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八级工” 为高技能人才架起立交桥

2024-07-13聂容止

中国新时代 2024年7期
关键词:八级高技能技师

聂容止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新“八级工”制度的出台顺应了新时代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五级”到“八级”,不是简单的“数”变、“量”增,而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通道拓宽,是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手段,是助力企业加快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高技能人才作为技术创新的一线主力,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将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延伸为八级,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并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促进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新“八级工”制度的出台顺应了新时代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五级”到“八级”,不是简单的“数”变、“量”增,而是职业技能等级体系的架构重组,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通道拓宽,是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手段,是助力企业加快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

从老“八级工”到新“八级工”

今天,很多人还记得这样一个歇后语:“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它表示一个人已经非常厉害了,却还想拜师学艺,是夸赞其精益求精、竭尽全力不断钻研技艺的工匠精神。

从鲁班、庖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八级工”,中华民族一直就不缺少对工匠精神的推崇。电视剧《人世间》中的周家大家长周志刚是一名备受尊敬的“八级工”。在那个时代,没有白领、蓝领的说法,很多技术工人以成为“八级工”为人生目标,不少人通过过硬的技术绝活赢得了尊重。

“八级工”究竟有多厉害?如果说“六级工”是江湖大侠,“八级工”就是扫地僧。在电影《独行月球》中地下城停电时,一句“那个八级钳工又回来了”仿佛就已经带来了光明。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工厂生产能力有限,为了更好提高工人对技术钻研的积极性,“八级工”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八级工”实际上是一种工资等级制度,从1950年开始在东北地区试行,并于1956年正式在全国企业工人中实施,一直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后实行了近40年。这一制度根据生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将工资分为8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的“八级工”享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和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

1959年,29岁的杭钢八级钳工郭裕泉被评为“八级工”。“当时‘一级工每月工资32元,‘八级工有108元。那时候的108元绝对算高工资了。”郭裕泉说,那个年代,“八级工”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身份,是工厂的标杆人物,代表着高技术和高收入,政治上和作风上也都是走在最前面,备受推崇与尊敬。

当时,在任何一个单位和企业,“八级工”都是一笔值得珍视和需要重点保护的技术财富。第一代潜艇、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原子弹以及第一颗航天卫星的制造都离不开“八级工”们的辛勤付出。

但想成为“八级工”并不容易,有人曾说,当年人们最向往,也最难拿到的两个证书,一个是大学毕业证,另一个是“八级工”证书,因为这两样证书没有足够的努力是万万拿不下来的。杭州的八级锻工梁毛毛就曾说过:“我的‘八级工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每天一有空就琢磨技术,每一次敲击都会总结其中诀窍,每一个产品都努力做到细节上的完美,就这样,整整敲了37年。”

在当时,“八级工”不仅收入高、地位高,而且还是很多人眼中的“偶像”“明星”,曾在调动技术工人工作积极性、增强技术工人社会荣誉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带动了众多年轻人钻研技术,造就了一批高技能人才,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代“八级工”如今被称为老“八级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表示:“说起老‘八级工,我们通常会想到3个关键词,‘绝招绝技‘顶天立地‘光荣与梦想。‘八级工不是说你在企业里工作得时间越久,级别就越高,而是你一定有自己的绝招绝技;‘顶天是指企业里任何重大项目都离不开‘八级工,他们是专门去攻坚克难的一拨人,‘立地则是说他们永远在一线,始终脚踏祖国大地;老‘八级工是一代人追求的梦想,代表了一个技术工人在企业中的至高地位,技能等级越高,相应的工资水平越高,参与的重要项目越多,产生的贡献也就越大。”

改革开放后,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老“八级工”分级不再适应实际需求,逐渐被简化为初、中、高“三级工”制度,到了90年代后又增加了技师、高级技师两级,形成了技能人才等级的“五级工”制度。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五级工”的体系设置不足逐渐凸显:在现实中,有的技能人才30岁、40岁就已经是高级技师了,这也就意味他的职业发展已经碰到了天花板。

为了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2021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技能人才薪酬激励相关工作的意见》,施行“新八级”岗位绩效工资制;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在“五级工”基础上,补设学徒工、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将原有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从五级延伸为八级,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

历经40年,“八级工”又回来了。但与老“八级工”更强调技能人才对单台设备的操作能力不同,随着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普及,以及如今的技能人才文化水平普遍提升较快,新“八级工”对技能人才的综合性、融合性要求更高。一方面,向下增设学徒工,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帮助年轻技能人才成长;另一方面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级,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更高的、更宽的职业通道。

畅通职业成长通道

张勇是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也就是新“八级工”。他带领数控团队累计完成了50多项“神舟”“天宫”“探月工程”系列产品,共计1200多件零件的生产加工。他用“匠心”练就了数控加工的“绝技高招”,不断挑战航天领域的高“精度”、高“难度”,是航天制造领域宝贵的技术财富。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是技能人才长期数量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社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偏低问题,是不少技能人才面临的痛点,也是一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技能岗位的重要原因。为推动破解这一难题,随着新“八级工”回归的,除了足够的获得感和荣誉感,还有工资条的“含金量”。新“八级工”制度规定,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可比照企业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可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或根据实际确定,不低于特级技师薪酬待遇。

潘二保是北京地铁供电分公司接触网项目部第一维修部运检师,凭借精湛的技艺解决了接触网折返线偏磨、隔离开关烧蚀等接触网的“疑难杂症”。2018年,潘二保被授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荣获“北京地铁劳动奖章”,2022年被授予“北京地铁大工匠”称号。在该公司落实新“八级工”的制度下,他被聘任为北京地铁公司二级工匠。在待遇上,五级工匠与一般管理人员等同,四级工匠相当于副科级,三级工匠相当于正科级,二级工匠相当于副处级,一级工匠相当于正处级。也就是说,潘二保现在拿到的工资跟副处级管理人员相当。

“新‘八级工制度实施后,我们团队有两人被认定为首席技师,5人被认定为特级技师,公司每月分别发放技能津贴6000元、3000元,总体薪资待遇比原来翻了一番。”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首席技师刘辉说,新制度让技能工人有面子、更有里子。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肖涵予表示,新“八级工”制度让技能工人搞项目攻关更有干劲了,公司也更加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保障,成立专项基金为技能人员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通过顶岗实习,我获得更多锻炼机会,能提前1年训练技能,在以后的发展晋升中更有底气。”在湖北省黄冈市,中能建建筑集团的学徒工王森今年刚毕业,却已经在当地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现场工作了近一个年头,在技术人员手把手地传帮带下,他迅速成长起来。在王森看来,新“八级工”制度新设的学徒工,让他拥有了更坚实的职业起点。

毫无疑问,新“八级工”制度不只是增加了几个职业技能等级,而是向下夯实技术基础,向上培育拔尖工匠,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支撑。从老“八级工”制度,到“五级工”制度,再到如今的新“八级工”制度,我国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经历过多次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适应产业升级变化和人才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陈李翔说。

为吸引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需要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新“八级工”制度对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作出结构性调整和革命性重塑,破除了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隐形门”,充分发挥了人才评价“指挥棒”对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工作的引领作用。

重庆轨道集团员工张杰扎根道岔维修岗位19年,带领团队完成了30余项科技创新和技研任务,使设备故障率下降50%以上。2022年,他成为该集团首位特级技师。“早在2010年之前,我就取得了高级技师证书,但那时又喜又忧,忧的是年纪轻轻技能等级就到顶了,以后发展怎么办?”新“八级工”制度的实施,让张杰和同事们看到了希望,“大家都想再上一层楼,争取在技术攻关、发明创造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新“八级工”制度营造了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实施3年多以来,许多像张杰一样的技术工人,突破职业“天花板”,当上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许多初出茅庐的职校学生也打开了事业发展新天地。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我国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技术工人当中最需要提高的是高技能人才,而在高技能人才当中最需要关注的是高技能领军人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介绍,“我们将健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联动推进机制,加快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数字技能型领军人才,带动高技能人才整体发展,力争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工人队伍。”

猜你喜欢

八级高技能技师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出台 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
“新八级工”时代来了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等级
想起当年的“老八级”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