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4-07-22姚红侍朋宝雷玉娟张建才赵悦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行业的长效发展亟须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培养模式和导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研究生培养困境的基础上,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以产业为依托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食品加工与安全;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导师队伍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行业产业对专业应用型持续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1991年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实施,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持续向社会输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人才的职业素养、知识储备、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提出新的要求。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学位〔2020〕20号)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产教融合为其鲜明特征,具有职业性和学术性的双重属性,因此,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设立于2016年,根植于地域特色,围绕河北省燕山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贮藏保鲜、精深加工、营养及功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农残检测等开展研究,致力于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宽口径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该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践应用是关键环节。近年来,本学位点通过多项措施改革,积极探索该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模式,提升该领域研究生的产业一线工作能力和实践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导师队伍建设出发,重点阐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基于校企合作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协同育人模式,以期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1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加工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21世纪的今天,食品安全已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1]。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人民的需求已从解决温饱问题向绿色健康的多元化食品消费观念转变。然而,与相对完备的食品监管体系相对的却是生产力普遍较低的食品加工行业[1],高等院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毕业生的素养和质量与行业需求脱轨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1.1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滞后
目前,全国开设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高校共83所,在对其培养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时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重课堂教学、轻实践锻炼”的现象尤为突出[2]。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于2009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发展历史不长,相关高校还未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上易照搬学术型研究生[3]。在对培养方案进行研究时发现,在日常教学环节,课程偏理论化,应用性不足,对实际生产的针对性不强;在教学内容方面,多以知识性的课堂传授为主,实践环节欠缺,对食品行业需求的职业素养、资质技能等涉及较少,校外导师在实际培养过程的参与度较少[4];在论文选题方面,脱离了食品行业的应用实践,与学术型研究生选题的同质化严重。以上因素导致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定位较为模糊,学生对自身的定位理解与行业实际需求相背离,无法做到有效的校企衔接。
1.2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薄弱
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高度融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是其具体表现形式。目前,部分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只停留在文件或者简单接收输送学生实习的层面,学校和企业之间未能形成实质有效的交流合作。究其原因,一是缺少必要的科研硬件条件,大部分企业难以提供完整的实验平台和以研究生培养为目标的实践环境[5],并且培养基地多数距离学校较远,学生往返的时间成本较高,通勤疲惫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习效果;二是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管理和学校管理存在巨大的差异,相关制度机制如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难以做到协调统一,而研究生在读期间学习实践均已顺利毕业为前提进行,相关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如学分、成果等无法在企业和学校之间顺利转换,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三是缺少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大部分学校已实施“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却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企业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意识不足,学校导师对企业环境的认识不足,未能形成有效交流;四是学生对校企联合培养的认识偏差,部分同学对进入企业的认识停留在打工、实习阶段,不能很好地理解企业实践对自身专业素养提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进入企业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
1.3导师队伍未能满足培养要求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2],已体现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上,但存在重形式、难落地的问题,实施效果有待商榷。
就校内导师而言,多数高校毕业生直接完成了学生到教师身份的无缝转变,他们长期在校园环境中,多注重于学术研究,理论基础扎实、学科知识牢固,但相关的行业背景和企业实践经验不足,对企业实际发展和生产过程中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难以针对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更难将自身的研究课题和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就企业导师而言,其多为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负责人,重应用、重实践,其教学方式、内容、效果及酬金很难与学校政策统一,并且在知识产权和成果归属等问题方面有所顾虑和担忧,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培养的能力不足,对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不承担直接责任。因此,校外导师对学生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足,学生受益较少。此外,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因所处环境差异、工作理念不同、追求目标不一致等,很难进行长期有效的沟通合作,因此默契度不高,最终导致“双导师制”流于形式,难以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6]。
2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迈向新台阶。产教融合是将高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针对产业技术需求,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协同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1改革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
明确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即掌握食品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的专业能力。本学位点每年邀请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增加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学生掌握基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简化对食品加工技术原理的讲授,避免对烦琐数学公式的推演学习,重心放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食品加工技术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和车间教学法。通过选择能体现行业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典型案例,使学生置身于高度还原的热点问题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元化良性互动,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独立调研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基于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辩论、探讨、总结,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决策力、判断力、创新力[7]。车间教学法是将课堂设在企业生产车间或者校内实训中心,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调研和改革,邀请企业和学校共建课程,将企业的生产问题、技术需求、人员素质要求等融入课堂,以企业对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让生产融于教学,让教学助力生产。在情境教学氛围下,传授理论和技能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理解。
针对学位论文实践性不强的问题,本学位点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至少1年的实习实践时间,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选定课题,进而在校内导师(理论指导)和企业导师(实践检验)的共同指导下开展论文研究。论文的类型具有灵活性,可以是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技术研究、专项调查等[6]。校内外导师通过定期组会针对研究进展进行答疑和交流,并对论文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论文选题来源于实际生产应用,研究成果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反哺企业,有利于校企之间形成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2.2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增强实践基地建设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葡萄酒学院成功入选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学院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同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朗格斯酒庄(秦皇岛)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秦皇岛海关技术中心等展开校政企合作,共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葡萄酒学院,结合多方的软件、硬件资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通过确立理事会制度,实现人权、事权、财权等方面的自主决策;通过院务会制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规划、科研平台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和监督,深化企业导师评聘机制,加强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现代产业学院框架体系内,通过协调薪酬、激励、考核等机制,弥补了学校和企业管理的差异。同时,为保障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学习生活,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必需的办公用房、试验检测实验室等工作条件和食宿、洗浴等其他生活及研究必要的物质条件,减少学生往返学校和实践基地的通勤成本,让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实践研究中。
2.3引进来、走出去,强化“双导师制”
通过校企合作引进来、走出去,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双导师制”,形成校内外导师良好的沟通机制。首先,学校定期组织实践培训,通过邀请合作企业工程师定期展开专项培训,强化校内导师对食品工程相关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实际应用的认知,以及对行业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生产需要的了解;通过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合作企业参观调研,提升教师对行业产业发展动态的了解,以便及时根据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8];通过邀请企业导师走进课堂,提升其对教学方式方法的理解,提高其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的能力。其次,引导校内导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积极申报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等,发挥个人的专业理论、技术优势,增强校内教师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同合作企业和校外导师开展横向项目的合作及纵向项目的申报,对准产业需求,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痛点、难点,助力企业发展。最后,完善校内外导师的选聘机制。对于校内导师而言,近三年来须有半年以上的行业实践经历;对于校外导师而言,须有独立或与校内导师合作构建课程的能力;此外,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取得情况纳入导师遴选标准中。
结语
食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营养的食品需求不断提升,食品行业亟须大量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职业性、技能性不足等问题,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经多年实践探索,对食品行业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有了清晰的路径和完善的体系。产教融合是充分结合高校、企业两个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教育和产业结合,不断根据产业需求改革培养模式和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参考文献:
[1]唐仁勇,郭秀兰,朱晓东,等.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改革[J].教育现代化,2020,7(56):1113.
[2]肖贵平,曹国玉,肖雨薇,等.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例[J].福建轻纺,2022(8):5861+67.
[3]陶永胜,苏美琼,李甲贵,等.果酒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探索[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48(19):335338.
[4]张敏,王子元,王振华,等.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工程专业为例[J].现代食品,2020(24):6567.
[5]季俊夫,马玲君,李文,等.“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长效机制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为例[J].农产品加工,2022(24):110113.
[6]刘书成,李育林,吉宏武,等.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工程领域为例[J].农业工程,2017,7(3):146149.
[7]曾雪峰,朱秋劲.案例教学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食品加工类课程教学中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157158.
[8]邱丽娟.基于校企合作高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分析[J].智库时代,2020(6):186187.
基金: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SJG202306)
作者简介:姚红(1994—),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
*通讯作者:侍朋宝(1979—),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葡萄与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