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提质增效

2024-07-22贾拓

群众 2024年12期

数字人民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2022年12月,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江苏全省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2023年1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全省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重点任务。2024年,江苏计划打造100个应用场景多元、使用主体广泛、示范效应明显的数字人民币应用集聚区,将率先实现特定区域数字人民币受理全覆盖。数字人民币是江苏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数字人民币全域试点,对于更好支持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支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统筹推进全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场景拓展、受理覆盖、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高位推动,凝聚全省协同推进强大合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将其纳入设区市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考评,搭建完善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指导各设区市完善组织机制,出台细化实施方案,印发年度试点工作要点,清单化、项目化推进试点工作落地落实,编制试点统计月报和工作简报,跟踪反映进展情况。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统筹推动,制定行业推广细化方案32项,在全国率先出台住房公积金、生活缴费、资金代发等多项试点场景应用工作指引,全面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

突出重点,推动全省试点快速增量扩面。科学合理设定并超额完成试点主要指标年度目标。截至2024年4月末,全省累计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约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新增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2752万个、对公钱包154万个、数字人民币受理商户249万个,各项指标保持全国领先。大力开展宣传推广以增进认识和使用。2023年,全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超1500场、数字人民币消费促销活动812场次,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政府消费券、红包6亿元。抓住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普及推广。积极推进商贸文旅、生活缴费、交通出行、教育医疗等高频支付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全省6000余家大型连锁商超门店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生活缴费线下营业厅受理覆盖面超过80%。

积极探索,打造特色创新技术应用。积极开展应用和技术创新,率先落地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引航费应用、社保卡叠加数字人民币钱包、公交轨交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等20多个首创场景和技术突破。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应用场景,如南京落地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数字人民币“一码合缴”应用,淮安、扬州在学校推广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无锡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数字人民币支付应用。注重典型应用案例的总结交流,从行业应用类、产品服务类、地方特色类等应用场景中征集优秀应用案例30个,并以宣传片的形式加强交流推广。

加强监管,逐步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规范管理,制定试点数据统计、情况通报、信息发布、问题收集等8项管理制度,确保wGgbA+PuW8nEBXnGvPFqcUmRaeaXXwysKyWG82PNVD8=试点稳妥有序推进。强化试点工作风险防控,指导运营机构建立健全数字人民币业务流程、操作规范、风险防控等制度,加强数字人民币风险监测和识别。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省公安厅、省委网信办、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制定印发《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应急处置预案》,探索建立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提升风险事件处置能力。开展数字人民币安全教育,防范电信诈骗和洗钱犯罪。

数字人民币具有互联互通、普惠高效等方面的优势,是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江苏是为数不多的数字人民币全域试点省份,应抓住试点契机,加快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提质增效,以试点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强省和数字经济强省建设。

加强宣传普及,提升知晓度和接受度。推广使用的前提是了解和接受,需要不断提升数字人民币宣传的覆盖面、针对性和精准性,从而促进数字人民币的性质、优势广为人知。扩大宣传覆盖面,发挥银行网点日常宣传阵地和各类线上媒体作用,融合多种渠道,统筹开展城乡宣传;开展数字人民币宣传推广乡村行活动,依托农村银行网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等,加强农村地区数字人民币知识宣传普及。加强宣传针对性,根据不同群体的认知习惯特点,相应调整宣传的方式、重点和推广的产品服务,如对老年人群体,可以多宣传推广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相关产品;对境外来华人员,可以联合交通、文旅等部门,加强机场、涉外酒店等场所的宣传。提升宣传精准性,加大对商户柜面收银人员的宣传培训和激励力度,探索对积极推介数字人民币支付且成效显著的收银人员进行奖励,提升大量柜面收银人员宣传推广数字人民币的积极性。

健全生态体系,提升使用便利度和满意度。完善的生态体系是推广使用的重要基础,需要持续完善受理环境、产品服务、服务体系,从而提升数字人民币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加快完善受理环境,推动商贸文旅、交通出行、生活缴费、民生政务等重点领域持续提升受理覆盖面。持续优化产品服务,丰富软硬钱包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质效;鼓励在集团企业、连锁商超等应用数字人民币母子钱包、伞列钱包,推动硬钱包在交通、校园、养老等领域的应用,在预付消费、资金发放等领域推广智能合约应用。不断健全服务体系,推动非运营机构商业银行加快接入数字人民币流通服务体系,鼓励运营机构加强数字人民币服务能力输出和业务技术支持,探索完善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充分调动相关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市场活力。

统筹多维场景,提升交易规模和活跃度。深化已落地场景应用,统筹推动C端(个人)、B端(企业)、G端(政府)重要场景应用增量扩面。在C端,持续开展“数字人民币乐享新生活”促消费活动,鼓励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消费券、红包,激励公众在食、住、行、游、购、娱及生活缴费等场景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培养数字人民币支付习惯。在B端,推动企业开通对公钱包,在资金管理、薪资发放、进销存、贷款等环节使用数字人民币;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重大任务,在贸易结算、物联网支付、碳交易、绿色电力等领域探索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场景;积极参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试点,拓展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消费、跨境结算等方面的应用。在G端,推广已落地的税务、公共资源交易、公积金、司法等政务场景应用,扩大交易规模;推动省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发放数字人民币工资补贴应用,提升以数字人民币发放部分工资、补贴的行政事业单位比重;有序推动以数字人民币发放财政奖补资金。

强化风险防控,提升业务安全性和规范性。加强对试点的监管管理,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保障试点行稳致远。一方面,加强业务规范性管理。持续完善数字人民币业务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行监督管理,一体推进数字人民币运营安全、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严格按照“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等原则,落实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另一方面,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风险防控制度、技术、措施,细化风险防控清单,提高事前风险感知、事中风险识别管控、事后风险排查处置等能力。强化内外部风险联防联控,依法合规落实“查冻扣”要求,配合公安机关依法防范和打击涉及洗钱、电诈的犯罪行为。加强数字人民币安全使用教育,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

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