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线

2024-07-30庹星佳佳

民生周刊 2024年14期

三官寺土家族乡18支“党员防汛突击队”在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易涝点开展安全巡查;杨柳铺土家族乡“三长(片长、组长、邻长)”化身“防汛员”,全力配合应急处突工作;通津铺镇200多名党员干部逐户宣传防汛、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进入汛期以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扛起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用责任与担当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线。

党建引领,下好防汛抗灾“一盘棋”

6月21日至26日,慈利县两次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汛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迅速专题研究部署防汛抗灾工作,统筹构建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的调度机制。

汛情随时发生变化,在慈利县防汛指挥部,气象、水文、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周密会商,实时研判全县汛情。对产生强降雨的乡镇实施点对点精准调度,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出防汛工作提示;紧盯强降雨时段和地区,第一时间电话叫应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130余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等信息快报23期18余万人次。

抢险救援力量1121人、大型工程抢险机械88台、储备砂石4.68万立方米、编织袋15.76万个、救生衣1398件、救生圈633个……6月21日前,县域内重要水库、电站、危险区域人员、物资已全部储备到位。

6月28日,通津铺镇赵坪村有车辆受困,志愿者冒雨救援。(雪狼救援队供图)

县委书记、县长到强降雨乡镇现场督导,27名联乡县处级领导下沉到所联系乡镇;常务副县长和分管防汛工作副县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实行AB角工作制度,一人坚守指挥中心,一人赴现场指挥防汛抗灾;县防汛指挥部成立4个检查组,派出专家技术组赶赴各乡镇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各乡镇街道组织万余名党员干部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户、山洪易发区等开展全面巡查、排查……

慈利县各级党组织紧急动员,各级党员挺身而出,在防汛救灾一线构建起“党组织领导、党员带头、社会参与”的“一盘棋”基层治理应急体系,形成共享、共防、共抗、共建的抗灾合力。

党员出战,拧紧防汛抗灾“一股绳”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慈利县广大党员干部守土尽责、冲锋在前。

6月28日,大雨如注,慈利县东岳观镇东源村一处山塘堵塞,水位上涨,随时有漫堤风险,44岁的东源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来不及多想,跳进水中摸索着清理排水口周围的杂草、枯枝和垃圾。奋战半小时,他3次潜入近3米深的水底,最终疏通了排水涵管。

在金岩土家族乡荆竹山村,由“五老”组成的乡村治理平台“老吴工作室”里,平均年龄62岁的5名老党员自发加入救灾队伍;在二坊坪镇青叶村,村党支部书记向博将留守老人全部转移,并为老人煮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在南山坪乡南山坪村,乡党委书记彭军一行帮助村民转移被淹的千余斤粮食、两头生猪;零溪镇金陵村党支部书记黄柄抱起独自在家的87岁老人,将她安全送至村部临时安置点……

“走不动就背,一个都不能少!”

“别怕,有我们在!”

“时刻听从组织安排!”

冰冷雨水中的一句句暖心话语,构成同心抗灾的一幅幅暖心瞬间。

阳和土家族乡关门岩山塘出水口堵塞,党员干部唐西新毫不犹豫跳入塘中;许家坊土家族乡大树压迫电缆,党员干部杨海英带领村“两委”成员凌晨排险;金岩土家族乡道路被毁,党员干部向晓春带领志愿者抢修10余处……

暴雨中、夜色里、田埂上、河道边……一名名共产党员,在防汛一线深刻践行着“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的铮铮誓言。

截至6月28日,全县党员干部向20余万名群众宣讲防汛救灾政策,参与巡查排险工作1万余人次,协助转移受灾群众2021人,为困难群众提供送水、送饭、送医等微服务2679人次,凝聚起同心抗灾的坚强力量。

党群联动,坚定防汛抗灾“一条心”

落实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的“631”机制,按照“四个一律”转移避险要求,抓实“谁组织、转移谁、转到哪儿、何时转、转后如何管理”五个关键环节……截至6月29日,慈利县紧急转移避险765户209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663人……

防汛救灾现场,处处可见忙碌的“志愿红”。

强降雨侵袭,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发布“我爱慈利—防汛救灾倡议书”,全县各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紧紧团结在一起,迅速开展防汛救援、关爱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当好防汛救灾工作的“急先锋”“生力军”。

6月26日晚,洞溪乡双福村叶家半屯处有一位留守老人处于地质灾害区,志愿者闻讯将老人迅速转移;6月27日,县城周边一位80岁养殖户饲养的数十只鸭子趁雨“出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心“十帮一”志愿者四处搜寻,帮助老人挽回损失;6月29日,零溪镇墨园社区实践站为地质灾害点转移群众贴心安排餐宿,让受灾群众感到安心、舒心。

29支防汛抗洪青年突击队用速度、力度、温度筑起青春防线—雪狼救援队、猛虎救援队出动救援人员126人次,转移受灾群众30余户;县义工协会自掏腰包为防汛一线人员送去爱心物资……

在关键时刻,全县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站出来、豁出去,“橄榄绿”“志愿红”“守护蓝”繁星点点,组合成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感人画面,展现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道德情操与精神风貌。

三官寺土家族乡18支“党员防汛突击队”在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易涝点开展安全巡查;杨柳铺土家族乡“三长(片长、组长、邻长)”化身“防汛员”,全力配合应急处突工作;通津铺镇200多名党员干部逐户宣传防汛、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进入汛期以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扛起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用责任与担当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线。

党建引领,下好防汛抗灾“一盘棋”

6月21日至26日,慈利县两次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汛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迅速专题研究部署防汛抗灾工作,统筹构建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的调度机制。

汛情随时发生变化,在慈利县防汛指挥部,气象、水文、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周密会商,实时研判全县汛情。对产生强降雨的乡镇实施点对点精准调度,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出防汛工作提示;紧盯强降雨时段和地区,第一时间电话叫应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130余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等信息快报23期18余万人次。

抢险救援力量1121人、大型工程抢险机械88台、储备砂石4.68万立方米、编织袋15.76万个、救生衣1398件、救生圈633个……6月21日前,县域内重要水库、电站、危险区域人员、物资已全部储备到位。

县委书记、县长到强降雨乡镇现场督导,27名联乡县处级领导下沉到所联系乡镇;常务副县长和分管防汛工作副县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实行AB角工作制度,一人坚守指挥中心,一人赴现场指挥防汛抗灾;县防汛指挥部成立4个检查组,派出专家技术组赶赴各乡镇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各乡镇街道组织万余名党员干部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户、山洪易发区等开展全面巡查、排查……

慈利县各级党组织紧急动员,各级党员挺身而出,在防汛救灾一线构建起“党组织领导、党员带头、社会参与”的“一盘棋”基层治理应急体系,形成共享、共防、共抗、共建的抗灾合力。

党员出战,拧紧防汛抗灾“一股绳”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慈利县广大党员干部守土尽责、冲锋在前。

6月28日,大雨如注,慈利县东岳观镇东源村一处山塘堵塞,水位上涨,随时有漫堤风险,44岁的东源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来不及多想,跳进水中摸索着清理排水口周围的杂草、枯枝和垃圾。奋战半小时,他3次潜入近3米深的水底,最终疏通了排水涵管。

在金岩土家族乡荆竹山村,由“五老”组成的乡村治理平台“老吴工作室”里,平均年龄62岁的5名老党员自发加入救灾队伍;在二坊坪镇青叶村,村党支部书记向博将留守老人全部转移,并为老人煮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在南山坪乡南山坪村,乡党委书记彭军一行帮助村民转移被淹的千余斤粮食、两头生猪;零溪镇金陵村党支部书记黄柄抱起独自在家的87岁老人,将她安全送至村部临时安置点……

“走不动就背,一个都不能少!”

“别怕,有我们在!”

“时刻听从组织安排!”

冰冷雨水中的一句句暖心话语,构成同心抗灾的一幅幅暖心瞬间。

阳和土家族乡关门岩山塘出水口堵塞,党员干部唐西新毫不犹豫跳入塘中;许家坊土家族乡大树压迫电缆,党员干部杨海英带领村“两委”成员凌晨排险;金岩土家族乡道路被毁,党员干部向晓春带领志愿者抢修10余处……

暴雨中、夜色里、田埂上、河道边……一名名共产党员,在防汛一线深刻践行着“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的铮铮誓言。

截至6月28日,全县党员干部向20余万名群众宣讲防汛救灾政策,参与巡查排险工作1万余人次,协助转移受灾群众2021人,为困难群众提供送水、送饭、送医等微服务2679人次,凝聚起同心抗灾的坚强力量。

党群联动,坚定防汛抗灾“一条心”

落实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的“631”机制,按照“四个一律”转移避险要求,抓实“谁组织、转移谁、转到哪儿、何时转、转后如何管理”五个关键环节……截至6月29日,慈利县紧急转移避险765户209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663人……

防汛救灾现场,处处可见忙碌的“志愿红”。

强降雨侵袭,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发布“我爱慈利—防汛救灾倡议书”,全县各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紧紧团结在一起,迅速开展防汛救援、关爱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当好防汛救灾工作的“急先锋”“生力军”。

6月26日晚,洞溪乡双福村叶家半屯处有一位留守老人处于地质灾害区,志愿者闻讯将老人迅速转移;6月27日,县城周边一位80岁养殖户饲养的数十只鸭子趁雨“出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心“十帮一”志愿者四处搜寻,帮助老人挽回损失;6月29日,零溪镇墨园社区实践站为地质灾害点转移群众贴心安排餐宿,让受灾群众感到安心、舒心。

29支防汛抗洪青年突击队用速度、力度、温度筑起青春防线—雪狼救援队、猛虎救援队出动救援人员126人次,转移受灾群众30余户;县义工协会自掏腰包为防汛一线人员送去爱心物资……

在关键时刻,全县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站出来、豁出去,“橄榄绿”“志愿红”“守护蓝”繁星点点,组合成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感人画面,展现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道德情操与精神风貌。

6月28日,金岩土家族乡荆竹山村党员和群众奋力清理涵管。(图/李美青)
6月29日,志愿者在金慈街道遗笔溪村开展道路抢险工作。(慈利县壹禄福公益
慈善协会志愿服务队供图)

三官寺土家族乡18支“党员防汛突击队”在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易涝点开展安全巡查;杨柳铺土家族乡“三长(片长、组长、邻长)”化身“防汛员”,全力配合应急处突工作;通津铺镇200多名党员干部逐户宣传防汛、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进入汛期以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扛起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用责任与担当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线。

党建引领,下好防汛抗灾“一盘棋”

6月21日至26日,慈利县两次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汛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迅速专题研究部署防汛抗灾工作,统筹构建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的调度机制。

汛情随时发生变化,在慈利县防汛指挥部,气象、水文、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周密会商,实时研判全县汛情。对产生强降雨的乡镇实施点对点精准调度,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出防汛工作提示;紧盯强降雨时段和地区,第一时间电话叫应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130余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等信息快报23期18余万人次。

抢险救援力量1121人、大型工程抢险机械88台、储备砂石4.68万立方米、编织袋15.76万个、救生衣1398件、救生圈633个……6月21日前,县域内重要水库、电站、危险区域人员、物资已全部储备到位。

县委书记、县长到强降雨乡镇现场督导,27名联乡县处级领导下沉到所联系乡镇;常务副县长和分管防汛工作副县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实行AB角工作制度,一人坚守指挥中心,一人赴现场指挥防汛抗灾;县防汛指挥部成立4个检查组,派出专家技术组赶赴各乡镇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各乡镇街道组织万余名党员干部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户、山洪易发区等开展全面巡查、排查……

慈利县各级党组织紧急动员,各级党员挺身而出,在防汛救灾一线构建起“党组织领导、党员带头、社会参与”的“一盘棋”基层治理应急体系,形成共享、共防、共抗、共建的抗灾合力。

党员出战,拧紧防汛抗灾“一股绳”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慈利县广大党员干部守土尽责、冲锋在前。

6月28日,大雨如注,慈利县东岳观镇东源村一处山塘堵塞,水位上涨,随时有漫堤风险,44岁的东源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来不及多想,跳进水中摸索着清理排水口周围的杂草、枯枝和垃圾。奋战半小时,他3次潜入近3米深的水底,最终疏通了排水涵管。

在金岩土家族乡荆竹山村,由“五老”组成的乡村治理平台“老吴工作室”里,平均年龄62岁的5名老党员自发加入救灾队伍;在二坊坪镇青叶村,村党支部书记向博将留守老人全部转移,并为老人煮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在南山坪乡南山坪村,乡党委书记彭军一行帮助村民转移被淹的千余斤粮食、两头生猪;零溪镇金陵村党支部书记黄柄抱起独自在家的87岁老人,将她安全送至村部临时安置点……

“走不动就背,一个都不能少!”

“别怕,有我们在!”

“时刻听从组织安排!”

冰冷雨水中的一句句暖心话语,构成同心抗灾的一幅幅暖心瞬间。

阳和土家族乡关门岩山塘出水口堵塞,党员干部唐西新毫不犹豫跳入塘中;许家坊土家族乡大树压迫电缆,党员干部杨海英带领村“两委”成员凌晨排险;金岩土家族乡道路被毁,党员干部向晓春带领志愿者抢修10余处……

暴雨中、夜色里、田埂上、河道边……一名名共产党员,在防汛一线深刻践行着“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的铮铮誓言。

截至6月28日,全县党员干部向20余万名群众宣讲防汛救灾政策,参与巡查排险工作1万余人次,协助转移受灾群众2021人,为困难群众提供送水、送饭、送医等微服务2679人次,凝聚起同心抗灾的坚强力量。

党群联动,坚定防汛抗灾“一条心”

落实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的“631”机制,按照“四个一律”转移避险要求,抓实“谁组织、转移谁、转到哪儿、何时转、转后如何管理”五个关键环节……截至6月29日,慈利县紧急转移避险765户209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663人……

防汛救灾现场,处处可见忙碌的“志愿红”。

强降雨侵袭,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发布“我爱慈利—防汛救灾倡议书”,全县各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紧紧团结在一起,迅速开展防汛救援、关爱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当好防汛救灾工作的“急先锋”“生力军”。

6月26日晚,洞溪乡双福村叶家半屯处有一位留守老人处于地质灾害区,志愿者闻讯将老人迅速转移;6月27日,县城周边一位80岁养殖户饲养的数十只鸭子趁雨“出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心“十帮一”志愿者四处搜寻,帮助老人挽回损失;6月29日,零溪镇墨园社区实践站为地质灾害点转移群众贴心安排餐宿,让受灾群众感到安心、舒心。

29支防汛抗洪青年突击队用速度、力度、温度筑起青春防线—雪狼救援队、猛虎救援队出动救援人员126人次,转移受灾群众30余户;县义工协会自掏腰包为防汛一线人员送去爱心物资……

在关键时刻,全县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站出来、豁出去,“橄榄绿”“志愿红”“守护蓝”繁星点点,组合成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感人画面,展现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道德情操与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