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浅析

2024-07-12康粟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7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校本育人

[摘           要]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内容来源涵盖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主要通过价值观引领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基于学校自身的各类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校本”资源要素总和,天然地成为可凝练、可升华、可宣讲的一手价值素材,为开展具有现实体验感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高校讲好青年学生大学故事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  “校本”;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7-0029-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全面融入、全面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高校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途径、提升思政教育成效、创新思政教育载体的重要手段。这一系列育人过程的实施,必须依赖各类教育资源在显性层面和隐性层面发挥各自的功能效用,促进思政教育的对象达到自我认知、自主内化、自觉行动的目的。近20年来,资源研究在思政教育研究领域一直方兴未艾,立足“校本”视角的探讨也有一定范围的持续讨论。

一、源流及视角:思政教育资源研究探析

梳理近20年来关于思政教育资源的研究成果,学术界相关论述较为充分,其中陈华洲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较早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一系统概念[1],论文从分析阐明“资源”的概念入手,对思政教育资源作了定义: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并从校内外不同的视角,对思政教育资源作了阐释,进而明确了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配置、利用等策略及途径。之后,有学者开始结合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要求,阐述了对思政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的观点,提出了要对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精神资源、财物资源、时间资源、信息资源等进行系统整合,提高利用效率[2]。在系统梳理思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不少学者撰写专业论文,从不同维度阐释和分析思政教育资源中的特色内容、关键要素等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积极作用,研究者们[3-5]分别从思政教育资源的表现形态、创新路径、有效利用等角度,阐释了特定条件下思政教育资源在育人全过程的意义和功能,并提出了与时俱进进行开发利用的途径、手段、原则等内容,为讨论和借鉴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学术界对思政教育资源的关注由来已久,研究视角从系统分析到局部阐述,对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历时的、共时的等不同维度都有所涉及。相对而言,立足学校本身的思政教育资源的分析论述,还不够全面和丰富。用“校本资源”为主题词检索知网2000年以来的研究文献,1300余篇中绝大部分研究者仅仅将“校本资源”作为课程教学和教学论的主要对象,这一点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尤其突出,占了所有文献数量的近一半,涉及高等教育的只有77篇。本文考察高校思政教育资源中的特殊视域——“校本”资源,研究分析其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等方面的意义、功能和效用,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中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二、内涵及表现:“校本”资源阐释分析

(一)“校本”资源的内涵分析

校本,从其字面意义分析,是“本”于学校的各类资源,这里的“本”,既可以是根本于学校的,也可以指生发于学校的,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校本”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6]。这种观点对之后研究探讨“校本”的涵义具有引领意义,其更多的是通过分析“校本”这一理念,为学校的高效运行和现代治理提供视角和参考,尚未深入就思政教育资源的内容进行讨论。根据《辞海》条目,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这一界定是从资源本身的物质属性出发,是对资源较为狭义的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社会元素或者要素,都可以作为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精神或物质支撑。立足高校思政教育的“校本”资源,不应该仅仅囿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对象,而应该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根本于”高校的相关资源,包括具备学校天然属性和直接附属的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以及校园内的各类物化形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环境、校园标识等,这类涉及人和物的外在形态的校园“内容物”,是学校之为学校的最基本要素。优秀教师、模范学生和知名校友,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成果、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校园中的建筑美学和环境美学是大学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和建筑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审美能力和美育素养的直接客体,这些具化形态可以作为高校日常思政教育的素材。

二是“生发于”高校的相关资源,此类资源具有较多后天培育的属性,包括学校在较长的办学历史中积淀的优秀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大学制度、特殊精神谱系、共同精神追求、社会责任等,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活动中,还自觉凝练了办学特色、校训理念等,从而让大学从“大楼”“大树”进一步走向“大师”,促进了精神升华。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诸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深刻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职业品质、精业修德的道德追求,是师范类院校的典型代表。

三是“汇集于”高校的相关资源,此类资源大多因为高校的聚合效应而产生。举办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必须具有宽广的视野,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在不断提升高校自身内涵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社会大众的紧密联系,做好产、学、研、用等各项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在与社会、政府、行业、产业、企业等的不断融合发展中,主动发挥着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的积极作用。

(二)“校本”资源的表现形式

从基本属性看,思政教育中狭义的校本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形态的校本资源,一类是精神形态的校本资源。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物质形态的校本资源,就是校园内可见的物化形态的各类事物,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学设施设备、生活设施设备,具有宣传教育功能的校史馆、档案馆、图书馆,以及具体承载校园文化的校旗、校歌、校徽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校园里最细微的一草一木,皆可作为思政教育资源的内容,校园里的最平凡的普通职工,都是思政教育资源的鲜活素材,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大思政”的具体体现之一[7]。这些校本资源,能够有效培育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劳动精神。

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精神形态的校本资源,所涵盖的内容更为丰富,第一,包括具有传承属性的校园创设及发展历史以及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生发和凝练的使命愿景、价值追求、校训理念、校风学风等无形概念。第二,包含思政教育中的创业精神、开拓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与人文精神等要素,进一步培育思政教育对象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培养勤俭节约意识,培育历史思维,打造和谐校园。第三,包含思政教育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这在现代大学治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这其中包括遵规守纪、廉洁自律、注重仪式感等基本规范及要求,进而促进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规范思想行为,遵守法规底线,增强责任意识等。第四,校园学习生活中的先进典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包括专业文化品牌、师德先进典型、师生优秀团队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等,这些对于促进青年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服务意识和志愿精神,培育共同价值观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五,学校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同行院校之间通过交流学习产生的产教融合、党建合作、人才共育、师资互聘等活动及项目中的优秀案例或者典型事迹,都可以作为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校本”资源的功能特点

从“根本于学校”这一逻辑起点看,校本资源具有与其他思政教育资源相区别的明显特点。

一是“场域”性。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高度分化后产生的“社会小世界”即为场域,其内部还可以细分为各类“子场域”[8]。大学校园是青年大学生个体成长和群体进步的主要“场域”,这个“场域”既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既有具体的,也有概念的,是直接作用于每个大学生个体的环境要素、文化要素、管理要素等丰富形态的集合。杜威指出,“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9]”尽管更多的是站在经验主义的立场阐明教育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更新生活经验的过程,但对论述生活、学习之时空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高校所倡导的“大思政”育人理念,将这一教育观点与时俱进进行中国化改进,即将校园生活中具有正向积极能量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具有中国特色或者地域特色的内在意蕴、精神气象、象征意向等,作为思政教育的内容,向大学生进行阐释和宣贯。这类素材来源于大学生活,充满于大学生活的各个历时与共时的空间,具有明显的“场域”特性。

二是体验性。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发展是个人的先天能力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需求适应的结果[10]。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根植于此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各类思政教育资源要素,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有着非同寻常的亲历体验。这种亲历体验一是来自实践上的“亲历”认知,即主体对客观世界在行动上的反映,包括主体在思政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参与以及由参与带来的感受、认知以及发现等。二是来自心理上的“亲历”认知,即虚拟的、模拟的、可引起共情的经历与体验。这种相对间接的认知体验,一定程度上是将思政教育导向启发式教育和“心灵碰撞”的跨越式进阶,针对诸如具有典型意义的校园先进人物的学习、校园特色文化的认知、校训校风的体悟感受等内容,可以通过移情性理解和反思式讨论等,增强深层体验和思政教育效果。

三是传承性。物质形态的或者精神形态的校本资源,本质上都是源于学校这个“生长点”生发出来的,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呈现内容,都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历史的沙汰沉淀的产物,这种一校一面的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精神、价值理念等,是广大师生在深刻理解和认同校本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文化自觉,即对校本资源内涵及表现形式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这也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

三、策略及应用:“校本”资源功能发挥

(一)开发利用原则

1.涵盖全面。高校校本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是对高校校园环境要素、文化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等全局资源的发现、提升、总结、反馈、修订的螺旋式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施,必须充分挖掘“根本于”“生发于”“汇集于”高校的各类物化形态资源和精神价值资源,使其成为能够代表高校特色的文化符号、精神象征,完满地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各种场合,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各个环节,促进本校师生在微观体察、情感体验和整体观照中,对“校本”资源蕴含的基本内容以及由此生发的启迪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校本”资源的集中汇集场所,一般在大学的校史馆或者档案馆,通过大学发展改革的实物展示、典型宣传、理念宣贯等,全面彰显高校的文化特质和精神面貌,提升师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凝聚力、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成为思政课程教育或者课程思政实施的优质内容。

2.凝练特色。与普通思政课程教材的体系性、规范性相比,“校本”资源内涵具有自身独特的来源,这种由物化形态上升为精神和文化形态的大学校园要素的总和,还需要教育者凝练总结,从大学发展改革壮大过程中历史的传承、精神的延续、文化的滋润、管理的理念,以及师生中的典型、合作中的案例等方面,凝练出符合思政育人实际的独特要素、典型案例,辅以科学的建构、人文的关照,形成具有自身独特气质内蕴和精神价值的“校本”文化和“校本”资源。1917年,鲁迅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篆书“北大”二字一上一下,特别突出了“人”这一本义和特点,充分展示了北京大学“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这和蔡元培校长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之办学思想,共同成为百年北大重要且独特的文化传承和精神根脉,在日常的教育管理服务中为全体北大人打上了独有的精神烙印。

3.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校本”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有所创新和发展。究其本质来说,立足“校本”资源凝练形成的大学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导向,就是在大学自身成长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来的,其在大学较为漫长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检验着科学性、合理性、人文性,并不断通过标识设计、理念改进、体系具化等形式,强化、优化和固化相关建设成果。国防七子之一的西北工业大学,以“公诚勇毅”为校训,立志为国家的航空、航天、航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弘扬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三实一新”校风,坚持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五个以”的办学理念,在为国铸剑的道路上默默耕耘,这种质朴纯粹的爱国情感,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同样浸润着每一个西北工业大学学子的思想和心灵,潜移默化地成为其日常学习生活的自觉存在。

(二)效用评价标准

大学“校本”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过对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延续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承继和发扬一所大学的使命和担当。其所发挥的效用,基本评价标准可以从师生的普及性、内涵的人文性、传播的示范性等方面进行具体考察。

1.师生的普及性。学习接近理论认为,支配学习过程的根本规律是接近律,即任何事物只要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就必定能形成联结;接近程度越大,联结的强度也越大;联结的强度表现为联结出现的快慢、清晰程度、出现的频率、巩固性等,均受接近程度的制约[11]。“校本”资源的第一接近群体是大学校园的师生,其对“校本”资源及其要素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思政育人环节中对“校本”资源的基本运用效果。新的历史时期,不少高校正在积极熔炼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其所承载的“校本”资源及其内涵,理应成为全体师生最易接近或知晓的内容,并促使全体师生在基本认知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建立必然的有效联结。因此,调研和分析全体师生对“校本”资源和“校本”文化的基本认知、接受心理、情感体验等定性和定量层次和水平,是衡量其效用发挥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2.内涵的人文性。大学教育的人文向度,得到中外高等教育研究者普遍认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培养人的主要目标。立足本校实际,对“校本”资源进行内涵提炼和升华,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添具有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精神引领和价值航标,成为高等学校内部及向外辐射文化内蕴的重要途径。1938年12月,历经战火摧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决议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并周知布告全体国民,这种历经战火百折不挠、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坚定捍卫学术人文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火种的坚毅品格,不仅成为全体西南联大人,也成为全体抗战的中国人的精神象征。马相伯老校长选定的复旦大学校训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以及知识分子基本价值观要求,在校训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山东大学校训曰“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将为学为人的要求凝练为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和正心修身的浩然正气,成为鞭策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不断进步和成长的精神养料。这些润物无声的人文情怀和本体关照,是大学“校本”资源走深走实的重要内容。

3.传播的有效性。传播学理论认为,在研究传播学时需要关注受众的心理反应和需求,了解受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有效的传播策略。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依据受众即师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等,制定科学合理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的过程。在目前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背景下,“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从这一意义上说,当代青年大学生普遍使用的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媒介中,可以渗透和融入具有“校本”独特要素的大学传统、精神、文化甚至规范、仪式、典礼等内容,成为课堂教学之外,思政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丰富载体和有益补充,进一步发挥合力推进、多维育人的功能。

综上所述,“校本”资源作为建构高校思政教育内涵体系的重要内容,还需要教育主体立足新时代根植于校园的各类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资源要素,分析归纳,凝练升华,融会贯通,汇聚成为增强现实观照、锐化情感体验的思政教育特色素材,为立德树人注入鲜活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钱晓田.资源整合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陈清.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表现形态及其应用[J].教育探索,2011(5):142-143.

[4]李智慧.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J].文教资料,2023(9):44-47.

[5]王刚.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5(5):16-19.

[6]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1-14.

[7]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N].人民日报.2022-05-22(1).

[8]皮埃尔·布厄迪.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9]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1]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010).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2023年度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青年研究会之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项目“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本资源开发利用研究”(ZQ2023085)。

作者简介:康粟丰(1979—),男,汉族,浙江杭州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校本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珠”育人