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 主动融入开放大局

2024-08-02赵嫚

先锋 2024年6期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指出,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强调要参与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不断增强东西互济的枢纽辐射能力。依托国家级开放口岸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成都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开放大局,已基本形成纵深广阔的腹地优势、“两场两港”的枢纽优势,发挥区域联通优势的重要支撑,正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成都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的重要性

由“门户”转向“枢纽”的重要依托。东中西部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依托创新开放平台对接能够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成都作为西部的重要城市,就需要超越传统的“门户”角色,成为连接东中西部以及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汇聚的“枢纽”。

由“后方”转向“前沿”的坚实支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成都曾长期扮演“后方”角色,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合作,参与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是成都从“后方”走向“前沿”的重大机遇。

由“参与”转向“引领”的有力抓手。成都长期更多地是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借助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成都将有机会从“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赋予成都更多的话语权,提升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影响力。

成都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的发力路径

高水平构建多层次政策联动体系,做优重要保障。一是加强顶层政策沟通与协调。推动建立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联盟,形成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制定符合多方利益的开放政策;向上争取,探索有利于促进跨境投资贸易的便利化外汇政策和贸易监管制度。二是创新金融合作模式。深化金融改革与开放,依托国际金融中心等机构平台的建设,强化跨区域合作跨境投融资、支付结算联动机制。三是完善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依托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与东中部地区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深化人才要素跨区域的流动和共享。

高效率加快通道设施建设,深化硬件基础。一是完善交通物流联通体系。搭建整合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全球配送网络,畅通国内国际供应链流通体系;以线性物理通道和枢纽节点为载体,深化数字物流信息共享和物流组织合作。二是加快建设立体开放通道。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高标准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数字技术与开放平台的深度融合,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合作,提升数据传输能力。

高质量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强核心内容。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东中西部科技创新合作,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二是做强优势产业支撑。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发展“一带一路”中试产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搭建多产业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靶向招引一批标志性项目,开辟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发展新内容,形成更加完备产业链条。

高标准营造更高水平开放营商环境,完善服务高地。一是深度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建强制度型开放载体,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造更加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二是推进公共服务国际化。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等,持续提升全市涉外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与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国际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三是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建立涉外法律服务机制和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降低企业海外投资风险。

(作者系成都市社科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