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廊桥民俗杂叙
2024-07-14黄睦平
黄睦平
对于闽北人来说,廊桥既方便了通行,又可保一方平安,不仅是建筑,也是福地。人们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修建廊桥并在桥上奉祀神灵,祈福祝愿,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
在闽北,廊桥亦被称为“福桥”,人们认为其既可锁水聚气、拦财聚宝,又可保村寨安宁。因此,人们在廊桥靠下游的一侧面向上游建神龛,供神灵,以便祈福求愿,拦水聚财。
闽北廊桥是闽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美好生活的产物,凝聚着闽北人的智慧和心血。千百年来,闽北人修建廊桥,爱护廊桥,使用廊桥,敬畏廊桥,赋予其种种寓意和特性,并举行多样典礼和仪式,形成了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
祈子护嗣之俗
在古代,无论是对于家族还是对于社会来说,子息繁衍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于是,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祈求家族枝叶繁茂、子孙安康。在闽北,廊桥成为百姓求子护嗣之地,人们相信:“百花桥”是祈嗣求子的桥;临水夫人(福建和台湾等地传统民间崇奉的女神,俗名陈靖姑,又称顺天圣母、顺懿夫人、临水陈太后等)是儿童的保护神,她可帮助幼弱的生命渡过生命难关(意即桥),使之健康成人。总而言之,每个人都需要渡过一座座人生中有特殊意义的“桥”。
在武夷山市上梅乡一带,有“藏一送十”的求子之俗。在农历三月初三(传说为真武大帝圣诞)这天,求子的人家可到白水遇仙桥向真武大帝诉说心愿。之后,在会餐时悄悄藏起一只饭碗,并将其带回家。若得子心愿达成,第二年回桥庙还愿时,这家人须送还十只饭碗,这就是“藏一送十”之俗。在邵武市桂林乡一带村庄,家中若有新生命诞生,孩子出生的“七朝”内要到廊桥上点香烛、放鞭炮,还须以水果、甜豆等供品祭祀真武大帝,祈求其护佑孩子平安长大。
在南平市松溪县渭田镇株林村,若哪家小孩体弱多病,家人就将其抱至桥上真武大帝像前三叩九拜,并拜真武大帝为义父。人们认为这样,真武大帝便会日夜守护义子、义女,不让邪神靠近他们,使其平安、健康长大。
笔者近期调查了闽北96座廊桥,其中,桥庙结合祭祀陈靖姑的廊桥有20座之多,均成为人们祈子护嗣的去处。例如,南平市顺昌县岚下乡临水宫紧临岚下厝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奶娘(即临水夫人)诞日,欲祈求“早生贵子”或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的已婚妇女纷纷到桥烧香拜祭奶娘陈靖姑。当日,村民们还会将奶娘神像抬出神龛,出桥巡游一番,或者请戏班唱戏、抽傀儡以娱神。
不少廊桥的近神龛处悬挂有许多“弓箭”,这是村民们自制的祈福箭。家里若有孩子生病,村民们便用细竹做成弓箭式样,带上香、烛、鞭炮,有的还带上小方镜,到廊桥上祭祀桥仙,挂上弓箭,祈求神灵保佑,驱邪逐疫。
嫁娶婚俗
在闽北,人们的婚姻嫁娶之事也离不开廊桥。
在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宝珠村,若男女两方准备议亲,媒人通常要将庚帖(即用梅红单帖或草纸写成,中间写出生年月日时,两边分别写“天作”“地合”字样)送至男家,然后赶至接龙桥,将庚帖放入桥中的神龛下。如三日内无碎碗、破瓶或其他不吉利事发生,属吉兆,便通知双方可合婚。之后,男方送彩礼至女方家商议定亲。
在南平市顺昌县一带,新娘子出嫁时,脖子上要挂一串龙眼。出嫁路上,新娘每过一座桥,就捏破一颗龙眼,意为“消除一个路障”。按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际头村的传统婚俗,婚礼时,新娘至男方家,要先跨过一根放置在房门口的扁担(象征桥梁)。过了这座“扁担桥”,意味着新娘从此正式成为男方家的人。后来,人们认为“扁担桥”与现实意义的桥毕竟还是有所不同,便在村尾小溪建起一座廊桥。嫁至此地的新娘路过廊桥时需下轿过桥,寓示着她从此就是这个村的人了。至今,当地仍沿袭着新娘进村下车由新郎牵着过廊桥的风俗。
在邵武市桂林乡惠林村,村民凡娶外村新娘,婚礼当天,新娘须绕行济安桥,分别从桥的南、北两边上桥进村,意思是:把本村好运留住,把外村好运兜进来。邵武市邵南片区一带村庄,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许多女性都会到廊桥上念《夫妻弥陀(经)》,以此祈柷家人平安、夫妻和睦、子孙兴旺。
闽北有些地方,每逢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女性还会相约在当地廊桥上烧“八字香”,未婚的女性跪拜观音菩萨,祈求姊妹们今生安康幸福、婚姻美满,已婚的女性为子孙祈福,场景蔚为壮观。
走桥习俗
闽北民间一直流传着走桥习俗。该习俗是宗教信仰、楚俗遗存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产物,只是因地方不同,该习俗的称呼和举办时间有所不同。延平、建瓯、政和、松溪、建阳、浦城、顺昌等地叫“走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或初六日;邵武称“行桥”,光泽叫“量桥”,时间均在农历七月初七日。人们遵循传统民俗,即便大多数的走桥活动无人组织,也一直处于有序状态。
在闽北有些地方,人们相信,人生要渡过三座桥,即金桥、银桥和奈何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走桥活动正是为了通过这三座桥。如在南平市政和县,对于当地人来说,坂头花桥、富垅桥、水弄桥分别象征金桥、银桥和奈何桥。走桥这天,村妇们都会梳“柴把髻”,穿着青色或蓝色大襟上衣,有的还穿宽裤头、无门襟的三褶裤,俗称“大服”,脖子上挂弥陀珠,胸前挂“五香袋”,口念《十朵莲花经》,来回走桥,往返绕七圈,中途不得回头。近午时,为了祭祀屈原,人们还会举行投粽仪式—口中诵经后,在廊桥朝上游的开窗处,将两颗用彩丝带捆好并贯穿六枚钱币的粽子扔到河里。
在建瓯市值庆桥,附近村庄的中年男女齐聚该桥念经、走桥,并往桥下投粽子和钱币。走桥要四个来回、连续三年走桥才算走完一座桥。在顺昌县外新桥,人们边走桥,边念“求子经”,经文诵毕,往河里扔五谷杂粮、粽子、钱币等。顺昌县麻福桥的走桥是指走“父母桥”,参加者多为女性,年龄不限,来回走十二趟(一趟代表一个月),一生只需走一次,走完后扔粽子、钱币,并在观音像前焚香许愿。
在邵武市一带有七夕“行桥”的民俗,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元末明初,要走“父母桥”“夫妻桥”和“子孙桥”三座象征意义上的桥。三座桥代表不同的祈愿:行“父母桥”是为在世的父母祈愿或悼念去世的父母;行“夫妻桥”是为夫妻祝福,祈盼夫妻和睦;行“子孙桥”是为儿孙祈福,盼子贵孙荣。当地人将这三座桥具象化,转变成通济桥、白渚桥和三公桥。这三座桥也不是非得在一年内走完,一般是每年走一座。新婚女性在行过“父母桥”后还得去登熙春山(俗称登高山),第二年后才能去行其他桥,意即登高。
光泽“量桥”风俗的形成与当地廊桥的建造有关。相传南平市光泽县的“子孙桥”建好时,正赶上农历七月初七日,人们在桥上来回走动、欢呼,日久相沿成习,形成了“量桥”活动。光泽民间认为,当地的司前廊桥、油溪廊桥和大洋坪廊桥分别对应“父母桥”“夫妻桥”和“子孙桥”。这三座桥是人们必须“量”的桥,需按“父母桥”“夫妻桥”“子孙桥”的顺序依次进行“量桥”。每人每年“量”一座桥,走满三年(中可间隔)才算“量”完。“量”完必须走的三座桥后,之后每年七夕可据个人意愿再“量”其他廊桥。所以,光泽除司前廊桥、油溪廊桥、大洋坪廊桥三桥外,其他廊桥的七夕“量桥”活动也十分热闹。
在闽北,七夕的“量桥”风俗,经数百年不断发展,已演变成一种桥庙会,如今还加入了茶灯舞、三角戏演出和擂茶会等内容,广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