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活动热涌,映照美好生活

2024-07-13张庆华

中关村 2024年6期
关键词:庙会香椿传统

张庆华

乡村节庆有着浓浓的仪式感,是人们的情感表达与幸福展现。依托节庆,用“节庆+”来表达乡村,做活了乡村文化,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肌理,也是乡村的灵魂。它扎根于乡土,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它滋养着乡民,承载着浓厚的乡情;它守正创新不同的表达,彰显着文化魅力与文化自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行走京郊大地,传统民俗庙会文化、乡村“村晚”、乡村节庆文化等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如春风吹过阡陌,吹入乡村人家,浸润乡土沃野,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之势。

庙会文化的“潮”流

春暖花开晴方好,远山如黛,白云悠然,又逢农历四月初一。一年一度的丫髻山庙会盛大开启,祈福登顶、民俗市集、传统花会表演、国风潮、特色美食等活动推陈出新,为传统庙会文化增添了妙趣横生、日新月异的潮流与风采。

北京平谷丫髻山庙会起源于明嘉靖时期,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是平谷区唯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慢慢地,丫髻山庙会逐渐成了河北三河、天津蓟州、北京市区等地游客迎春纳福的好去处。近年来,因特色鲜明、守正创新、花样翻新、潮流时尚,以新形式展现老手艺,用新创意将传统文化扩容,丫髻山庙会的热度正在不断升温,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庙会品牌。

丫髻山相传唐朝初年即有道士在山上结庐修炼,兴于元,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有“近畿福地”之称。丫髻山上分布着许多道教的庙宇,其中碧霞元君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烧香拜神,是传统庙会最为突出的特征。丫髻山庙会亦然。每年的四月初一至十八的庙会上,祈福登顶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三百六十五级台阶的祈福路上,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几岁孩童,有虔诚的祈福、有悬挂福牌的、有许下福愿的……在阵阵铃声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丫髻山庙会将传统的祈福文化,以新的形式将年轻人看重的仪式感拉满,创新地传承。

传统花会表演、非遗展示是丫髻山庙会的特色。庙会一开始,在音乐的欢奏声中高跷表演队踩着近半人高的高跷尽情表演,展示各自的绝活,瞬间成了节日的焦点,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旱船、舞龙、舞狮、大鼓等民间技艺轮番上演,赢得现场游客阵阵掌声,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精彩的高光时刻。依托丫髻山传统庙会来山助“善”的民间花会,刘家店镇14个村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开路、中幡、大鼓、高跷、小车会、旱船等,有“民间花会之乡”的美称。“目前,刘家店镇有1个镇级艺术团、7个村级剧团、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0余名群众演员。”刘家店镇镇长邱田田说。“我们希望以更加专业化的程序,让更多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借助庙会被记住,被记录,被传承,‘火起来,‘红下去。”

“国潮”扩容,把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相链接,促使丫髻山庙会不断升温。依托丫髻山祈福文化,庙会推出了丫髻福桃、桃花扇、福桃雪糕等文创“福”品,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潮流巧妙结合,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品”。而庙会中的汉服体验区,满满的国潮风扑面而来,更是成了年轻人的首选。选一件心仪的汉服,扮上与之相匹配的妆造,带着专属摄影师,游丫髻山、逛庙会,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与时尚。深度研究并把握文化潮流的敏感度、青年文化消费的热度,丫髻山庙会以青春之名让传统文化再次焕发青春,在“国潮”风中,开启传统文化与现代年轻人的“双向奔赴”。

丫髻山庙会所在的刘家店镇紧紧围绕庙会的核心——文化,深挖民俗文化,打造专业队伍,将传统民俗、非遗文化与庙会文化融合起来,把庙会办得热闹、好看、好玩、可感、有格调和内涵,从而形成独特的庙会大IP,走在“潮”流前端,热度不断。

村字头文化热涌

2023年盛夏时节,京南大兴,身着彩衣、手持双钹跳跃舞动、热闹欢腾的国家级非遗武吵子;让人一饱耳福的京剧、评剧、梆子戏曲联唱;原创诗朗诵、快板、小品……一台别具一格的晚会在榆垡镇上演,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村味与“兴味”并举的农村文化盛宴。

半个月后,长城脚下,一场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众多的目光:用舞蹈讲述了昭君出塞的故事;以快板说出了延庆的四季特色;用歌声唱出了夏都延庆的风采……节目形式多样,节目内容绽放着扎根延庆这片土地开出的文化乡土之花,展现着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光彩之美。更让人惊喜的是,延庆“村晚”推出了10条夏季休闲农业旅游线路,迈上了以文促旅的路子。

2024年以“我的‘村晚我的年”为主题的全国“村晚”直播活动在大兴区上演:由北京大兴和河北村民带来的《中国龙》,将直播的氛围推向一个小高潮;三间房村开启的首届“村晚”市集,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600余种地方特色产品组团亮相,诚意满满地为大家准备了极具特色的土特产,走出了以文促销、促收的路子。

近年来,以“村晚”为代表的村字头文化不断涌现,村味的背后是热在乡村、乐在群众。大兴村晚现场,传统民俗舞蹈太子务村武吵子表演者均为本村村民;海淀村晚活动上,来自西北旺镇各村、社区的40余支民俗花会团队尽情展演民间秧歌花会踩街活动;延庆村晚的表演者有200余名村民。“每天做饭的时候哼两句我就很开心。”“我们都拆迁上楼了,能参与村晚,特别开心。”越来越多的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主动参与,满满的自豪感与获得感,从而激发了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村字头文化活动的圈粉,体现了乡村文化的时代脉动。从放一场电影到送一些图书,看似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把文化送到了乡村,送到了农民身边,实则没有送到农民心里,难以形成持续和长久的影响。而村里土生土长的文化,才是扎根乡土,接通地脉的,它出生在这里,后天才有可能养得好。村晚恰好是“长在了”这片土地里,凝聚着人心与人气,反映着最真实的村民精气神,映照着当下的乡村生活、生产,体现了乡村文化的最真实映照。

村字头文化火热的背后,同样折射出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围绕本地区,以自己的生产、生活为原型,创作小品、快板、戏曲融合、广场舞组舞等多种表演方式,从台下走到台上,从几个人、一群人到全村的“晚会”,无疑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在表达着村民和本村文化的准确定位,俨然是从思想上被动接受文化到主动创新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进一步彰显了对乡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夜幕来临,大幕拉开,一场场好戏正在上演。

乡村节庆文化的新融合

京郊四月,房山区韩村河镇圣水峪村“椿”满枝头,“椿”香四溢。第四届上方山香椿采摘周暨“韩村河大集文化体验活动”也在这里拉开帷幕。现场以“椿”为媒,开展“椿”风又绿,开“椿”大集、“椿”风又绿·当红不让三大主题活动,体验香椿采摘、品尝香椿、特色美食、韩村河大集、露营、生态旅游、游园踏春等活动,参与感、互动感、体验感、文化感满满,热闹非凡。该活动一开场,圣水峪村会场上200位身着统一服装,手持太平鼓的鼓手,随着音乐边打边舞,浓郁的乡土气息、浓浓的喜乐氛围扑面而来,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赢得了阵阵掌声。与此同时,韩村河大集的开场上,也有300名鼓手同时表演太平鼓,将天禧太平的文化氛围拉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太平鼓手,还有另一个身份——香椿代言人。当鼓手跨界为地理标志产品“吆喝”,推动的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实现以文兴产,以产促文的良性循环。此外,韩村河大集上,琳琅满目的全国特色农产品、熙熙攘攘的人流、香喷喷的香椿美食以及其他特色小吃,浓浓的烟火气息,重启了内心最熟悉与怀念的记忆。曾几何时,赶集是少年时代的快乐与期盼,集市上好吃的零食、漂亮的衣服、好玩的表演、各种各样的玩具……一头扎进集市的人堆里,就是逛游,久违了那集市里最原始的热闹与最浓烈的乡土气息,如此亲切又如此熟悉。“以圣水峪村香椿为抓手,用太平鼓手来当代言人,深挖节庆文化的内涵,把传统农村大集和香椿文化节相融合,展现更多的文化味儿、节日内涵,这样我们演员的认同感、归属感更强,在主观上就更愿意主动参与、自觉传承。”太平鼓第五代传承人周文霞说。

乡村五月,洒满绿色清香与希望,一年一度的丰台区佃起村插秧节如约而至。现场,既可以“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亲自体验脚踩泥土,手拿秧苗,将一棵棵希望之苗插进田地里,静待时光,收获“秋收万颗子”的农耕之乐;又增加了稻田画拍照打卡、亲子互动科普等活动,受到村民与市民的喜爱与青睐。将传统的农耕方式——插秧,升级为一年一度的插秧节,并深挖水稻文化,丰富节庆内涵,扩大节庆外延,从而达到以节庆来创新传承农耕文化,并以文化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目的,进而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乡村节庆有着浓浓的仪式感,是人们的情感表达与幸福展现。依托节庆,用“节庆+”来表达乡村,做活了乡村文化,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因此一年有活动,四季有节庆的京郊大地,展现了乡村文化的向好与繁荣。

纵观传统庙会文化,乡村“村晚”,乡村节庆文化,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持续升温、热度不减、深受喜爱的背后是紧紧把握住乡村文化的内涵,深究当今文化的潮流与走向,结合时下流行热点,以年轻的解法细分、细化、深耕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青春感、时尚感,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与动力,盘活了传统文化,映照出越来越美好的乡村生活。

猜你喜欢

庙会香椿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春之味——香椿
香椿与臭椿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香椿
元宵节,逛庙会
香椿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丰都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