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香婉转 戏韵悠长

2024-08-02吴佩芹

先锋 2024年6期

细雨如丝,寸波涟漪,时序半夏,谈笑悦来。在春熙路的喧嚣中,悄然藏着一个百年“川剧戏窝子”。绕过梓潼桥,穿过悦来巷,漫步至华兴正街,恢宏大气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映入眼帘。主楼是锦江剧场,西塔是悦来茶园。红木网格交织,与青砖实墙相映成趣,在虚实之间,古典的威仪被巧妙镌刻。飞檐翘角,中线之立,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百年文明的传承与守护。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历经变迁。最初这里有一座“老郎庙”,1908年,四川省第一家具有近代化设施的新式剧场“悦来茶园”在此落成,川剧名伶康子林、杨素兰等人在这里自办川剧班社“三庆会”,行当齐全,名角荟萃,集一时之盛。1954年改建,剧场更名为“锦江剧场”,2001年又改造为川剧艺术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以剧种命名、以戏曲演出为主的综合性文化场所。2020年开始改扩建,于2023年全新亮相。从“老郎庙”到“悦来茶园”,从“锦江剧场”到“川剧艺术中心”,百余年来,川剧人在艺术前辈建设的根基上坚守不移,初心不改,代代相传。

北有老舍茶馆,南有悦来茶园。每周六下午,茶园早早就坐满了观众。温杯烫盏,满袖盈香,泡上一壶盖碗茶,看上几出经典折戏,周末的午后是如此慵懒安逸。三道钟落,锣鼓声起,好戏开场。川剧伶人个个身怀绝技,出将入相,粉墨登场。红氍毹上一招一式、一颦一笑,让人缠绵悱恻、甘于沉溺。高高吊起的眉眼尽显万千气象,清冽雄厚的嗓音直击灵魂心魄,似地脉的潮涌,又如穹顶之上的天籁。川剧的诙谐幽默是一大特色,但每一片欢声笑语后都是无限深思。艺术的最高境界里总有一种悲在,从现实的悲喜里开出自己的花,再多的绚烂总会归于平淡。台上台下,不曾言语,却有自然天成的默契与懂得,欢喜薄凉,百转千回。

暮染烟岚,月上檐梢,锦江剧场每晚的大型旅游演出——《川剧秀·传奇变脸》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经过改良优化的川剧秀,在保持川戏唱、念、坐、打艺术特质的同时,创新性地融入杂技、舞蹈、魔术、手影等艺术形式。一流的制作团队、多线的故事剧情、精致的舞美设计,在视听性和欣赏性方面作出了大胆探索。川剧绝活八头变脸、帽衣变脸、木偶吐火,还有藏刀、滚灯、矮子功……精彩绝伦,应接不暇,一时间赞叹惊呼,掌声如潮。

新茶清冽回甘,老茶陈香留韵。这里还不定时有大幕戏上演,有复排传统的经典,有创新改编的探索,新戏旧曲在这里轮番上演R0cWJ2AWqXX2Okklbiugtw==,碰撞出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火花。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折戏的观众以银发群体为主,而大幕戏和旅游演出则年轻人和小朋友居多。作为国有文艺院团,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在践行改革道路上不断摸索,每一次专家研讨会、座谈会都仔细聆听来自全国各地的声音。“出人、出戏、出精品”不再是一句口号,座无虚席的堂厢、楼座,都在铿锵回应文艺院团正在走向市场,川剧艺术正在走向世界!

倦鸟归林,心已静笃,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是一寸艺术净土,一方文脉传承。一入梨园一世情,所有的热爱与欣喜都需要一次怦然的相遇。走进剧场,走近川剧,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花来衫里、影落池中的久别重逢。

(作者系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戏曲编导)

征稿启事

《先锋》杂志《有益》栏目现面向广大读者征稿。具体事项如下:

1.以鲜活语言写所见所闻,展示成都生活万千气象。内容包括并不限于思想感悟、历史文化、影评书评;

2.散文、随笔,篇幅在1200字左右为佳;

3.作品须为原创,未公开发表过,严禁抄袭;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稿件将择优在《先锋》杂志陆续刊发。

发送电子邮件至邮箱xfzzbjb@126.com,请在邮件主题注明“先锋征稿”。

本刊编辑中心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