行先试,积极联动各市(州)党委组织部推动在蓉流动党员在居住地‘进网入格’参与基层治理,加入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依托‘蓉城先锋’智慧党建平台对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纪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系列经验探索切实推动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助力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流动资源”和“发展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