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脑海中有多种 灿烂的人生

2024-07-24陆锋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4年8期

课上,我与学生分享葡萄牙诗人佩索阿的诗《你不喜欢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你仅仅度过了它。无论你过着什么样的

没有喜悦的生活,你都没有生活。

你无须去爱,或者去饮酒或者微笑。

阳光倒映在水坑里

就足够了,如果它令你愉悦。

幸福的人,把他们的快乐

放在微小的事物里,永远也不会剥夺

属于每一天的、天然的财富。

而后,我开始给学生们分发白纸,说:“我们都经历过看图写话的时期,今天我们要看诗画图。”

学生们表情各异:有惊喜,有诧异,有懵然。

“就刚才这首诗,我们可以在纸上画什么呢?”我指了指投影画面,“明确给到我们的要素除了‘阳光倒映在水坑里’,还有什么?”

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们的思路。

“有欣喜。”

“有幸福。”

“应该是快乐的一幅画。”

……

我点头,“所以,整个感情基调是欢快明媚的,还是忧伤愁苦的?”

“欢快明媚。”学生们异口同声。

我又问:“画面里除了明确的阳光和水坑,有没有其他的人和花草树木?”

学生们嘁嘁喳喳了一阵,给了一个堪称“冠冕堂皇”的答案——可能有,可能没有。

“对,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我顿了顿,继续说道,“假设画面上有其他内容,那这些内容的存在只是为了更好地凸显意境,整个感情基调肯定还是欢快明媚的。”

“如果画人,他们应该带着笑,发自肺腑的笑。”

“那画树的话,叶子在阳光下发亮,阳光透过叶子间的缝隙落在地上,像是洒了一地的金子……”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理解。

我想,他们明白了。

每一首诗都可以画成一幅画。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每一幅画又都是那么的不同,就好像不同的人生在这里徐徐展开。诗的画面会变,感情基调不会变,就好像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人生底色都是灿烂的 !

第二天,我在子涵妈妈的朋友圈看到了子涵的小诗《明亮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