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债券指数基金市场发展分析

2024-07-31葛量

债券 2024年7期

摘要:债券指数基金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基金市场特色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债券指数基金的发展历程,总结现阶段突出特点,分析了指数编制机构对市场发展发挥的助力作用,并就进一步发展债券指数基金市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债券指数基金 债券ETF 中债指数 主题基金

债券指数基金发展历程

(一)发展伊始

自2011年市场开始出现跟踪债券指数1的债券指数基金以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债券指数基金已成为基金市场特色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以前,市场处于发展初始阶段,指数基金规模较小。据万得(Wind)数据2,截至2017年末,市场共有35只债券指数基金,总规模204亿元,平均产品规模为5.8亿元,但规模中位数仅为0.59亿元。大部分指数基金至今已清算终止,但也留存下来一批经典产品,如2012年成立的首只涵盖全市场债券的综合类债券指数基金,其跟踪中债-新综合指数,目前仍然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综合类债券指数基金;2016年成立的首批国开行债券指数基金,为后续迅猛发展的政策性金融债(以下简称“政金债”)指数基金拉开序幕。

(二)初具规模

2018年债券指数基金发展迅猛,新成立债券指数基金17只。截至2018年末,债券指数基金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是2017年末的5倍。在此基础上,2019年债券指数基金再次取得突破式发展,年末规模达3600亿元,各期限的政金债指数基金大量成立,奠定了以政金债指数基金为主要类型的债券指数基金市场格局。2020—2023年,债券指数基金的整体规模稳中有升,政金债指数基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有部分基金管理人尝试布局地方政府债、高等级信用债和区域主题债券指数基金。截至2024年3月末,债券指数基金总规模已达6517亿元3。

经过近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债券指数基金市场已初具规模,但仍处于较为初步的发展阶段,其规模占债券型基金的比重不足10%,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债券指数基金特点

(一)利率债指数基金为主体,期限分布以短期限为主

债券指数基金包括利率债、信用债及其他类型指数基金,并以利率债指数基金为主体。截至2024年3月末,全市场187只债券指数基金中,有162只为利率债指数基金,规模占比接近90%(其中,政金债指数基金150只,国债指数基金8只,地方政府债指数基金4只);信用债指数基金20只,规模占比为8%左右;其他类型主要包括综合类债券指数基金和可转债指数基金,分别有3只和2只,规模占比较低(见图1、图2)。

从期限上来看,债券指数基金以小于3年的短期限4为主。信用债指数基金期限全部集中在短期限。利率债方面,短期限政金债指数基金仍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产品,跟踪中债估值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彭博等指数编制机构发布的短期限政金债指数基金具有相当规模,占比50%以上(见表1)。2024年上半年,20余只短期限政金债指数基金成立,新成立的基金主要跟踪0~3年期限指数。

(二)持有人类型以机构为主,但也逐渐成为个人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工具

债券指数基金持有人类型以金融机构为主。根据各基金披露的2023年报,有超过85%的债券指数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在90%以上,平均机构持有比例为94%(见图3)。

虽然债券指数基金主要由机构持有,但也逐渐成为个人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工具。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债券市场投资具有一定门槛,而债券指数基金具有透明分散的特征。随着互联网平台等基金代销渠道带动产品知名度提升,对于拥有更长历史业绩的产品,个人投资者的参与程度更高。据统计,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高于30%且基金规模大于5亿元的债券指数基金均在2019年及以前成立。个人投资者主要参与的产品类型包括中长期限利率债和综合类债券指数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相对稳定的收益是吸引个人投资者的主要因素。

(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近年来,基金管理人和债券指数编制机构围绕债券指数基金进行了诸多创新尝试,尤其在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主题类债券指数基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

1.债券ETF规模持续上涨

债券ETF作为可以在交易所场内二级市场买卖的债券指数基金,受益于费率优势和交易便捷,规模不断上涨。2022年5只政金债ETF成立,规模稳中有升,期限覆盖0~3年、1~5年、7~10年等各期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场内工具型产品种类,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利率债投资选择。在超长期限债券ETF方面,近两年上市了2只跟踪30年期国债指数的债券ETF,具备清晰的长久期风险收益特征,有效填补了市场空白,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5月末,债券ETF规模突破1000亿元,标的债券种类以国债、政金债、信用债、地方政府债、可转债等为主(见图4)。

2.主题类产品创新涌现

相较种类丰富的主题类股票指数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的主题类产品相对匮乏,产品类型局限在债券品种和债券期限的组合之中。而随着债券指数编制机构的指数创新,结合投资者的主题投资需求,涌现出一批受到市场认可的创新产品,包括绿色债券指数基金、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基金、绿色普惠主题金融债券指数基金等主题产品。基金管理人布局主题类产品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价值引导和资源配置作用,为相关领域引入资金支持,更好发挥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

中债估值中心助力债券指数化投资

作为国内债券指数基金市场最主要的标的指数编制机构,中债估值中心自2003年开始发布市场首批人民币债券指数,长期致力于完善中债指数体系、提升指数质量、增强指数研发能力,编制了一系列能够反映人民币债券市场、具备表征性和可投资性的指数。伴随着国内债券指数基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中债指数已成为中国境内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产品数量众多的人民币债券指数品牌,在债券指数化投资的各方面为市场提供专业服务。

(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丰富指数族系

为响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债估值中心积极拓展金融支持重要领域实体经济渠道,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与指数产品编制相结合,为市场投资者提供可落地、可执行的指数化投资解决方案。

一是不断完善中债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系列指数体系,编制发布绿色债券系列指数,满足绿色债券指数基金跟踪需求。基于中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体系编制发布中债-ESG优选信用债指数,以及10余只与市场机构合作的ESG债券指数。

二是推出科技创新系列债券指数,刻画科技创新主题债券的回报表现和收益特征,为投资者参与科技创新信用债券投资提供参考和专业化工具。

三是在普惠金融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中债估值中心已发布4只乡村振兴主题指数,引导资金流入乡村振兴实施项目,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四是与市场机构联合发布年金基金债券指数,在养老金指数化投资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

此外,中债估值中心依托债券基础信息数据积累,针对性识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相关债券作为指数成分,进一步为债券指数基金和机构定制合作主题类产品提供指数编制服务,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二)提供基金份额参考净值(IOPV)、业绩归因等指数投资衍生服务

为满足市场对于指数投资衍生服务的需求,中债指数陆续推出IOPV、债券业绩归因、指数业绩归因等数据服务,为债券指数基金和债券ETF的投资决策及业绩评价提供参考。

一是上线债券ETF的IOPV计算服务。IOPV作为ETF盘中投资交易的参考指标,对于提高ETF交易透明度和交易活跃度具有重要作用。中债估值中心在2024年4月正式上线债券ETF的IOPV计算服务,首批服务对象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华安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ETF(159649)、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ETF(159650)和平安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ETF(159651),首次覆盖政金债ETF,填补了相关市场的空白。

二是推出业绩归因数据服务。为满足投资者分析投资组合业绩来源、衡量投资组合业绩表现的需求,中债估值中心于2021年推出中债业绩归因产品,包括单券业绩归因、指数业绩归因和投资组合业绩归因计算工具,投资者可根据持仓进行业绩归因计算,并与指数基准进行比较。业绩归因框架主要基于Campisi模型,将债券收益归因为持有收益、无风险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收益、个券风险(信用利差)变动收益三大类共11项因子,为债券指数化投资的收益来源拆解和业绩比较评价提供更为丰富翔实的分析数据。

(三)建设中债DQ金融终端指数投研模块,提供指数化投资便利工具

目前,中债指数已发布超过1500只各类指数,为方便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日常应用指数数据和获取指数信息,中债DQ金融终端围绕中债指数应用场景持续进行开发优化。

一是在客户端提供丰富全面的指数基础指标、统计分析等数据,支持多指数历史收益风险数据对比分析。

二是从资产类别、热点主题、样本期限、信用评级等数十个维度提供指数筛选功能,帮助使用者迅速定位所需要的指数信息。

三是内嵌指数计算器功能,可在线利用中债指数同源数据库进行自定义规则指数历史回测,为策略验证提供支持。

四是可以便捷查询下载指数衍生服务的深度数据,例如业绩归因、IOPV等相关数据。

进一步推动债券指数基金发展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丰富债券指数基金类型。目前债券指数基金品种相对集中在利率债品类,较为缺少综合类、信用类及主题类产品。参考境外市场,投资者对于投资债券市场的工具型产品需求较大,如贝莱德美国债券综合指数ETF的规模达1048亿美元5,可作为投资者参与整体债券市场投资的一键式配置工具,被广泛使用在投资顾问6的资产配置策略中。建议进一步布局综合类和信用类债券指数基金,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丰富便捷的债券市场配置工具。另外,随着科技、绿色、普惠等主题类债券的不断发行和丰富,相关债券指数也已陆续发布,主题类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已具备先决条件,部分金融机构已开始推动主题类债券指数基金的创设与投资。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主题债券指数基金和债券ETF发展,引导资金投入相关领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优化债券指数基金投资者结构。作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金融机构在债券指数基金的投资参与中具有先天优势,形成了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的债券指数基金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发展壮大债券指数基金市场离不开更加丰富多元的投资者结构。在金融机构中,养老金、年金和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投资需求能够引导产品期限结构均衡发展,改善短期限产品过度集中的情况。境外投资者近年来对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热度不减,但较少通过债券指数基金进行投资。建议将债券指数基金纳入基金互认、ETF互挂、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互联互通业务,促进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债券指数基金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的债券市场投资参与机会,建议通过基金销售平台等渠道宣传加强个人投资者对于债券市场和债券指数基金的了解,逐步培养投资配置意愿和能力,创设适配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债券指数基金。

参考文献

[1] 陈子越,曹阳.中国债券指数基金发展回顾及前景展望[J].中国货币市场,2023(4).

[2]厉海强.中外债券指数基金产品对比及启示[J]. 债券,2020(10). DOI: 10.3969/j.issn.2095-3585. 2020.10.017.

[3] 廖倩芸,盛晓虹,孙若阳.指数化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投资新视角[J]. 债券,2020(11). DOI: 10.3969/j.issn.2095-3585.202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