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

2024-07-31

债券 2024年7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2023年中央决算报告进行分组审议。多位委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出建议,其中包括:切实抓好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要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益较高、债务风险较低的地方倾斜,建立健全专项债“借用管还”全周期管理机制,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查新增隐性债务等。

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

6月14日,财政部首次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由承销团进行竞争性招标后,确定的票面利率为2.53%。截至6月末,财政部已发行6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共2500亿元。其中,20年期850亿元,30年期1300亿元,50年期350亿元。投资者认购积极踊跃,发行利率与二级市场收益率基本相当,社会评价积极正面。

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将二级市场

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逐步提升,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逐渐成熟。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七部门发文支持科技金融

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

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该方案指出,要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从融资对接、增信、评级等方面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优化激励引导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等政策工具;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

积极性。

绿标委通报绿色债券评估认证

市场相关情况

6月,为进一步规范评估认证机构执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组织18家评估认证机构完成2023年度自查工作,并通报相关情况。市场发展方面,评估业务高质量发展,绿色债券认证占比不断提高;评估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升高,头部业务量不断聚集;评估机构业务开展有所分化,部分机构业务有待破冰。机构内部建设和自律管理方面,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执业水平继续提升;评估认证专业队伍不断扩大,专业人员占比

较高。

再保险领域首次引入

担保品管理机制

6月27日,中央结算公司成功为再保险业务提供担保品管理服务支持,涉及债券金额3.3亿元。该笔业务的落地标志着担保品管理机制在我国再保险领域的首次建立与应用,是进一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助力提升我国保险行业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再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