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

2024-07-13聂蕊

中关村 2024年6期
关键词:院所海淀区中关村

聂蕊

为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深化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打破科技成果转化堵点,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北京海淀环保园上班的市民,早就习惯了自动驾驶车驶入身旁;在北京昌平区的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内,科研实验研究室已经成为生物育种的摇篮;颅内植入一片柔软细丝的小小薄膜,绑住双手的猴子仅用“意念”控制机械臂就能抓住草莓。在今年中关村论坛上,脑机系统新成果“北脑二号”发布,填补了国内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空白……一项项科研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入实际生活中。

2023年,北京技术交易顺利实现“双突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突破十万项,达106552项,比上年增长12.1%;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8536.9亿元,增长7.4%。流向津冀技术合同6758项,同比增长14.9%,成交额748.7亿元,增长109.8%;“三城”流向“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24.3亿元,同比增长9.6%。2024年一季度,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090.9亿元,同比增长10.3%。“三城”落地“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9.7亿元,同比增长93.8%;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190.7亿元,同比增长106.5%。北京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日渐完善

在北京,“科学家办企业”已不是稀罕事。北京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和工作体系,让各类创新主体从“有的转、有权转”到“愿意转、转得顺”。

北京技术交易顺利实现“双突破”得益于北京市健全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保障。北京实施《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为核心,制定实施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解决高质量成果供给不足、成果承接能力不足、供需信息渠道不够通畅等关键问题。

开展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制订实施6项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政策,激发转化活力,调动创新主体转化成果积极性。加强建设央地协同转化机制,深入推动25家在京中央高校院所在中关村核心区适用《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探索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推动10家央属单位和11家市属单位开展试点。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推动33家试点单位在10个领域推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强化技术转移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全市登记技术转移机构174家,技术经理人633名。开展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工作,推动16家高校院所的200余项专利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评价,对近百家在京高校院所及各区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分类评价,以评价促进转化。

推动京津冀协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京、津、冀科技部门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协同推动京津冀高精尖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3年)》。2023年,共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20家,打造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服务平台28家。科技成果共享库汇集成果4.89万条。50余家在京高校院所与津、冀签订技术交易合同500余项,合同金额7.4亿元。

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

海淀区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集中承载区,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作为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中关村科学城依托区内丰富的科研资源、人才优势以及完善的政策支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3年海淀区技术合同登记6.5万余项,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3550.4亿元,输出额度位居全市第一位,占全市41.6%。

海淀区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落实落细先行先试改革政策。海淀区通过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赋权给科研人员和企业,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利开放许可等创新模式,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门槛和成本,让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能够顺利实现商业化应用。

完善成果转化投融资服务链条。海淀区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引导基金,重点支持中关村科学城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色产业园等机构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累计投资项目47个,投资金额近40亿元。合作成立9只科学家基金,总规模74.4851亿元,截至目前海淀区域支持各类优质科技项目267个,总出资额超过25.53亿元。搭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以“集中办公区—众创空间—加速器—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服务链条,海淀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支持,目前海淀区各类创业孵化机构共有179家。

海淀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供需对接和快速转化。海淀区积极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科技创新的相关战略部署,深度参与承接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区内领军企业参与机构建设、承接研发成果,形成产学研协同科研攻关的新力量。通过重大平台开展面向重大任务和重大需求的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其研究成果能够更灵活地进行工程化实施和成果落地转化,有效弥补了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能力的不足,进一步推动了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

2017年海淀区成立了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市—区—企业”三级共同出资的方式,依托自然科学基金的品牌和优势,采用企业“提问题”,遴选优势科研力量“做答案”的方式,解决区内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性瓶颈问题和基础前沿问题。至今海淀联合资金累计出资2.764亿元,资助了428个项目,转化了一批前景好的公司。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2018年海淀区开始推进概念验证计划,并于2019年建设全市第一个概念验证中心。目前已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交通大学5家概念验证中心,累计立项141项概念验证项目,48个项目完成转化。

全面开花探索科技转化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设立了种子基金。种子基金是一支由财政资金出资设立的专门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企业的市场化种子基金。“采用市场化遴选的形式选聘基金管理机构,在业绩考评、容错机制等制度层面做出更积极的市场化探索,更大限度发挥投资机构的专业能力优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彭锐锋说,这一举措提升了对早期优质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北京市昌平区也持续在“链接”上做文章,探索实施“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组织上百家企业与16家驻昌高校、科研机构对接,聚焦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7大领域遴选32个课题,推动将科研资源聚集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制胜优势。

怀柔科学城定位是建成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规划面积100.9平方公里。围绕物质、空间、生命、地球系统、信息与智能五大科学方向,怀柔科学城共布局了37个科学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速形成。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在怀工作的两院院士达到77人,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达到2.3万人。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成功举办高水平科技交流活动50余场,2023年全年累计吸引近3万科研人才来怀柔交流。科学设施开放共享成效显著,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7个科学设施平台累计服务国内外用户330余家,累计对外开放机时超过80万小时,支持研究课题1000余项。目前,怀柔科学城已累计产出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等20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重大发明专利263项,实现了更多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未来北京市将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核心工作,以落实《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任务为主线,以技术转移机构、产业开发研究院、概念验证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及企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为抓手,立足“三城一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构建科技成果供应与产业技术需求双向通道,建立多节点、高流量的成果转化网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提升创新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升北京科技成果向津冀转移转化成效,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猜你喜欢

院所海淀区中关村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智慧院所类咨询报告如何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