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与旅行乐趣
2024-07-14明前茶
明前茶
也许,旅行的乐趣与你所带的行李规模是成反比的。
试想,若你带着咖啡机前往旅行目的地,怎么可能喝得惯异乡的酥油茶或熏豆茶?若你带着昂贵的负离子吹风机,怎么可能体会到在鸡毛小店里洗头,并像当地妇女一样做个高耸盘头的乐趣?若你连真空酱肉、贝果面包和方便面都备足了,在旅行目的地,你一定受不了折耳根蘸酱,也受不了在米线上浇下酸笋和螺蛳汤了吧。
我们的行李备得越周到,我们所携带的自有生活模式就越坚固,我们丢盔卸甲,进入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并沉浸式接纳它的可能性,也许就越小。
100多年前,著名作家毛姆带着他的十几箱行李前往中国旅行,就有过类似的体会。
从1919年冬到1920年春,毛姆溯长江而上,经重庆、成都,一直抵达四川腹地,随后,他又去了北京、沈阳,最后,他返回上海,从那里坐船来到香港。
在四个多月的旅行中,毛姆在夜航船中,在嘈杂的茶馆里,在滑竿上,“用铅笔在路边买的黄草纸上”匆匆描绘了中国大地的优美风光。云集千百名苦力与商贾的朝天门码头,晨雾氤氲的古老城墙,竹林深处的稻香农家,静默巍峨的明代长城,长城城垛中雪亮又苍凉的月色……他都目睹过,他此行的心愿是:目睹底层的民生百态,见识一个立体、细节丰盛的中国。
然而,他的行李显然阻碍了他一部分心愿的实现:带着那么多昂贵的皮箱,里面装满考究的西装和大衣,品质一流的烟丝、茶叶和咖啡豆,装着熨斗、发油、十几条英式围巾,连长柄伞都备了好几把,那么,他这一路连被四川的连绵雾气和朦胧烟雨濡湿的机会也没有了。他必须为那么多皮箱雇上好几位脚夫,如此,上哪儿都无法“微服私访”了,也坐不了小舢板,而要坐大轮船;而且,为安全考虑,他也不能买二等舱以下的船票。衙门里的官员,若是愿意接见他,也一定会递上名帖,让他只看到当地的“东方人情味”。
因为行李的庞大与考究,这场旅行,终究令他与当地人有些隔膜,少了一些当头棒喝般的鲜活感受。
毛姆本人,也在他的游记中承认:“但这些当地人对你而言毕竟是陌生的,你找不到破解他们神秘之处的线索。即使他们在许多地方与你有相通之处,也无济于事……”
万事皆备的行李就像一座移动城堡,把毛姆关在了里面,让他感受不到农桑的甘苦,纤夫的挣扎,买卖人的辛酸与喜悦,或者,他感受到了,但也只是“隔窗目睹”,这和换上斗笠与蓑衣下田,和换上长衫与皮帽逛文玩市场,换上斜襟长袍在长城上骑行,感受的深度完全不一样。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毛姆笔下的中国,那些雾气萦绕的平原与青山,那些苍凉恢宏的东方古迹,不过是一架屏风上的天光云影罢了。
可见,若你不是拥有“屏风体验”就满足的人,下次出门旅行时,尝试精简一半行李吧。
要知道,打破一部分惯有的生活模式,你才能触摸到“人在异乡”的乐趣。那微微硌人的、不方便、考验人的感受,才能披露活着的五味杂陈,而这,才是旅行的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