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引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4-07-12王珏
[摘 要] 国家逐渐提高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并将岗课赛证引育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注入鲜活动力。电力类专业课程与岗课赛证的有效融合,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促进电力类学生操作能力的显著提升,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创新和创造力。因此,必须以职业教育改革政策为方针,加快岗课赛证引育课程改革步伐。同时,在岗课赛证引育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课程为例,阐述了岗课赛证引育课堂改革的意义及岗课赛证引育课程对电力类专业课程教学发挥的作用,对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教学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岗课赛证引育课程在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 键 词] 岗课赛证;引育课程;电力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7-0117-04
实现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是岗课赛证引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宗旨。高职院校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对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书面上,缺乏实践操作空间,不利于电力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与专业能力提升。如果将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与高职电力类专业课程相结合,会取得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在岗课赛证引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也要注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增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构建高效的电力类专业教学课堂。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引,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技巧,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岗课赛证引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这之前,学生在学习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课程内容时,由于电力系统处于高压带电运行状态,不便于在现场进行参观和学习,无法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如模拟实物拆装、模拟运行仿真系统等[1]。而岗课赛证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之后,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实效明显提高。具体实效主要表现在岗、证、赛三方面。
第一,岗指的是岗位工作,也是对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能力的一种考验。在实际教学中以实践导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引入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案例,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力知识的理解。岗位工作与电力类专业课程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电力类专业技能在岗位工作中的操作与应用。第二,证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X证书。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获得相关电力类证书,以证明他们在特定领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侧重于相关证书的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准备,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第三,赛指的是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参与电力类竞赛或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岗证赛和电力类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课程提供岗证赛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为学生在准备相关岗证赛考试时提供必要的基础。课程培养与岗证赛相关的技能:电力类专业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在电力领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
在电力类专业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岗课赛证引育课堂改革,将岗课赛证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2]。下面就岗、赛、证的技术技能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岗。电力类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电气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能力、高压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能力等,除了具备以上岗位能力,还要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不同背景和各岗位人员达成合作意识,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协调工作,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3]。其次,证。电力类专业的证是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表明其获取对应的岗位能力水平。最后,赛。电力类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电力类相关技能竞赛,锻炼专业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与其他同类院校或者同类型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和竞争,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4]。
(三)顺应职业教育改革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迫切需求大量技术技能综合型人才,而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需要从各方面进行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5]。岗课赛证引育课堂改革,能够与职业教育改革目标同步,同时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岗课赛证引育课堂改革,为职业教育创造了有效的电力类专业教学平台,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也给学生将来就业带来很多便利,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环境和岗位工作需求[6]。
二、岗课赛证引育课程对电力类专业课程教学发挥的作用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专业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在开展专业教学时,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解设备型号、设备功能及设备工作原理及相关实训仿真等内容,将岗课赛证应用于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中,可以将设备拆装、运行、检修及维护等岗位技能技术引入课堂中,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7]。
运用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会取得可观的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在实际教学中,知识的讲解不再局限于现有的教材中,教师可以将职业技能竞赛知识融入课程中,对不同职业技能竞赛进行分析,同时与学生的实际竞赛相结合,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电力类专业可涉及各种不同的技能比赛,结合国家或者省级相关专业设定相应的比赛,学生通过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根据比赛任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8]。
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要求教师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同时也包含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的相关分析,因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习电力类专业知识的一个目标,而取得证书必须全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类考核测评方式还不够全面,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教师会围绕当前学生需要取得的一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证书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学生如果要想取得这些证书必须具备的能力,从而以岗位和职业技能为需求导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更多不同类型的实操任务,并且在参与不同任务之后积累更多的经验,让学生具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
三、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电力类专业课程教学的难点
岗课赛证与电力类专业教育教学的融合具备很多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显著提升[9]。但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开展电力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较多的难点,具体如下。
首先,教师应将岗、赛、证几方面内容融入电力类专业实际教学中,但在融合过程中无法增加知识的关联性。例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很难围绕这几部分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和衔接。所以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所接收的内容仍然不够全面。其次,岗课赛证与高职电力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也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在开展电力类专业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全面掌握现有教材中的内容,而且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10]。不仅如此,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高职院校电力类专业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变化及不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但在这之前,高职院校电力类专业课程与岗位结合不紧密,实训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匹配,课程内容达不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造成了自身实践经验的缺失。同时教师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了解相对较少,没有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收集资源,不利于高职电力类专业课程教学的高效开展。
四、岗课赛证在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课岗融合,以岗促课
1.岗位工作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将课程与岗位相结合,通过岗位推动课程,意味着要把岗位技能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岗位工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并通过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应用。岗位工作涵盖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岗位职责、行为规范、人际交往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了解岗位工作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解释与工作职责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学生才能对课程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
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述电气设备运维相关内容的时候,应该结合电气设备维修岗位工作具体情况讲课。首先,设备模拟操作。一方面利用三维动画或者仿真平台模拟真实的电气设备操作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际操作各种设备的运行、备用、检修等,加深对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另一方面,模拟操作可以包括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让学生学会识别设备故障,并通过仿真系统进行故障处理及修复。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故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现场观摩。安排学生参观实际的发电厂或变电站,亲身感受电气设备的运行现场。通过实地观摩,学生可以了解设备的布置、连接方式、安全措施等,增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理解。同时让学生与实际工作人员交流,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检修流程等,从实践中学习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
2.课堂教学还原岗位工作场景
课岗融合,以岗促课,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还原岗位工作场景。课堂教学还原岗位工作场景主要指的是打造与工作场景相符合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更加逼真的环境中学习电气设备维修相关专业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电气设备安装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三维软件开展教学。首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三维软件,然后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电气设备的模型和实际场景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准备好所需的材料。接着在三维软件中创建电气设备的场景。再将收集到的电气设备模型导入场景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摆放。为了提高模拟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相关的动画效果,例如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等。通过上述流程将学生引入虚拟场景中进行模拟操作。通过上述流程还原了岗位工作场景,更有助于教学效果提升。
(二)实行课证融通,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在高职电力类专业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合理使用课证融通方式,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带来指导和帮助[11]。为了帮助学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职业等级证书内容融入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中,了解学生取得证书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通过相关了解发现,证书主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课程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对当前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需要取得的职业等级证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学生要想取得这些证书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深入分析这些证书所涵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之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础理论,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的学科问题。
除了为学生布置各种理论分析的任务,教师还可以安排各种实际操作的任务。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供用电技术专业所要具备的特点[12]。教师需要关注行业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所教授的知识与最新技术保持一致。可以参加行业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了解最新技术和前沿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13]。
(三)实施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为提高课证融通模式在电力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必须实现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用,同时加强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达到预期应用目标。通常情况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学历证书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在日后找工作时候的保证。在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推进,不仅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还是为社会进行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关键。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在采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加强电力类专业课程建设,职业院校与供用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协同合作,将培养电力类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实现课证融通模式应用价值最大化。在开展电力类专业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根据企业对人才专业技术的要求有效培养电力类专业人才,同时注重院校电力类专业课程与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全面了解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岗位用人需求,其中包括岗位技术、专业能力、职业证书、学历证书等方面。以供用电技术专业用人需求为核心,针对性地开展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活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14]。
(四)课赛融合,以赛促课
1.职业技能大赛融入课堂教学
将专业技术大赛融入电力类专业教学中,实现课赛融合,提高电气设备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专业技术大赛包含新型电力系统、智能供配电系统等竞赛,将竞赛内容规划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技能大赛与所学知识存在的密切关联,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在大赛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与电力设备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首先,教师需要研究专业技术大赛的评分标准和要求,分析比赛所重视的技能和知识点。现场调研如企业、院校调研,了解设备操作方法及标准,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与比赛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例如,如果比赛要求学生掌握PLC编程技巧,则需要在课程中加强PLC编程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可在课程中设计与比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并掌握比赛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点。练习题可以涉及多个方面,如设备选型、设计方案、设备调试等,让学生全面应用所学的知识。
2.课堂教学开展知识、技能竞赛
课赛融合,以赛促课,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职业技能大赛,同时也包含知识、技能竞赛。在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教学中,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基础知识,但参加竞赛的机会少之又少。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各种不同的知识竞赛,为学生做好参赛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各种小型的知识竞赛。例如,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制定设备运行方案。首先,学生对设备各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其次,做好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工作,包括清洗、润滑、紧固等,使设备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最后,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一旦监测出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知识、技能竞赛,让学生提前适应各种竞赛的场所和竞赛的题目,促进学生竞赛能力的提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修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意味着应当对高职院校学生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快电力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步伐,同时注重岗课赛证引育课堂改革,制定有效的岗课赛证引育课程,重构电力类专业课程体系,课岗融合,以岗促课、课赛融合,以赛促课等,进一步促进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劳日智,黄湫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岗课赛证”融合研究:以“智能变电站通信技术”课程为例[J].大众科技,2023,25(10):147-151.
[2]陈晓鹏,张京京.“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以《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教材开发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2023,48(18):158-162.
[3]冯旭.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汽车维修技师,2023(10):110-112.
[4]汤叶飞.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的中职课程建设研究:以机械制造专业“数字化应用能力”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2023,22(10):103-108.
[5]陈秀乾,陈丽霜,高云.学考背景下中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研究:以福建铁路机电学校为例[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3(4):40-44.
[6]周旋.构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路径:以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23(23):68-71.
[7]陈燕萍,赵楠,梁越月.“岗课赛证”融合的活页式教材设计:以水利工程造价教材为例[J].四川水利,2023, 44(4):194-197.
[8]屈青青,焦安红,杨欢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风,2023(22):40-42.
[9]范栋浩,吴志红,蔡彬彬.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结构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课程研究[J].科技风,2023(22):82-84.
[10]杨斌,陈志涛,郭琳.技能型社会背景下网络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1(3):33-37,48.
[11]章万静,徐义晗,王志勃.高职软件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体系构建和路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21):172-174.
[12]张入丹.“课堂革命”下“岗课赛证”融通探索与实践:以电动汽车高压电课程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2023,48(12):164-170.
[13]魏良庆,蔡友莉,王维.“岗课赛证”融通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0(3):27-30.
[14]葛满,黄程,赵龙云,等.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3,22(6):45-48.
◎编辑 马燕萍
①基金项目: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一般项目)“职业院校集群式岗课赛证育人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303061)。
作者简介:王珏(1984—),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