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筑牢国家政治安全长城

2024-07-13王少伯

中国新时代 2024年7期
关键词:国家政治制度

王少伯

当前,我国社会政治大局总体稳定,但政治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维护政治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提高防范和抵御政治风险的能力,牢牢掌握维护政治安全的主动权。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关系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新境界,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用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并特别强调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深刻揭示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政治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自觉提升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国家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巨系统,其中政治安全起着根本和核心作用,决定和影响着其他领域的国家安全。

政治安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由政权、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要素组成的政治体系,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以及面对风险和挑战时能够及时有效防范、应对,从而确保国家良好政治秩序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国家如果对外不能独立自主,处处受人控制和指挥,对内不能维护政治团结,互相内斗、一盘散沙,就不可能有效维护国家尊严和国家根本利益。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离开了政治安全,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

2010年12月,突尼斯多地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大批民众涌上街头,最终迫使时任总统本·阿里下台。所谓“阿拉伯之春”的动荡浪潮随即席卷中东、北非地区10多个国家,多国政权垮台,个中原因非常复杂,政治安全脆弱、极易受到外部势力操纵与颠覆是一个重要因素。今天,“阿拉伯之春”早已变成“阿拉伯之冬”,不但没有带来民众所希望的“民主自由”,反而导致主权割裂、社会失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离开了政治安全,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

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政治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政治安全,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利益,实现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在国家安全这一肌体中,政治安全是心脏,心脏停止了跳动,再强壮的肌体也会失去生机。

强调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国家安全治理探索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也是有效应对诸多安全风险挑战的必然逻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就处在敌对势力的封锁、遏制之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制度的较量始终未曾停歇。直到现在,各种敌对势力也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如果哪天在我们眼前发生‘颜色革命那样的复杂局面,我们的干部是不是都能毅然决然站出来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安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我们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思想体系中,明确确立以政治安全为国家安全的根本。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其中作为精髓要义的“五大要素”即包括“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此后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这一表述一直得以沿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十个坚持”,强调“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专章对国家安全作出战略部署,其中更是强调要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将政治安全置于“根本”地位:一方面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继而在国家安全治理层面的理念革新;另一方面是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环境变化,更好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增强政治安全能力的现实需要。

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这都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实现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政治安全决定和影响着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等其他各个领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兴衰存亡。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政治安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大胜利的前提和保证,政治制度直接关乎中华民族兴衰成败。我国当前面临的政治安全风险错综复杂,内外交织,必须正确把握大势并且积极应对、从容化解。

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治安全的根本保证

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政治安全所包含的诸多安全要素中,政权安全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具体体现为党的执政安全。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国家安全工作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就,国家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社会动荡便成为必然,发展无从谈起,人民福祉也失去了保障。近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关键就在于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一个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善于总揽全局、有效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为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社会的稳定发展是不可能的。切实应对社会主义政治体系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确保党长期稳定执政,政治制度充分发挥功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形成稳定的政治秩序,才能把好前进的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不断彰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为我们党长期执政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据。维护政治安全,首先就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守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同一切危害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错误行为作坚决斗争。

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战胜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为安邦定国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安全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改革创新,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使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协调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使国家安全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其他方面相互配合,营造有利于国家安全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更好地解决国家安全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新时代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面临的“四大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中国共产党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自我革命,才能不断开辟百年大党 自我革命新境界,确保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 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

政治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

国家安全,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强调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作为统领性的国家安全能力,政治安全能力所赖以产生的根本性资源无疑是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2016年,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进校园、进工厂、进社区,举行宣讲会、举办警示教育展览、发放宣传手册、讲解国家安全知识……国家安全等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国家安全知识贴近百姓生活、让国家安全意识植根群众心中。

经过综合施策、持续努力,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各领域安全的人民防线进一步巩固,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了独特重要作用。

国家安全依靠人民,国家安全人人共享。

维护政治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没有政治安全这块基石,人民的美好生活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路走来,我们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成功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应变局、斗疫情,有效应对了危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和根本政治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实现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安全提供了根本前提和持续保障。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也正是由于党的初心使命与人民和民族的根本利益高度一致,从而赋予了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极大增强了党执政的人民性和权威性,从根本上确保了我国政治安全能力的生成。

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得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普遍认同,促进了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国际体系的有机互动,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政治安全基础,促进了政治安全能力的广泛生成。

在新时代国家安全话语体系下,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构成国家安全的根本立场,亦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展现。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核心内涵包括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两大方面。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就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权益;一切依靠人民则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基础性力量,汇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着力提升维护政治安全能力水平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维护政治安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要长治久安,社会要长期稳定,必须持续加强制度建设。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抓住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着力推动解决好维护政治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最具统领性决定性创造性的是党的领导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中国快速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最大化。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入手。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价值,建立起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好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

要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维护政治安全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保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当前,我国社会政治大局总体稳定,但政治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维护政治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提高防范和抵御政治风险的能力,牢牢掌握维护政治安全的主动权。

猜你喜欢

国家政治制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