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2024-07-12黄莲莲
黄莲莲
【摘要】本文深度研究了“让学引思”理念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实际应用。着眼于学生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强调多样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关注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注重思维引导和激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实际操作中,通过创设生动教学情境,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提高整体写作水平。这些前沿策略旨在为语文教育注入新思路,打破传统框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深刻理解和浓厚兴趣。
【关键词】让学引思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6-0097-03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让学引思”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这一理念具体贯彻到高效课堂构建中,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让学引思”理念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让学引思”理念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课堂教学形式的完善
“让学引思”理念强调学生思考的过程,这对于课堂教学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以满足学生在思考中的需求。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互动性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具活力和吸引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让学引思”的理念。
(二)促进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让学引思”理念强调思维的引导和激发,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灌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进行文本分析、提出疑问等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促进其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这种综合性的素养培养正是小学语文课程所追求的目标。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促使他们在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提升了语文素养的多个方面,包括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这种综合性的素养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使其不仅在知识面上有所积累,更在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二、“让学引思”理念指引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引思”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之一,是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中,通过引入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故事、案例等元素,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理解。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出塞》这首古诗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历史背景、讲述古人故事,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而丰富的学习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图片或简短的视频介绍,呈现出唐代北方边疆的战争与边塞风光。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士兵在边疆戍守的辛劳和艰苦,感受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所蕴含的苍凉和辽阔。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古人的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涵。例如,可以讲述《出塞》的作者王昌龄,他是唐代诗人,有“玉树临风”的美誉。通过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他的生平、创作背景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对作者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同时,可以通过叙述王昌龄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唐代时期北方战乱的现实,使学生对《出塞》这首诗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在学生对历史背景和作者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对古诗的思考和探究。例如:①你觉得《出塞》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境?②为什么古代士兵要在北方边疆守卫祖国?这种责任和使命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③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感受到古代士兵的辛劳吗?他们面对的困境和坚守的信念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将被引导思考《出塞》所描绘的场景与情感,进一步探究古代士兵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同时,学生还能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与同学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从而拓展对这首古诗的多维度理解。
(二)以生为本,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引思”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注重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这一理念的贯彻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课堂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为例,这篇课文以祖父园子为背景,生动描绘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这个生活场景的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庭或身边的花园经历,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共鸣和兴趣。首先,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学生亲身经历。例如,请学生分享在家庭中的一些有趣故事,或是带来一些生活的照片。这样的互动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而且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投入,形成对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家庭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以及在课文中的表现。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形成多样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促使学生在沟通中产生新的思考,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的细节,比如祖父的种植技巧、花园中的植物种类等。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中的场景,将抽象的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将在课堂中体验到对实际生活的深度思考和发现,从而提升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主动性。这种关注学生个体需求、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正是“让学引思”理念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在“让学引思”的理念下,课堂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音乐等手段,打破传统的板书和讲解模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比如,在讲解《祖父的园子》时,可以通过展示园子的图片、播放与花园相关的音乐,营造出阳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地参与讨论,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态度。在学生生活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通过个人经历进行深度思考。例如,在讲述祖父与孩子的互动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长辈在花园中的交流,进而思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在“让学引思”的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活力的过程。通过贴近学生生活、营造轻松氛围、促使深度思考,我们可以期待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深刻理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科知识的传递,更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探究能力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是一篇让人充满期待的课文,通过孩子们兴奋的情感和对春天的寻找,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在“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当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质疑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孩子们要脱掉棉袄去找春天?这是否代表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喜爱?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主题。其次,可以提出问题:课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各种迹象,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早开的野花、树木吐出嫩芽等,这些细节反映了春天的哪些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细节,形成对春天的全面认识。再者,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用“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来比喻春天?这是否能让我们更生动地感受到春天的氛围?通过对比与比喻的手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中提到了“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以及“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用音符和琴声来形容春天的嫩芽和小溪声音?这是否让我们更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释事物的能力。同时,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索,形成对春天更为深刻的理解。课文中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春天,如,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摆等,这是否丰富了对春天的描绘?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表达方式,感受到春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引导学生对《找春天》深入思考,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他们对文本的主动探索欲望。这不仅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未知时的思考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巧用小组教学,提升思考活力
在实现“让学引思”理念的教学中,小组教学被视为一种有效途径,能够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广度,提升学科素养。特别在小学语文写作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激发创意、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换自己的作文进行审阅和修改。这种形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阅能力,提高对语文规范的敏感性,还能够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拓展对作文内容的深入思考。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成员相互交换作文,通过对他人作品的审阅,学生们不仅能够发现他人文章中的优点和不足,还能够从中获取启示,拓宽自己对于描写自然景色的思路和表达方式。有的学生可能在描写细节方面做得很出色,而有的同学可能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深刻。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他人的经验中学到不同的写作技巧,这对于提高整体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小组合作不仅仅是一个提高写作水平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小组中,学生需要共同合作、相互协助,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每个小组成员的观点都有可能给其他组员带来新的启示,从而拓宽对问题的认知。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和合作,学生们在审阅和修改作文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小组教学,在“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审阅与修改能力,促使他们形成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同时,小组合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共同讨论和合作,学生们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为其语文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注重课内外教学结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让学引思”理念的核心在于促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全面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是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相互配合,为学生提供更为综合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在学习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这篇课文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小城的街道、海滩等场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实地考察小城的海滩,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文中描绘的大海景色。他们可以观察天空的颜色、海面上的船只、飞翔的海鸥,进一步理解作者笔下的美丽画面。这样的实地考察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课文内容与具体的场景相联系,提高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接下来,参观博物馆和文学展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拓展他们的视野。在博物馆中,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了解古代城市的建筑和文化,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对城市的描绘。文学展览则让学生有机会欣赏和学习更多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课内外教学的结合,学生将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科学习中。这种结合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使学生在更为宽广的场景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让学引思”理念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完善课堂教学形式以及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可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实践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相关策略,因材施教,使“让学引思”不仅是理念,更是课堂中真切可感的实践。希望未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教师能够深入思考,灵活运用这一理念,打造更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周蒙蒙.践行“让学引思”促进小学语文的深度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2(10):154-156.
[2]王玮.“让学引思”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向高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3):85.
[3]徐丽利.“让学引思”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向高效[J].吉林教育,2017(38):107.
[4]罗昭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的实践路径[J].教育艺术,2021(12):18-19.
[5]林淑女.“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