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多样化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2024-07-22崔海霞邵红岭白丽

科技风 2024年16期

摘要:科学的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习收获客观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控制的内在要求。文章通过对“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特征、课程教学目标分析,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考核体系,涵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课程环节,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论文、观后感等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实践表明,这种课程考核方式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规范论文写作和提升写作水平及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际技术贸易;课程多样化考核;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开展科学的课程考核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控制的内在要求[1]。课程考核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和学习收获客观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课程教学与评价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2],同时考核还具有教育导向的作用,考核的内容、方式及评价标准直接左右着学生学习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影响人才培养规格[3]。

探索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考核新模式,对促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完善课程考评机制。针对目前学生“课中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完忘笔记”,通过多样化课程考核,对学生课程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性、全方面测评,是对现有课程考评机制的完善;另一方面,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考核模式的设计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思维和习惯,有助于实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同时,多样化考核方式“倒逼”教学模式改革。多样化课程考核模式,将考核从课后延伸至课中和课前,以考促学,以考促教,这对教师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革。

商丽等(2021)比较不同考核模式的差异,并从考核模式、执行方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总结了课程考核模式的改进意见[4]。刘小菲等(2017)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与多样化考核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作用[5]。陈庆华等(2016)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采用开卷、闭卷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加大平时成绩占比等方式,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望[6]。任战军等(2012)运用反馈—矫正教学程序,重视诊断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必要的帮助,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7]。

现有研究对多样化课程考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多样化课程考核的具体方法。但是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地方高校更应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考核中如何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课程目标角度,进行课程多样化考核体系设计,现有研究尚有欠缺。因此结合国际贸易专业和课程设置特性,有必要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和实践总结。

二、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现状及课程分析

(一)国际技术贸易在一国经贸活动中作用不断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过去40年,科技全球化成为全球化的重要趋势,能否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成为影响一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具有重大意义,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外经济合作的不断开展,也使中国对外技术交流快速发展。作为技术传播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国际技术贸易与商品贸易结合,成为带动商品贸易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技术贸易成为绕开商品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二)“国际技术贸易”课程分析

由于国际技术贸易在一国经贸活动中重要性不断提升,因此有必要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实践性、实用性。本校“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已经先修了国际贸易课程,对国际贸易理论有一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主要贸易标的、贸易类型、贸易规则等内容,课程内容涵盖知识产权、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等重要标的及相关合同条款,以及主要贸易方式、签订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和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政策和法律规定,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一般程序,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交易磋商、合同订立和合同履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力目标包括具有一定从事国际技术贸易活动的能力,熟悉不同交易标的合同内容,识别合同内容的合理性;素质目标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贸易问题,对相关知识熟练综合运用。

由此可以看出,“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且随着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学生对进一步了解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跨国交易具有浓厚的兴趣。

三、“三位一体”多样化考核设计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凸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着眼于“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的特色优势,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设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国际技术贸易构建了涵盖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目标,因此多样化课程考核体系构建基于“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设计,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涉及课前课中课后全课程过程、采用作业、案例、课堂讨论、论文和观后感等多种形式,做到课程考核多环节、考核方式多样化。

(一)课程考核多环节

课程考核分为课前预习考核、课中学习考核、课后复习考核的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的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在总评成绩中占比50%,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占比50%。其中课中学习考核可分解为展示型考核、提问式考核、参与式考核等,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知识点提问以及课堂讨论参与等形式考核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课程学习中习得的专业能力和内化专业素质。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则综合考核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考核方式多样化

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分别对应知识、能力与素质考核,课前通过发放课前导读和问题思考的形式,明确本节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中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再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重点章节,通过学生分组寻找案例,做案例分析课件、上台讲解的形式展示;课后则通过作业、小论文或视频观后感形式进一步深化。

过程性考核中通过课前思考和课后作业覆盖了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核,通过小组式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考核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的合作能力等,对某一问题综合分析的小论文或视频观后感则考查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所形成的专业素养。终结性考核则以期末考试形式进行,题型包括案例分析、材料分析、报价计算等,是对知识点、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整体性考查(下图)。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图

(三)以《专利权》章节为例设计多样化考核模块

首先,课前通过微信群或QQ群形式发放本章思维导图,使学生清晰了解本章主要知识点,提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请思考你了解的身边的专利产品或技术有哪些,属于哪种专利类型?引导同学们关注身边的专利信息,激发学生兴趣。

其次,课中利用丰富的案例进行知识点讲解,并采取提问式检验同学们的掌握程度,成为考核的判断依据之一。课中通过抛出:“某铅笔企业设计了六边形铅笔,你认为他应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还是外观设计专利,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区别两种不同专利特征,从实际出发,考虑专利申请的条件和成本,重点考核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布置小组专利相关案例分析讲解任务,夯实课上所学知识,提升以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各小组人员控制在6人以内,必须有明确的分工,选取专利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规范案例分析格式,包括案例背景、经过、结果、涉及知识点,争议点分析、参考文献等内容。由小组选派代表在课上呈现案例分析内容,其他小组负责点评和打分,最终成绩由其他小组打分和教师打分综合构成。这一方式重点考核学生们团队协作能力、资料搜集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等。实践中,同学们选取的案例多种多样,通过自己小组寻找、编写、分析、分享案例,听取其他小组案例讲解的形式,同学们上课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开阔了思路,提升了专业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本章课程结束后,布置题为《谈对中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理解》的小论文,规范学生们论文写作格式,指导学生们从专业知识角度分析问题、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升学生们综合看问题的能力。

四、多样化课程考核实践效果

近年来,国际技术贸易课程一直探索多样化的考核体系构建,通过不断实践和优化,多样化课程考核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培养专业素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性,学习兴趣提高

通过课程全过程设置考核目标和任务,学生们清楚各阶段需要实现的课程要求,进一步明确各阶段的任务,从课前预习到课中学习再到课后复习目的性更强,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尤其通过讲解和分析与学生们生活相关的案例,让课堂更加生动起来;课堂讨论从现实问题切入,不设置唯一答案,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设身处地考虑现实问题,将国际技术贸易这门看似离学生们比较遥远的课程拉到身边。小组案例分析允许学生们发散性思维,自主收集相关案例信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案例,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们都能积极认真地对待案例分析,做出的PPT信息丰富、形式多样,加入各种动画、视频元素,很好地展现了案例分析过程。课后论文和观后感也尽量做到更好,有些学生甚至交了一稿后不太满意,还要交修改稿。

(二)强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增强

多样化课程考核,设置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任务,使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均有所提升。课堂讨论没有标准答案,每位学生都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要做到有理有据。比如“六边形铅笔需要申请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专利”的课堂讨论中,有学生提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理由是六边形设计是具有实用性的设计,可以防止铅笔滑落,且可以提高手握铅笔的舒适度;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因为外观设计专利审查较为宽松,仅对新颖性进行审查,耗时更短,更容易申请下来。在这次课堂讨论中,需要每位学生提出观点,同时需要提出支持观点的依据,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得到了强化,不同专利类型特点的知识点得到巩固,语言组织能力也得以增强。案例分析任务更是如此,案例分析需要小组共同协作,寻找、编辑、分析案例,并最终呈现在课堂上,这一过程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锻炼了学生们收集资料信息、分析资料信息的能力,最终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从“写出来”到“说出来”又是一个提升。有些学生在进行第一次案例分析时对如何放映PPT都找不到按钮,经过反复练习后,PPT不仅能够熟练放映,而且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流畅,眼神也越来越自信了。课堂中类似这样的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虽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核,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锻炼,学生们并未将其当作学习的负担,而是很轻松地参与其中,积极完成。

(三)规范了学生论文写作,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多样化课程考核,布置课后小论文或观后感等形式,培养学生们论文写作中的问题意识,围绕问题展开论证,规范论文的写作格式,明确论文必须具备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关键要素,对论文的字体、行间距、首行缩进等做出规定,训练学生们的论文写作素养,提升论文写作水平。提出重复率的最低要求,提高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和学术诚信意识,这种有意识的训练,一方面是对课程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另一方面也为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同学们普遍反映,由于前期课程中有论文写作的训练,在后期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中感觉轻松了很多,没那么大难度,畏难情绪大大缓解。

(四)促进了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优化

多样化的课程考核,需要教师根据各环节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做出调整和优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可以进一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多样化考核体系中,做到课前备课高标准、教学方式高要求、学习探究高效率,注重过程考核,突出能力培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名春.食品化学课程综合考核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学通报,2023,29(11):161164+186.

[2]李培振,张波,单伽锃,等.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及其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8385.

[3]崔芸,黄文勇,林宇健.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05):68+12.

[4]商丽,张乃丽,常宁,等.护理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多样化课程考核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02):111115.

[5]刘小菲,党丹,王贺,等.《高等数学》课程互动式教学方法与多样化考核模式研究[J].才智,2017(35):108.

[6]陈庆华,钟红伟,古家虹,等.课程考核多样化方式初探[J].高教学刊,2016(23):8788.

[7]任战军,孙德发,胡沈荣.目标教学法和多样化考核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为例[J].今传媒,2012,20(08):139141.

[8]刘广孚,任旭虎,刘润华.“6+1”多元化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6(06):3237+7.

[9]李瑞.浅析培养国贸本科专业综合能力的措施——以《国际技术贸易》为例[J].亚太教育,2015(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