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七大思维”底座

2024-07-20陈希琳

经济 2024年7期

认识好、分析好、回答好“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问题,需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以强大的思想武器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大思维”,是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的总钥匙,能够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锤炼战略思维,从全局着眼,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主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有重要影响的新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把地区和部门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既为一域争光,也为全局添彩,既为当下谋事,也为未来谋势,在若干重大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拓展历史思维,从历史切入,校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方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要夯实历史自信,更清楚地认识到,基于显著的制度优势、强大的治理效能、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厚的人力资源,新质生产力已具备丰厚的发展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精进辩证思维,从矛盾出发,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有效应对机遇和挑战的新课题。要运用辩证思维,既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下的各种矛盾心中有数,也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两个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重塑系统思维,从整体入手,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改革合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章节。要谋求协调共振,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激活创新思维,从预期着力,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完成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新任务。要坚持守正创新,以目标为导向,既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科技研发上有所突破,又下好产业升级先手棋,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培养法治思维,从公正着墨,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法治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在培育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方面有更多的新作为。要擦亮公平底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在新赛道、新领域进一步体现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为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

严守底线思维,从安全着想,垒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防护堤坝。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应对新技术、新变革、新模式带来的复杂风险的新考验。要统筹安全发展,正确把握形势,既坚定信心,增强机遇意识,又防微杜渐,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堵漏洞、强弱项,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七大思维的重要论述,加快塑造与新时代特征相适应、与新发展理念相匹配的思维能力,切实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书写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